脑疝病人护理
(3)达到脑疝衰竭期:呼吸中枢严重受损,呼吸浅而不规 则,先后可出现潮式呼吸呼吸、呼吸暂停及失调性呼吸等 严重呼吸障碍
2020/11/14
13
生命体征不稳
➢ 血压与脉搏 (1)早期:血压升高,脉搏加快 (2)随着颅压继续增高:血压再度升高,而脉搏缓慢(<50次/分) (3)晚期: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最后心跳停止 ➢ 去大脑强直样发作, (1)其机理尚不清,可能是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受损,使肌张力
(2)同侧大脑脚受压引起对侧上下肢轻瘫;少数可将脑干对侧挤压使对 侧大脑脚受损,出现同侧上下肢瘫痪。
2020/11/14
10
➢ 晚期
(1)由于对侧动眼神经与大脑脚也受挤压,引起双侧瞳孔
散大、光反应迟钝;继之才出现眼外肌麻痹如眼球运动瘫 痪和上睑下垂
(2)双侧大脑脚受损,引起四肢瘫痪
2020/11/14
17
枕(骨)大孔疝
紧急处理原则 ➢ 大剂量高渗脱水剂静推或高压快速静滴 ➢ 对突然呼吸骤停的患者,在征得家属同意下,立即行紧
急的脑室穿刺,缓慢放出脑室液,待颅内压缓慢下降后, 可行脑室引流 ➢ 枕骨及环枢推扳切除,敞开硬脑膜减压 ➢ 病因治疗
2020/11/14
18
小脑幕裂孔上疝
紧急处理 ➢ 枕下减压术 ➢ 病因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 颅内炎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其他 脑缺氧、中毒等 腰穿(应高度重视的医源性诱因)
2020/11/14
6
脑疝的分类
小脑天幕疝 ➢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天幕裂孔疝、颞叶钩回疝 ➢ 小脑幕正中疝 小脑幕裂孔上疝:又称小脑蚓部疝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疝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 蝶骨嵴疝 其他 穿颅疝
2020/11/14
15
脑疝的治疗
2020/11/14
16
小脑幕切迹疝
➢ 大剂量高渗脱水剂静推或加压快速静脉滴注,力争脑疝 缓解
➢ 同时做好剃发、输血准备、各种过敏皮试和必要的常规 化验,以及CT、MRI等检查,准备紧急颞肌下减压术或 小脑幕裂孔边缘切开促进脑疝复位等手术
➢ 病因治疗
2020/11/14
1 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时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 ,颅内压超过700cmH2O持续1 h即可引起脑疝。颅内高 压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一旦患者有 剧烈头痛且呈进行性加重和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应警惕是脑疝前驱期。
2020/
四、 指导要点
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 指导患者提高安全意识;告知运动时的注意事项,保证安全防止外伤。 告知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
定。 避免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 进行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对出院患者若带有留置尿管、鼻饲管予以相应的护理指导。
2020/11/14
8
脑疝的临床表现
2020/11/14
9
瞳孔散大及瘫痪 小脑幕上方的组织突入裂孔后,
首先引起中脑被挤压和推移
➢ 早期
(1)由于病侧的动眼神经轻度受压或被牵扯产生脑疝侧瞳孔缩小(但历 时极为短暂),很快由于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引起同侧瞳孔散大,光反 应迟钝或消失;因此,早期瞳孔散大伴光反射迟钝的一侧一般提示为 病灶侧,具有定位价值。脑疝衰竭期则双侧瞳孔散大
2020/11/14
37
2020/11/14
38
谢谢观赏
2020/11/14
7
临床以小脑天幕疝和枕骨大孔疝多见,尤以小脑幕切迹疝 最常见;
大脑镰疝也颇多见,但临床症状不重,影响不大,所以不 被临床重视
小脑幕裂孔上疝少见,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危害生命
蝶骨嵴疝极罕见,且无严重临床表现,因此临床意义不大
以上四类脑疝有时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疝同时形成产生所 谓“复合脑疝”
遵嘱活动:能按指令完成动作。 刺痛定位:手举向疼痛部位。 刺痛躲避:刺痛时肢体能回缩。 刺痛肢曲:刺痛时双上肢呈过度,异常屈曲(去皮质强
直)。 刺痛肢伸:刺痛时肢体过伸(去大脑强直)。 不能活动:刺痛时肢体松驰,无动作。
2020/11/14
24
脑疝病人的护理
2020/11/14
25
一、 观察要点
⑥ 气道湿化与促进排痰: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等。
⑦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探试
2020/11/14
34
三、 脑疝的术后护理
5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引流管低于穿刺点15 cm为宜,密切观察 引流物的颜色、性质,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并做好记 录。
6 骨窗护理:减压术患者一般行颅骨瓣去除或游离术,成为骨窗或游 离骨瓣,骨瓣去除后脑组织只有头皮保护,易受压,应用金属保护
脑疝病人护理
重点内容
脑疝的概述 脑疝的临床表现 脑疝的治疗 脑疝的病情观察 脑疝病人的护理
2020/11/14
2
脑疝的概述
2020/11/14
3
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因病变使其压力比邻近分腔 的压力高时,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 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2020/11/14
11
意识障碍 由于中脑与桥脑上部的被盖受压使
脑干内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引起不同程度 意识障碍,可逐渐陷入或突然发生深度昏迷
2020/11/14
12
➢ 呼吸变化:
(1)脑疝早期:由于颅压增高,全脑缺氧,血中CO2潴留, 刺激延脑呼吸中枢,出现代偿性呼吸快而深
