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版2019年九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I)卷(模拟)

华东师大版2019年九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I)卷(模拟)

华东师大版2019年九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某同学要称量25.5g食盐,1g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

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20g、5g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5g处。

其合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2 . 下列四幅图若按氧气、干冰、熟石灰和硫酸的用途排序,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3 . 小明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4 . 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

物体在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B.物体在NO段的速度小于OP段的C.物体在MO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D.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5 . 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地发现灯丝在晃动。

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6 . 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只滴加3滴溶液。

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7 . 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甲图中②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8 . 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成蓝色B.由蓝色变成红色C.由红色变成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9 . 由C2H2和C2H4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2%B.22.65%C.19.56%D.2.14%10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性质对应的一项是()A.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B.甲烷作燃料——甲烷可支持燃烧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D.稀盐酸能除锈——盐酸能与金属反应11 . (绍兴-14)2014年5月4日,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

图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A.B.C.D.12 .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1关闭、K2打开、塞子塞紧时,若M中的水不能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B.M中盛放双氧水,N中盛放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C.M中盛放稀盐酸,N中盛放块状大理石,可以制取二氧化碳D.N中储满气体时,将水不断由M注入N中,即可将气体排出13 . 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 g14 . 如右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这时,()A.人对木箱没有做功B.木箱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C.木箱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人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15 . 如图所示电路中,A、B间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

断开开关S,甲、乙均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4。

若闭合开关S,甲、乙均为电压表,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是()A.4:3B.3:4C.3:7D.4:716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A.CaCl2、Na2CO3B.NaOH、HClC.CuCl2、Na2SO4D.FeCl3、KOH17 . 科学研究中经常应用控制变量、类比、转换、等效替代等方法,关于这些方法应用有下列说法:①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类比法;②“测试反应快慢”时从捏住直尺的刻度来判定是应用了转换的方法;③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④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 . 余老师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这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座椅设计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B.上坡前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使自行车具有更大的惯性冲上斜坡C.下坡时自行车受到了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因此车速增加了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车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9 . 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是:()A.光B.水分C.温度D.空气20 .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填空题21 . 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1)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A.蓝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2)已知 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 5.6。

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 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同学想通过如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只要出现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H2SO3)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3)已知SO2与 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

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SO2+CaCl2+H2O=CaSO3↓十2HCIB.SO2+2NaOH=Na2SO3+H2OC.Na2SO3+CaCl2= CaSO3↓+2NaCID.H2SO3+2NaOH= Na2SO3+2H2O22 . 氢氧化钠与酸、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和小晴两位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1、小军的实验装置中带孔玻璃球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2、小晴认为:小军设计的上述两个实验都有缺陷,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请你分析:(1)小军的第一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2)小晴用上述小军第二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验证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她的设计方案是:分别量取40mLNaOH和Ca(OH)2溶液放入A、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小晴的实验,证明了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

23 . 粗盐精制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为了保证杂质除得彻底,精制时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要过量,而多出的除杂试剂则应在后续步骤中除去,因此必须考虑先后顺序。

粗盐精制的方法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加入稍过量的NaOH;b.加入稍过量的Na2CO3;c.加入稍过量的BaCl2;d.加入适量的稀盐酸;e.过滤。

请列出正确的顺序是24 . 宇宙飞船在绕地球飞行时,宇航员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下列哪些活动能正常进行?___________a.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c.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d.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e.将饮料倒进嘴里f.做仰卧起坐锻炼身体25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地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CO2+H2O=H2CO3B.6CO2+6H2O C6H12O6+6O2C.CO2+C2COD.CO2+2NaOH=Na2CO3+H2O(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6 .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和使用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1)下图表示了铝等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初步确定,不同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主要取决于金属的_______________。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2)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铝生产国和消费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