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船用克令吊吊车液压系统元件识别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船用克令吊吊车液压系统元件识别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制油路进入到刹车控制阀。
•
通过高、低压速度切换阀的转换,将马达转速
划分为三个档,依据系统压力自动切换。三个
档的速度比为工作排量比的反比,即6:3:2。
以此来实现高效的卸货作业。
•
当负载继续增大超过额定负载时,系统压力达
到了安全阀的卸载压力,系统流量通过安全阀
卸载,以保护系统防止马达过载。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3、执行部分
• 执行部分分为三个机构,分别是起升、俯仰、回转机构;三个 机构均为定量叶片马达驱动,其中起升马达为三档变量马达。
• 三个驱动机构均布置了带式刹车,通过油缸伸缩实现刹车启闭 。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 4、控制部分
• 控制部分主要表现在马达的 控制器上。控制器与马达集 成在一起,简化了管路的布 置。三个机构的控制原理类 似,其中起升马达控制最为 复杂,以下就起升马达控制 器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 检修方法:拆开阀盖,清洗阀芯和节流孔。
• 注意:当起升马达有两台时,应同时清洗,因 为故障排除时无法判定哪一台马达的缓冲阀有 问题。
二、常用检修方法
7、速度切换阀的检修方法(1.7)
• 起升马达上布置了两个速度切换阀,马达 前方为低压切换阀、马达后方为高压切换 阀,由阀盖、调节螺钉以及阀芯组件组成。
•
在高压油路中,通过06号软管,分支了一条控制油路进入到刹车控
制阀。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4、控制部分
• 另外,三个刹车机构均有一套刹车控制阀,其控制原理完全一 样。刹车控制阀块内置两个阀:液动换向阀和减压阀。无论是 正向还是反向操作马达,均回油一路高压油进入液动换向阀, 使其换向,高压油就进入了减压阀;这个减压阀是定值减压阀, 不管负载压力是多少,进入刹车油缸的压力始终不会超过这个 定值,以防止油缸爆缸或延长油缸密封件寿命。
• 马达下腔仍然进行内部自循环。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4、控制部分
(3)重负载上升
•
当负载继续增大时,系统压力非常高,达到高
压速度切换阀的开启压力,高压速度切换阀换
向,马达下工作腔也参与回路工作。此时马达 三个工作腔同时工作,马达工作排量等于马达 的满排量。因此马达低速运转。
•
在高压油路中,通过07号软管,分支了一条控
实线)。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4、控制部分
(2)中负载上升
• 当负载增重时,系统压力增加,达到 低压速度切换阀的开启压力,低压速 度切换阀换向(高压速度切换阀尚未 开启),马达上腔参与主回路工作, 此时马达工作排量为满排量的2/3, 因此马达呈现中速档运转。
• 在高压油路中,通过07号软管,分支 了一条控制油路进入到刹车控制阀。
5、溢流阀的检修方法(1.5)
6、缓冲阀的检修方法(1.6)
7、速度切换阀的检修方法(1.7)
8、常见工况正常压力范围参考表
三、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1、空载上升速度慢 2、空载下降速度慢 3、空载上升、下降均无动作 4、重载吊不动 5、重载速度慢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1、液压原理图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回转马 达入口
照片
回转压力也可以在俯 仰马达入口处测量, SS瘦型吊回转马达上 无测压接头,直接在 俯仰马达入口测量。
二、常用检修方法
压力 名称
常见机型
测压点 位置
照片
补油
补油泵
泵压 H300190-240 溢流阀
力
上
二、常用检修方法
2、主系统压力的设定方法(1.2)
• 系统压力的设定主要指溢流阀、安全阀压力的设定。 • 单起升马达机型的溢流阀在油泵上,双起升马达机型的溢流阀
5、辅助装置
• 辅助装置主要有油冷却器、单向阀、闸阀、蝶阀、温度传感器、 液位开关、油箱等附件,与前面三部分共同组成完整可靠的系 统。
二、常用检修方法
1、系统压力的检测方法(1.1)
• 系统的压力作为故障分析的重要依据,也是该类吊车液压系统 唯一可直接检测的技术参数。
• 在液压马达、液压泵、阀组等元件上布置了测压接头;同时在 随机产品备件箱中,配置了专用的测压表。测压表与测压接头 之间的连接采用了螺纹快插式,可根据测量点的位置,进行任 意安装测试。
平衡,使负载保持匀速下降,不出现飞车现象。
•
马达上、下两个工作腔呈现油泵工况,进行吸油、排油,红色实线
箭头方向表示了这两个工作腔的自循环油路。
•
