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背诵经验总结(纯干货)
一、总括
背框架,举例子(翻参考书,翻教材找到例子)加强理解。
背诵完了接着做习题巩固记忆。
二、我的二轮背诵计划(2015年,二战期间)
(一)8/17开始背诵普心
8/30结束。
(背诵共13天,再用一天复习普心)
(二)9/1开始背诵发展
9/9结束(共9天,然后用一天复习普心、发展)
(三)9/11开始背诵教育
9/16结束(共6天,然后再用两天复习普心、发展、教育)
(四)9/19开始实验心理学
9/29结束(共10天,然后再用三天复习普心、发展、教育、实验)
(五)10/3开始统计
10/15结束(共12天,然后再用三天复习普心,发展、教育、实验、统计)
(六)10/18开始背诵测量
10/20结束(共3天,然后用两天半复习普心、发展、教育、实验、统计,测量)
以上总计耗时(8/17-10/20)两个月零三天,也就是63天,实际纯学习只有53天(减去每周休息一天,总计修了11天左右)。
其中光复习时间就占13天,比重很大(25%时间在复习)。
(注:我每周五,休息一天,并不进行大规模学习活动,以上包括休息时间在内)
总结:
1、旧的不复习,新的绝不开始。
其中普心发展教育我是先背诵,然后回忆框架全章默写出来的。
至少框架当时基本可以默写出来。
2、这一轮下来普心复习了有七遍,发展六遍,教育五遍,实验四遍,统计三遍,测量两遍。
3、大概复习到统计的时候,我开始把睡前半小时安排到一天最后的一个小时完成,作为独立的复习体系和上面的复习并列。
今年和去年区别就在于不断地复习复习复习复习,去年背过去从不复习,只进行新的,记忆失败的根源。
4、第三条属于分散复习,结束一本书后属于集中复习,复习需要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结合起来,并行不悖。
5、大概每周停下来复习一下前几章。
比如普心一共12章,背诵到第六章的时候停下来复习前六章。
实际上普心复习了八遍了。
再加上第三条零散复习,我的普心复习了九遍了。
6、其中普心发展教育就是背诵框架,默写框架(这很痛苦的,必须克服心理障碍),而实验、统计、测量加强看课本,加强理解,加强习题操练,一定要把课本重新看。
记忆基本上取决于理解的程度,不完全依靠记忆。
这最后一轮复习,实验心理学用了三个小时看完了,看起来很轻松,但是当时复习用了十天,和章数明显不成正比。
7、吃好,睡好,牛奶蛋白质跟上,记忆需要物质保证。
8、复习了九遍普心的心理过程:
1-5遍基本上是反抗心理,每次看还有不会的,主要还是记忆框架结构,记忆基本大体的概念,细化还不可能的。
6次以上就开始注意细节,这个时候框架已经牢固了。
9、进行集中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利用小卡片,这一次模考普心没全看,只看了卡片上的知识
点,卡片上记录好对你个人来讲易混的知识点。
这也有利于真正考研前的温习回顾。
10、实验和统计确实需要理解,不能依靠纯背诵,谨记!侧重于举例子,理解过程。
如实验的三种阈限测量方法的六个例子举出来!统计的样本分布理论举例子出来!测量注重框架,比如计算信度的方法,效度的方法,有哪些分类。
11、最后:实际上我开始背诵的时候并没有这么详细的计划,我就是每天一章,就是列框架,举例子,跟着自己理想一直走下来了,走好每一天,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以上方法,你不行动,根本没用,你行动了就凝聚成一句话:重复重复重复。
三、第三轮复习初步计划
1中国人民大学自主命题,去掉了教育心理学,加上了认知心理学,其他的不变。
2先把认知心理学和普心一样进行记忆,默写框架做题的路子再走一遍。
大概耗时一周左右。
3然后开始全六本书进行三轮背诵。
4这一次倒过来复习先进行二轮复习后来复习的,也就是先测量,然后统计,然后实验,然后发展,然后普心,然后认知。
5由于普心很重要,普心安排一直不间断背诵,每天睡前半小时进行独立复习和以上计划平行执行,务必滚瓜烂熟。
6复习时间,一天安排四个小时左右,分为两个小时复习两章左右,然后复习错题。
7这一轮加强错题的整理和理解,保证错题再考不再错。
8加强课外书籍,尤其是外国人的课外书,安排一定量专业课相关的课外书,暂定的有12本左右。
四、一些其他问题
(1)如何列框架?
首先要知道课本,讲义,框架图三者的关系。
课本最权威,最全面,但是也有罗嗦,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
讲义就克服的这个毛病,提取考点重难点出来,让我们有的放矢,但是缺点就是需要一定基础才看懂,直接看讲义总有些地方觉得说的不透彻。
框架图,最为简洁,列框架图需要对照讲义来列,简洁是宗旨,一般列出五级框架就可以了,时间在10分钟一章就可以,这是我们背诵的起点。
我们要学会利用教材,讲义,框架图,让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
背诵的最后的是一个体系,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这一点特别重要。
框架图有如下好处:1知识形成体系2完美解决多选题3主观题答题逻辑清晰调理4背诵符合科学。
最后附录框架图两张。
(2)如何制定计划?
计划要适量,遵循“多-少+”的原则。
计划多了完不成就适当降低,而不是熬夜加班完成,找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计划。
任务太简单,需要适当增加任务量,灵活调整。
我当时找了一个研友,约定好相互监督,每天睡前发给对方学习计划,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每日三省吾身,一省:政治任务完成了吗?二省英语任务完成了吗?三省心理学任务完成了吗?我就和研友坚持了半年每天任务汇报。
考研后期我只是晚上看看手机,白天不带手机。
定计划需要提前订,旧计划即将完成,新计划就需要筹划,新旧交替要衔接好。
下面是我曾经的计划截图。
看看定计划的思路。
(3)附我曾经的框架图
五、我可以做到吗?
我背了前前后后14遍普心,其他的科目是7遍以上。
最后考了385,分,专业课257.我问了我其他的考上的你背了几遍,她说数不清楚了。
还有一个清华第一名专硕,我的研友,普心课本倒背如流了。
是的,我们不仅要考上还要高分考上,这样复试中我们有优势。
心理学考研难吗,其实转变了思路也不难,心理学考研还是靠记忆,想办法巩固记忆,不断深化记忆,采用学习策略深加工是王道,踏实理解知识点,踏实做题,踏实背诵,做别人所不能做,你就考上了。
如果大家都玩着考上了,那么这个研究生含金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By
语落
2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