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简案怎么写【篇一:教学设计简案】《鸭子骑车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2.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享受阅读的乐趣。
3.感受到鸭子的勇敢、快乐和坚持。
(调皮、可爱)【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揭题。
1.出示图片:师:小朋友都喜欢读书吗?那么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哪一本书呢?先卖个关子。
你看到了什么?2.师:猜一猜,鸭子看着这辆自行车?会想做什么?3. 揭题:是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书,齐读课题。
二、共同读绘本1.一只“疯狂”的鸭子师: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
“我打赌,我会骑车!”现在,(出示画面第一页)自己提出要“打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疯狂,下定决心的)师:瞧,“他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
2.一只快乐、坚持的鸭子师:接下来,鸭子就在农场里快乐地骑了起来!母牛: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
(师做动作:“招了招手”)“你好,母牛!”鸭子说。
(鸭子说话真有礼貌!)“哞——”母牛应了一声。
母牛心里想什么?“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师:从哪里看出母牛觉得鸭子很愚蠢?鸭子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动物们又会怎么看它呢?评:小朋友们都很了不起,想象很丰富,说得也很生动!敢想敢说二年3班孩子,陈老师,要送给你们32个赞!我们赶紧来看看,大卫夏农是怎么写的吧!绵羊狗:师:现在,鸭子的技术怎样了呢?生当鸭子和狗打招呼:“你好,狗!” 解释:功夫指导朗读:哪一只小狗来夸夸鸭子?评: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你对鸭子的赞美!猫马师:你觉得马会怎么想?你从哪里看出来?过渡:被马瞧不起,嫌弃速度慢。
鸭子会放弃还是坚持?母鸡这幅图,鸭子骑得怎样?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山羊猪老鼠师:老鼠羡慕鸭子的什么?温馨提醒:不管技术怎样,骑车,还是以安全为主,小朋友可不能像这样骑车哦!三、回顾1.遇到了哪些动物?2.骑车的技术怎样?越骑越————3.这真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四、结尾1.动物们会想什么?2.讲述结尾3.点评:什么样的鸭子?动物?农场?下午?绘本?一节愉快的课五、小练笔1.鸭子可能还会有什么疯狂的主意?会遇到谁?会说什么呢?2.分享3.推荐:这节课,我们跟随美国作家大卫夏农笔下那只可爱勇敢执着自信的鸭子,学会了绘本阅读的方法,那就是仔细观察,敢想敢说。
如果你还想读读大卫夏农的著作,老师这里有推荐哦!(推荐书)【篇二:教学设计简案】教学设计简案学校名称:课程名称:内容主题:教材版本:人教版【篇三:儿童诗教学设计简案】篇一:儿童诗教案《儿童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诗的概念2、熟练掌握儿童诗的特征及分类3、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儿童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作品分析儿童诗的特征及分类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案例讲解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3分钟)导入:播放儿童诗《小弟和小猫》,引出今天所教内容——儿童诗一、儿童诗的概念(2分钟) 教师讲述:儿童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与成人诗的区别和联系(2分钟)学生讨论:(2分钟)教师讲述: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二、儿童诗的特征1、主题鲜明健康(3分钟)教师讲述:什么是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如:古诗中“梧桐”代表一种悲秋的情感(3分钟)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瀑布》,体会儿童诗所展现的主旨意象的健康明朗,形象的具体鲜明(2分钟)学生欣赏:播放儿童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体会昂扬向上的格调。
2、情感浓烈、纯真(2分钟)教师朗诵:儿童诗《妈妈的爱》,学生要体会所表达情感(2分钟)学生感悟:3、意境优美隽永(2分钟)教师朗诵李白《静夜思》和刘饶民《月亮》,讲述两者所体现的不同意境。
(2分钟)学生观看视频,欣赏《月亮》展现的唯美意境4、想象丰富奇特(1分钟)教师讲述:想象奇特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同样具备这一特征。
