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1.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A.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变为原来的1/2,比热变为原来的1/2B.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不变,比热变为原来的2倍C. 质量,密度,比热都不变化D.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比热都不变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A. 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 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 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3.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B. 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C. 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m/sD. 拉力F做功功率为4W4.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2)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A. X>Z>YB. Z>Y>XC. X>Y>ZD. Z>X>Y5. 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其成分中不含有机物B.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要注意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 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D. 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作用6.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手臂模型,手臂的骨骼的长度如图所示,若在手掌中放一小球,其质量为m,设手臂长度为l,水平部分手臂重为N,在肌肉与水平手臂成θ角的情况下,估计肌肉所受的力?( )A. F=B. F=C. F=D. F=7.机械甲的功率为1000W,乙的功率为750W,则()A. 甲比乙做功多B. 甲比乙效率高C. 甲比乙做功快D. 甲比乙做功又快又多8.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硫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9:32B. 乙、丙、丁都是氧化物C. 该反应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9.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10.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石灰浆抹墙变硬CO2+Ca(OH)2=CaCO3+H2OB. 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Cl=2AlCl3+3H2OC. 用纯碱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CaCO3↓+2NaOHD. 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1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因此内能越大B. 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0°C的冰没有内能C.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具有内能12.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A. 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C. 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D. 向溶液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至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13.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为Ag2SB.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 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D. 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14.有一种新型锂电池,它选用的材料与以往电池不同,主要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8Li+3SOCl2 =Li2SO3+6LiCl+2S,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Li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B. S元素的化合价有3种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 生成物Li2SO3为氧化物15.重为200N的物体,利用轻质滑轮组在拉力F为30N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了5s。
不计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0NB. 拉力F做的功为30JC. 拉力F的功率为12WD. 拉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16.生活中常用湿润的氯化钯(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十CO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X为H2OB. 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Pd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 反应前后Cl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 反应中Pd2+失去电子变成Pd17.下列各实验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瓶盖起跳后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减少、温度下降B. 乙图中,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撞击时铁球具有的动能越大C. 丙图中,滚摆运动到最低点动能为零D. 丁图中,迅速下压活塞,筒内空气温度升高是由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二、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18.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小徐的妈妈也准备怀第二胎,而海带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他们的家常菜。
小徐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性质相似,均可溶于水,碘化银为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在碘化钠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可以得到碘单质和相应的碱溶液。
③工业上将适量氯气通入无色碘化钠溶液就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
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
根据相关资料,小徐将海带灰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有黄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中含碘离子。
请你再设计2种方法,去检验海带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方法一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
20.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若工人用800N的拉力在1min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3m,他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21.电功:(1)概念: ________ ,叫电功。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 ________ 转化为 ________ 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2. 如图甲为宾馆的房卡,把房卡插入槽中,房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插入房卡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________.该宾馆的电能表如图乙所示,小明测得当只有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转盘在10分钟你转过了60转,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 ________W.23. (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金刚石的________ (填“硬度”或“密度”)大.②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③面包中淀粉属于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糖类B、蛋白质C、油脂④100g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 g.(2)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锰属于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④在________ (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24.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2)实验2: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发生反应。
25.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__色;(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26.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密度秤,其外形和杆秤差不多。
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个铁块,提纽位于B处,秤砣放在A处时,秤杆恰好水平平衡。
把铁块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便可直接在杆上读出液体的密度。
(1)在图示甲位置平衡时,整个装置的总重心位于________。
(“A处”、“B处”、“AB之间的某一位置”)(2)若测量酒精的密度时,铁块没有完全浸没,则测量值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27.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0分)28.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1)【设计实验】(2)【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3)【反思与应用】①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________;②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