(2)脑疝代偿期:通过呼吸中枢调节作用,呼吸慢而深
4
前提
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限性、弥漫性颅内压增高,都可以引起 脑组织向阻力较小部位移位。
脑疝一般都发生于颅骨嵴突起锐利的部位和硬脑膜游离缘 的孔洞附近
2020/11/14
5
病因
最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占位病变如颅内赘瘤、脓肿、肉芽 肿、囊肿等
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广泛性颅骨骨折、手术严重 创伤等
2020/11/14
21
Gcs昏迷评分表
2020/11/14
22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能对答,对时间、 地点 、人物定向准确。 回答错误:能对答,但对时间、地点、人物定
向有错误。 语无伦次:胡言乱语,不能对答。 只能发音:能发出无法理解的声音,但无语言。
2020/11/14
23
运动反应:
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有关 (2)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少数持续性)四肢伸直性强直发作
2020/11/14
14
生命体征不稳的发生机理
①天幕疝往往引起中脑导水管和脑干周围各池被堵塞, 脑脊液循环障碍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更进一步促进颅 内压增高,构成恶性循环;
②疝入裂孔的脑组织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乃至坏死,惹致脑 干内与生命体有关部位的水肿、坏死。
1 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认真交接,检查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查 看皮肤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手术经过。。
2 体位:术后6 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或半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 ~30°,每2 h更换体位1次。术后72 h内,取头高位半坡卧位,头 部保持中位,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
3 准确执行脱水治疗,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020/11/14
33
三、 脑疝的术后护理
4 呼吸道管理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协助排痰,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异物
②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舌根后坠及呕吐时误吸;
③ 鼻饲者注射前抬高床头15°,以防食物返流入气管
④ 常规氧气吸入3~5天,氧流量2~4 L/min
⑤ 人工气道管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2次/日,定时消毒,预防 感染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压给氧
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③药物支持,遵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2020/11/14
31
二、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5 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 。
气管插管
2020/11/14
32
三、 脑疝的术后护理
26
一、 观察要点
2 意识观察: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意识变化是脑疝出 现之前的重要表现。
3 瞳孔的监测:根据脑疝的五期临床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 射消失已属于脑疝中晚期。
4 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 ,提示脑疝前驱期。若脑疝发展迅速,呼吸可突然停止,急性后颅 内凹血肿时呼吸变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义。
2020/11/14
29
二、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3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 ③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 ④重视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
2020/11/14
30
二、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4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 进行抢救:
2020/11/14
27
二、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
、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 早期治疗。
2020/11/14
28
二、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2 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行药 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7 高热护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加强皮肤护理。
2020/11/14
35
三、 脑疝的术后护理
8 饮食护理:清醒患者术后第2天鼓励进食;吞咽困难和昏迷者术后第
3天给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外与胃肠内联合营养,保证患者营养的 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