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春晓》
一、教材分析
《春晓》是一篇古诗文。古诗,有别于其文体,它语言凝炼含蓄、想象丰富,并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雅的韵律美。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求其形体且难,解其神韵则更不易,而将其授之儿童,以一堂课的时限,达到其形,明其意,会其神之目标,岂不难于上青天?而我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展示情境,点化含义,学生如身临其境,教者借学生情,情境交融,神情随感觉而动,于是神韵由情感而生,本篇课文的重点、难点随多媒体教学的意趣而解。一幅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春景,流入学生惜春、爱美、赏心悦目愉快的心田。
第三步: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通朗读,进一步感受整首诗,为下面学习生字,理解诗意打基础。
第四步:掌握生字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识字,要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按其笔划顺序书写,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快捷性,生动性优势,设计了注音、读音、笔顺、组词等多媒体方式,从而轻易地实现了准确掌握、活用字词。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活动教学模式按三个大环节、四个具体步骤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大的环节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创设情境——活动指导——组织评议——总结评定”,贯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说,是“激发兴趣——方案设计——活动交流——拓展延伸”,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两条线相得益彰,建构共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五、学习收获
学完本首古诗,你能和大家谈谈你的收获吗?
学生思考,谈论收获
六、总结方法
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我们就能自学古诗啦,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古诗。
学生总结、交流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
动画激趣
分别演示四幅动画,伴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谐厚,注意力集中,在享受中初步感知整首诗蕴含的诗情画意。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进行观察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在感知动画的基础上,再由每一幅画面分别引出四句诗,最后展示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样设计合乎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学生开始阅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这首诗,给自己的感觉。
自主操作
三、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通朗读,进一步感受整首诗,为下面学习生字,理解诗意打基础。
二、学生分析
通过对学生调研,这是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古诗的学习,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没有方法,只是觉得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古诗里面所包含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第一步:动画激趣
分别演示四幅动画,伴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谐厚,注意力集中,在享受中初步感知整首诗蕴含的诗情画意。
第二步:润画引诗
在感知动画的基础上,再由每一幅画面分别引出四句诗,最后展示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样设计合乎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学生自读
四、深入理解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第五步:读背诗文
根据诗歌的音韵特点,诗歌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不仅能从中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品尝中国古代诗歌别有的风味,而且能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中的现实、现实中的意境、意境中的神韵:──“作者胸有境,心境始与亲”。朗读时,我除注意指导节奏和音韵外,还要求学生在脑海浮现《春晓》的多媒体的动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