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概述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1、“三网一库”的架构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库
互联网 门户系统 外网受理
逻辑隔离
外网 (公共管理 与服务网)
专网 (办公务 资源网、 提供信息服 务和业务协 同与服务网)
内网 (机关内部
办公局域 网)
物理隔离
逻辑隔离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三网一库”的架构的问题: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门户网站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政务公开阶段、咨询服
务阶段和网上办事阶段
这三个阶段中所涉及的政府服务内容,并非简单地将政府 部门中现有的职能直接搬上网,而是要通过整合政府现有的 各项职能与服务,使政府工作更高效。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 1-1 传统政府 实体性 地域性 集中管理 政府实体性管理 垂直化分层次结构 在传统经济中运行
传统政府与电子政府的比较 电子政府
虚拟性 超地域性 分权管理 系统程序性管理 扁平化辐射结构 适应新经济发展
传统政务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增法则;电子政务遵循政 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是指社会管理的 中间成本,在社会管理范围扩大中相对减少。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典型的省(市)级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网 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照 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系 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要 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三、建立电子政务一体化平台和专业管理机构
2、需要有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士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来进 行科学的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标准,按照统一的部署来进 行建设。从客观实际上讲,政府机关目前的应用水平无法胜 任开展各自独立的电子政务,同时也缺乏既懂专业技术又懂 政府部门业务的人。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2、我国发展概况 ①初期缓慢发展: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和93年底 启动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 ②90年代末期,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 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政务驶入快车道,突破了部 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 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 设。
• ③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三、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它能够显著提高党政部门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又在客观 上形成了公职人员对于机器的依赖;
• 电子政务能够降低政务活动的成本,但是电子政务系统 本身的造价却又十分昂贵;
• 它能够大大加快政务信息的处理速度,但同时也使这些 信息面临新的安全威胁。
低
电子商务复杂度
高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1、国外 ①XX国是较早发展电子政务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最发达的 国家。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这是个超大 型电子网站,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 环节,让美国公从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同一 个政府网站站点内完成竞标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美政府的网上 交易也已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网上政府债券、网上缴纳 税款以及邮票、硬币买卖等。
专网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影响数 据的实时交换,限制政府借助电子政务实现面向企业和公 众的服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证在现有技术条 件下满足安全要求,并提高数据交换效率和拓展政府网上 公共服务的内容,提出了改进后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体 系——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的体系。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1、首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分散建设,节约运行费用,确 保网络安全;
2、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免除各政府部门的后顾之忧; 3、带宽有保障,而且政府部门的网络维护问题可以得到解 决,网络无法访问的现象也可以消失; 4、各个政府机构不需要24小时实时监护网站,他们上网 的主要目的是更新发布信息和获取网上信息,可以减轻各政 府机构的日常技术维护工作。 5、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是各部门的协同配合,IDC提供了 一个统筹协调的舞台。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典型的省(市)级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二、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各分系统除实现本系统内部的业务活动外,还作为提供和 获取共享信息的交换节点,通过中心数据库交换平台,实现 各分系统间跨部门的共享功能。
二、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Government ,G2G) 如电子公文传递、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电子财政管理、电 子培训等;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
3、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 应用定位各有所侧重,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内部部门之间、跨 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或个人模式的应用,而办公自动化系 统则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一个政府部门内部或一个系统内部。
• 在系统用户方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用户一般绝大多数为政府 部门的内部用户;而电子政务的主要用户则是政府部门以外的用 户,如其他部门的用户、企业用户和社会公众。
2、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网络的格局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 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2]17号)
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 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 隔离。
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 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
• ① 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 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 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 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 ②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 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部门纷纷推出各 种网上办公业务。
建立信息主管(CIO)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来对电子政务进行 统一的研究与规划,负责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统合、协调外, 帮助各部门规划、建设与发展电子政务,以推动电子政务的 健康有序且高效的发展。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三、建立电子政务一体化平台和专业管理机构 3、如果政府机构纷纷各自开展独立的电子政务工程,势必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 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 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电子政务框架不是 现实政府的一一对应。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四、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2、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善 要求政府组织由便于控制的金字塔型向有利于服 务的网络型转变。电子政务的实施促使行政组织 重组。 1、行政组织结构由递阶式管理的金字塔型呈现扁 平化趋势,向递阶与网络混合的混合型转变。 2、行政组织由重分工向重整合的转变。而随着电 子政务的实施,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建立,打 破了过去的行政组织“条块分割”的现象,促进 了行政组织的整合,促使行政组织进行网络化重 组。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国家“十五”规划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 的跨越式发展
1、已经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结构现象,不是周期现象 2、信息化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能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 3、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有很大作用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 ③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 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
• 一个是金字系列工程,金桥 、金关 、金卡 、金税等
• 一个是政府上网工程。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 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 可以把电子政务看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上延伸,即 “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参与该应用的角色由政府职员 扩展为全社会的各类用户角色。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初级阶段 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子
政
电子政务成熟度务来自政府网站数字城市
功 能 度
政府网页
社会增值服 务
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系 统
核密网 (中办、 国办)
逻辑隔离
物理隔离
绝对隔离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3、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格局相对应,由 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和门户网站构成。
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要按照统一要求,加快整 合分散的业务系统一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网络平 台条件,杜绝重复建设。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应用现代化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 务通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 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 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 借助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 ②处理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 ③对政府管理事处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三、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数字鸿沟问题 • 2)安全与保密问题 • 3)观念转变问题 • 4)网站建设的长期性问题 • 5)数据来源的复杂性问题 • 6)信息的时效性问题 • 7)信息技术水平问题 • 8)收费方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