通过上述原理可以看出,下降操作时,无论负载轻重,始终只有中
间腔在进行工作,因此工作排量为满排量的1/3,马达始终保持最
快下降速度进行工作,以实现较高的卸货效率。
上
升
测量空钩
速
上升和下
度
降速度
慢
上升压 力为
1MPa, 下降压
力为 6MPa;
上升时溢流阀和安全 阀同时起作用; 下降时只有溢流阀起 作用; 上升压力异常说明安 全阀可能存在问题;
按1.4 检修马 达安全 阀
2、空载下降速度慢:某轮C/E反馈,吊机空钩下降速度很慢,且下 降操作响应速度慢(即存在操作延迟现象)。
IHI-WM 甲板吊车 起升系统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技术中心 2013年3月7日
主要内容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1、液压原理图 2、 动力部分 3、执行部分 4、控制部分 5、辅助装置
二、常用检修方法
1、系统压力的检测方法(1.1) 2、主系统压力的设定方法(1.2) 3、补油泵压力的设定方法(1.3)
4、安全阀的检修方法(1.4)
4、控制部分
(4)下降工况
•
操作下降时,压力油经过比例换向阀后,通过节流控制口,使缓冲
阀慢慢关闭。因此操作下降时,开始缓冲阀为开启状态,流量通过
缓冲阀进入到低压回路,马达不会转动,随着缓冲阀阀芯的移动,
一部分流量通过缓冲阀回油,一部分流量进入了马达中间腔,马达
旋转;直到缓冲阀完全关闭后,所有流量全部进入马达中间腔参与
二、常用检修方法
4、安全阀的检修方法(1.4)
内部有阀芯、弹簧及弹簧座和阀套。 • 安全阀的一般故障有两种: (1)主阀芯卡死;导致主阀长期开启,存在
泄露; (2)节流堵头堵塞,先导控制油隔断;导致
主阀无法建立压力; • 检修方法:拆下先导阀,清洗主阀芯和
序号 1 2 3 4 5 6 7
动作机构及工况 空吊钩上升 空吊钩下降 6吨负载上升 18吨负载上升 30吨负载上升
带负载(6吨以上)下降 俯上(吊臂在0°至20°时)
压力(MPa) 4~5MPa 6MPa 8~9MPa 12~14MPa 15~16MPa 4MPa
11~12MPa,不允许吊货
8
俯上(吊臂在20°至50°时)
• 下图为起升马达原理图,元 件1为马达本体,元件4为控 制器。
一、起升系统原理介绍
4、控制部分
• 马达操作阀为手动比例换向阀,其中位机能为H型,可以通过 正反操作实现双向无级调速。操作手柄在中位时,油泵出来的 液压油从P口进入,经过换向阀中位回到T口,进行内部循环。 下面按换向阀的换向,根据三档负载变化,通过原理图介绍各 工况的液压回路以及各阀件在此工况下的作用。
(高压速度切换阀更不会开启),因此高压油
路只能进入中间腔进行工作。马达工作排量为 满排量的1/3,而泵组系统为定量泵,因此此 时速度为最高速度。
•
马达三个工作腔共用一个马达轴,因此在中间
腔驱动工作时,马达上、下两个工作腔呈现油
泵的工况,向外排除较低的压力油,然后通过
单向阀进入到吸油腔进行内部自循环(红色粗
9~10MPa,与是否吊货无关
9
俯上(吊臂在50°至80°时)
7~9MPa,与是否吊货无关
10
俯下
4MPa,与是否吊货无关
11
左右旋转(无船倾时),与负载无关
4MPa,与是否吊货无关
12
左右旋转(有3°至5°船倾时),与负载无关
5~10MPa
三、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1、空载上升速度慢:某轮C/E反馈,吊机空钩上升速度很慢。
• 速度切换阀一般只有一种故障情况:即阀 芯卡死;导致速度切换阀无法开启或存在 泄露;影响重载起升速度和系统压力。
• 检修方法:拆开阀盖,清洗阀芯。
• 注意:前后高低压切换阀的阀盖外形相同, 但内部的阀芯规格尺寸稍有差异,拆检时 应做好记号,不可混淆。
二、常用检修方法
8、常见工况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参考表(1.7)
阀芯、清洗节流堵头
二、常用检修方法
6、缓冲阀的检修方法(1.6)
• 缓冲阀在马达回油过渡块的下方,阀盖为 一个较薄的“凸”字型盖板,阀芯和弹簧 组件位于马达控制器阀块内腔;
• 缓冲阀的故障一般有两种:
(1)阀芯卡死,导致缓冲阀长期开启,下降无 压力或压力低(小于3MPa)
(2)阀芯上的节流孔堵塞,,导致缓冲阀长期 开启,下降无压力或压力低(小于3MPa)
上升下降压力都太 低;在上升和下降 同时起作用的只有 溢流阀;溢流阀组 可能存在问题;
按1.5 检修溢 流阀
问题解决 YES
OK
NO
更换油泵
油泵本体可 能存在问题
三、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4、重载吊不动
重载 吊不
动
测量重 载吊不 动时的
压力
按1.2
压力 低于 15MPa
YES
重新设 定溢流 阀和安 全阀的
在独立的溢流阀块上,安全阀位于马达控制阀块上。
二、常用检修方法
2、主系统压力的设定方法(1.2)
• 溢流阀压力设定方法:先收紧刹车片,然后将溢流阀压力回零 (调节螺钉松到底),推手柄操作下降动作,慢慢调紧调节螺 钉,观察压力表,直到压力上升至约17MP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