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4第4章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及评价指标
04第4章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及评价指标
•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指货物或旅客被移动 的过程,通过运输,货物或旅客被移动一 定的距离,即完成运输工作。
• 运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1、准备工作:向起运地点运输车辆; • 2、装载工作:在起运地点装货或上客; • 3、运送工作:自起运地点向运送目的地
运送货物或旅客; • 4、卸载工作:在运送目的地卸货或下客。
• 提高工作率的途径:提高完好率、提高运输组织 水平、加强运输市场营销。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 总车时利用率:统计期工作车日内车辆在线路上 的工作车时与总车时之比。
• 提高总车时利用率的途径:靠增加线路停歇时间、 空驶时间毫无意义;增加重车行驶车时是有效的。
分母应为u
Td是车辆在线路上的工作时间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 汽车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能脱离一定的 环境条件。同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不同的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运输工作,以及 所提供的运输服务质量又不尽一致。
• 为此,必须采用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去评 价汽车运输企业的工作,它既为企业改善 生产经营活动,也为汽车运输行业管理提 供了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二、汽车运输工作过程
• 影响运送速度的因素:技术速度、运输组织水平、货物 包装。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 营运速度:车辆在线路上工作车时内的平均 速度,用以表示车辆在工作时间 内有效运转 的快慢。
• 影响营运速度的因素:运送速度、装卸作业 手段及现场工作条件、手续繁简。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 平均车日行程:统计期内平均每一工作车日内 车辆所行驶的里程,用以表示车辆在统计期工 作车日内有效运转的快慢。
• 技术速度:车辆在行驶车时内的平均速度,用以表示车辆行驶的 快慢。
• 影响技术速度的因素:驾驶技术水平、车辆结构性能、道路交通 条件、气候条件等。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 运送速度:车辆在运送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用以表示车 辆运送的快慢。
• Tc——自起运点出发至终运点到达时刻所历经的时间, 不包括始、末点的装卸作业时间,但包括途中的各类停 歇时间。
➢ 影响平均车日行程的因日行程是速度和时间综合利用的评价指标。
车辆行程利用指标
• 车辆行程利用指标,即里程利用率:指统计期内车辆的载 • 影响里程利用率的因素:运输任务的分布及运输工作量在
车辆载重(客)量利用指标
• 车辆载重(客)量利用指标,是用以表示车辆 载重(客)能力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
• 7、车日:指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 保有日数。也称为营运车日。
• 只要在册1日,就计为1个车日。
总车日=停驶车日+工作车 日
• 8、车时:营运车辆在企业内保有的小时数; 所有营运车辆的车时总数称为营运车时。
§4-2 评价汽车运输车辆利用的单项指标
•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 车辆行程利用指标 • 车辆载重(客)量利用指标 • 车辆的动力利用指标
• 3、周转:车辆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 性地返回第一个运次的起点,那么这个运输过程 称为周转。一个周转可能由一个运次或几个运次 组成。周转的行车路线,习惯上称为循环回路。
• 4、运量:汽车运输在每一运输过程(运次或车 次)中,所运送的货物重量称为货运量(t), 所运送的旅客人数称为客运量(按人次计)。货 运量和客运量统称为运量。运量是衡量汽车运输 工作成果的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
P—A:准备过程 A:装载过程 A—B—C—D :运送过程 B、C、D:卸载过程
三、汽车运输基本术语
• 1、运次:包括准备、装载、运送及卸载几个 工作环节在内的一个循环的运输过程称为运次。 有完整循环(存在准备工作环节)和不完整循 环(缺乏准备工作环节)两种情况。
• 2、车次(单程):如果在完成运输工作的过 程中,车辆自始点行驶到终点,途中存在车辆 停歇并存在货物装卸或旅客上下,则这一运输 过程称为车次或单程。一般来说,一个车次是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运次组成。
• 工作车时利用率:统计期内车辆在线路上的行驶 车时与线路工作车时之比,用以表示车辆在线路 上行驶时间的百分比。
• 不能认为提高空驶车时来提高工作车时利用率, 而应改增加重车行驶车时和减少停歇时间。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 车辆速度系指平均每单位时间内的行驶里程。按单位时间不同, 可将其分为平均车时行程和平均车日行程。平均车时行程,按车 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平均行驶车时行程、平均运送车时形成和平 均线路工作车时行程即:技术速度、运送速度、营运速度。
• 5、周转量:运量与相应货物或旅客被移动的 距离的乘积称为周转量。
• 单位:吨.公里或人.公里,简记为t.km或 人.km。
• 单位换算:1t.km=10人.km
• 6、运输量:通常在统计工作中以及在习 惯上,将汽车运输完成的运量及周转量统 称为运输量,亦作为产量。
• 运输量或产量分别包括运量和周转量两种 指标,而不是指运量和周转量之和(二者 的计量单位不同)。
• 包括: • 载重(客)量利用率 • 实载率
载重(客)量利用率
• 载重(客)量利用率,系指车辆在载重行程中实际完
载重(客)量利用率
• 静载重(客)量利用率表示车辆额定载重(客)量 利用率的利用程度,与载重(客)量行程无关;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 完好率:统计期内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 车日之比。表明了总车日可以用于运输工作的最 大可能性。
• 提高完好率的途径有:合理组织车辆的维修、提 高维修工作质量、合理选择和利用车辆、提高驾 驶技术、适时报废车辆。
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 工作率:统计期内工作车日与总车日之比,反映 企业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其不足之百分值表 示停驶率。
第4章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及评价指标
• §4-1 • §4-2
指标
• §4-3 指标
• §4-4 • §4-5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及基本术语 评价汽车运输车辆利用的单项
评价汽车运输工作效果的综合
运价的理论与应用 评价汽车运输服务质量的指标
§4-1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及基本术语
• 一、汽车运输工作条件 • 1、自然气候条件; • 2、道路交通条件; • 3、组织技术条件; • 4、运送对象条件; • 5、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