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过程

英国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过程

浅析英国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过程
【摘要】英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一隅的岛国,从人口,面积来说,它是一个小国。

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文明方式,使人们摆脱了对于土地的依赖,打破了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把整个世界纳入一个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模式中。

英国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独特性。

【关键词】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工业革命
英国是偏安于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一个岛国,远离欧洲大陆,被海洋环抱。

在这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史上,它曾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主要国家。

然而,伴随着15世纪专职王权和民族国家的出现,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法治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蛰伏了近千年之后,这个曾经的岛国开始领跑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略的阐述这种文明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1、封建农业的解体和人口的极大增加:
14-15世纪,席卷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黑死病,使英国的人口骤减将近一半。

大量的土地荒芜,粮食价格下跌,劳动力工资提高。

到了1500年,货币地租盛行,维兰制,农奴制和庄园制都不复存在,采用传统经营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于是一些贵族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来自营和出租自己的土地。

都铎王朝时期,人口开始重新增长。

1600年,英格兰人口约有410万,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有190万人。

17世纪中叶,英格兰人口将近530万,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到240万。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催生了
对粮食的需求,使粮食生产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始于16世纪的农业革命是从对散地和公地的圈占开始的。

通过圈地,农场主和新贵族可以减少对可耕地的浪费,并消除了小农耕作对新技术应用的阻碍。

作物轮作和土地轮换制的推广,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沼泽地排水与造田,新饲料的引进,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农业革命不但养活了大量的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同时也从劳动力,资本,原料和市场等方面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2、封建王权的衰危:
从爱德华一世开始,关税逐渐成为国王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国王不得不邀请各个郡县的代表参加议会。

在英国,未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擅自征税。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面对严重的通胀和巨大的军事花费,女王出售了大量的王室土地。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也未能进行有效的税收改革,使得王室的权利更加捉襟见肘,王权进一步衰落。

“光荣革命”使议会的权力最终凌驾于国王之上,英国成为了立宪君主制国家,以后,代表大地主,金融资本家和航运资本家利益新贵族逐渐成为权力的中心。

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诸多政策。

3、商业的发展
英国的羊毛和纺织品作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一直深受意大利和弗兰德尔商人的喜爱。

为了养活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国王积极的鼓励海外贸易和海外拓展,并向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颁发特许证。

随着海外探险的发展,英国先后开设了莫斯科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北美建立殖民地并从事奴隶贸易。

到1733年,英国已在北美东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七年战争的胜利,英国不仅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还夺得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多米尼加、多巴哥和非洲的塞内加尔和佛罗里达。

通过殖民地的垄断贸易,英国的商业财富迅速增加。

1697-1704年,平均每年进出口总额约为850万英镑。

1775-1784年,平均每年的进出口数则达到2000多万英镑。

海上运输也增长了一倍多。

商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物品的需求,也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财富基础。

4、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1215年的《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法律至上的原则,对后世的影响远远大于当时。

随着新贵族,乡绅,商人和骑士力量的不断壮大,他们开始通过议会制定法律,并要求国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治国。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早在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中即提到:不经一会的批准不得开征新税,未经法庭审判不得逮捕臣民,不得剥夺未经法庭判决为有罪者的财产。

《权利法案》更是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通过法律的创设,有产者的权益得到了保证,为鼓励他们扩大生产和经营提供了条件。

5、清教的影响:
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15世纪传入了英国。

文艺复兴使
人们对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产生了怀疑,同其他国家相比,亨利的宗教改革,促成了清教思想的发展。

清教鼓励勤俭,并宣扬通过现世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清教的发展,为商人的逐利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修道院土地的拍卖,使贵族和乡绅有机会购买更多的土地,客观上加强了他们的力量。

6、民族国家的产生
百年战争后,英国丧失了在大路上的全部领地,退回到海峡的一角;红白玫瑰战争以后,地方割据的贵族势力被极大的削弱甚至铲除,中央集权的国家体系建立了。

法语被英语取代,英国产生了如乔叟,莎士比亚一般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英国国教诞生了。

英国从文化,语言,建筑和宗教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于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它是现代化的有形载体。

统一国家使英国以一种强大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在外交,战争和商业活动中扮演了强大的角色。

7、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提高
18世纪末,仅英格兰的人口总量就超过800万,人口的增长,海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对食品,衣物和日常消费品的需求。

国内公路,铁路和航运路线的修筑,使得这种交换更加便捷。

在资本和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如何提高效率迫在眉睫。

国内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激发了很多人的创造力。

在毛纺业,棉纺业,麻纺业,冶炼和采矿等部门不断出现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1689年,汤姆斯·萨韦利获得了蒸汽机抽水的专利权。

1709年,焦炭炼钢已经出现。

1781年,瓦特的蒸汽机问世。

到1785年,珍妮纺织机的应用已经得到推广。

1780年,英国的面部出口总之为36万英镑,而1802年则超过了780万英镑。

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封闭不流动的社会。

在工业革命发生的100年中,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3%。

工商业的结合,极大的巩固和加强了资本主义文明。

工业革命是英国对世界的贡献。

纵观历史,英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顺境中包含着困难矛盾,逆境中也同样孕育着希望。

英国和平渐进的发展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是英国模式成功的关键。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抓住机遇,适当妥协,不断做出积极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2]arthur redfor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 (1760-1860), 1934, p66-77
[3]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
[4]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asa briggs: a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1987
[6]kenneth o. morgan: oxford history of britain, 1984,p375-377
[7]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8]clayton roberts,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1980
[9]刘景华:《英国崛起:世纪性的跨越》,人民出版社,2007,第49节
[10]arthur redfor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 (1760-1860), 1934, p39-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