(3分钟)师生共同分析儿童诗《蘑菇》、《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中的想象5、叙事色彩浓重(1分钟)教师讲述:叙事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儿童诗所运用叙事的方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3分钟)学生朗读:《帆》、《雾》感受儿童诗所展现的独特表现方式6、情趣稚拙、活泼(3分钟)师生共同朗读并赏析柯岩《帽子的秘密》,从中寻找儿童诗的童趣7、语言精美流畅(4分钟)教师朗诵并分析作品《四季》(2分钟)学生讨论:语言上的特征(1分钟)教师小结:节奏明快、音韵流畅、具有音律美三、儿童诗的分类1、童话诗教师讲述:童话诗中的主要内容来至于童话,那我们知道童话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1分钟)学生回答:具有想象和幻想(2分钟)教师小结:想象和夸张是其主要手法2、故事诗(3分钟)教师讲述:故事诗的定义,通过作品《小猪奴尼》和《爸爸的老师》思考童话诗与故事诗的区别(2分钟)学生讨论:(1分钟)教师讲述:故事诗是现实生活故事,不具有幻想色彩3、抒情诗(2分钟)教师讲述:定义及通常有的两种情况(2分钟)师生朗读《一行有一行的气味》4、讽喻诗(1分钟)教师讲述:讽喻诗所体现的特征(3分钟)学生朗读:《下巴上的洞洞》领悟讽刺的内容5、儿童散文诗(3分钟)音频播放《纸船》师生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体会“形散而神不散”6、寓言诗(4分钟)学生观看《狐狸和乌鸦》视频,并朗读寓言诗《乌鸦受骗》,体会其特征(2分钟)教师讲述:寓言诗和一般诗的区别7、科学诗(2分钟)教师讲述:定义及特征(3分钟)学生朗读《植物妈妈有办法》分析科学诗的特征8、儿童题画诗(3分钟)展示《蒲公英》的图画,并展示儿童诗《蒲公英》,学生理解什么是题画诗?(2分钟)教师小结:题画诗定义及特征四、总结及作业布置(4分钟)今天我们重点学生什么是儿童诗以及儿童所体现的特征,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其特征和分类,学会真正的欣赏儿童诗。
作业:按照《四季》写一短篇儿童诗歌剧本篇二:儿童诗教案1当你苦着脸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3.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该怎样面对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小诗他会告诉我们。
出示儿童诗《当你苦着脸》当你苦着脸,鲜花就垂下花瓣,当你苦着脸,秋千就不再飞荡。
当你苦着脸,青草就长刺,会咬人??我的小家伙,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而你却苦着一张脸,瞧,春天也布满阴云,瞧,连大树,也垂头丧气走出了花园。
小树们,也跟着大树走了,全部走完??怎样才能让它们都回来呢?小家伙,你对它们笑笑吧,你一笑,所有的花儿又会鲜艳,草儿又会变得柔软,走了的大树也都会跟着回到花园,秋千又会重新飞荡起来。
荡着,荡着,荡上蓝天。
二.指导诵读1. 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诗3.指生诵读,师生评价.4.齐读三.理解感悟1.一边读一边想:“苦着脸”与“露出笑脸”周围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你觉得是“苦着脸”好,还是“露出笑脸”好,为什么?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四.仿写练习。
当苦着脸-----你一笑-------五.欣赏学生佳作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爸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有个小朋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写了一首有趣的小诗大家想不想读?不好,没有帆布,赶快拿件衬衫,挂在卧倒的桅杆上。
大船好像快快靠岸,船侧两个大皮鞋,也像大瞌睡的黑螃蟹。
不行,不行,醒醒,黑螃蟹!爬一个到船那边去!黑螃蟹慢吞吞地爬,啊哈,它不知道,自己爬过去,就变成了大船的黑翅膀。
我得意洋洋地登上我的船,插根羽毛在头上,准备做个印第安人的大船长。
二.指导诵读1. 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诗3.指生诵读,师生评价.4.齐读三.理解感悟2.填空睡着的爸爸像艘船,头是()胸是()两脚竖起来是()帆布是()。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想象绘画。
读诗想象画出一副有趣的图画。
五.欣赏学生佳作鞋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趣味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趣味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天晚上爸爸 .妈妈 .小朋友都回到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你们知道这时在家里还有另外一家子也在享受家的温暖呢。
他们是出示儿童诗《鞋》我回家,把鞋脱下,姐姐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也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
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宁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二.指导诵读1. 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诗3.指生诵读,师生评价.4.齐读三.理解感悟1.大大小小的鞋他们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同学分小组交流。
2.小组推选代表汇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想象创作。
把他们的对话用诗的形式写出来。
五.欣赏学生佳作篇三:儿童诗教学教案儿童诗《我想》教学教案(1)济南市七贤小学孙志英教材简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从而展现童年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设计理念: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想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习儿童诗表达方式,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我想》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儿童诗,形象解读儿童诗意境的“意”和“境”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