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春红丝带 健康伴我行 ——艾滋病的征文

青春红丝带 健康伴我行 ——艾滋病的征文

青春红丝带,健康与我同行
有那么一群人,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或许他们身体会被隔离,或许那颗心总很孤寂,朋友远离,亲人抛弃。

他们恐惧,恐惧下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已不属于自己……
——题记他们,成为了疾病的传染源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了意义,他们,知道自己会死的时候才发现天那么的蓝,草那么的绿,世界那样地美好,可是这一切的美好他们都将失去,他们会想一个我们从不想的问题:如果能够再好好的活一次,如果能不得艾滋病……
可是,他们并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施舍,对于上帝,他们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愿望,只想要,每个人那一点点爱而已,也许只是敞开双臂的拥抱,也许只是短短的玩上五分钟,短暂的一生,在他们心里,直到死,永远都会记着你,或许因为生命真的太短暂了,或许因为对他们来说,爱真的太奢侈。

或许世界已经抛弃了他们吧!但,你会忘记他们吗?他们,仅仅是想要正常的生活,也从不奢求可以成为艾滋病史上的奇迹,仅仅是,不希望人们畏惧,不想被隔离,不想心总那么孤单,想和朋友、亲人在一起。

如果,世界已抛弃了他们,你会厌恶、害怕他们吗?还是……深爱他们?
因为贫困,因为知识的匮乏,悲剧在不断的上演。

社会的歧视、
排挤使原已不幸的他们渐渐失去了对待生活的勇气,他们在无助中呻吟,在孤独中等待.......他们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来正视自身的疾病,需要周围人在他们意志薄弱时能伸出一双手,哪怕是只有一个眼神的友好示意......
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在呼唤,他们已不再是一个个体,不再是一个医学上的统计数据,是生命。

他们用纯粹的生命来欢呼生命。

为自己更为人类。

他们在警世:艾滋病在威胁着人类。

也许数据更具有震撼力: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发现HIV 病毒感染人数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7%,累计感染人数已达到100万人。

2006年已将近200万,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实际HIV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而这些人多为20-45岁的成年人,也就是说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

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其中2.2万名感染者因既往有偿采供血和输血感染;约5.3万人为注射吸毒、性途径和母婴途径所感染。

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2.5万人(2-3万人)。

因为艾滋病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了孤儿,妻子失去了丈夫,父母失去了子女。

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而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

此时我们面对艾滋病患者不会再理直气壮说这是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千万不要以为艾滋病和自己没有关系。

其实,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

人们也不应该视艾滋病为洪水猛兽,一概的盲目排斥。

有的人之所以产生恐惧心理,就是因为他们对艾滋病没
有真正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无知才导致恐惧”。

艾滋病防治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单单是政府的事,全社会都应该来一起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都来关心艾滋病患者。

要知道,关爱患者,就是关爱自己。

同在一片蓝天下,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本性负责。

相信关怀是一副良药,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能告诉他们我们愿意携手一起奋斗。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

在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得首先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和解除在日常生活中对艾滋病传染途径的误解。

一般生活接触如共用电话、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间和厕所,以及非性接触和接吻等可以不存在过多顾虑。

做为大学生主要预防措施有: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诊所大镇、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中沾上受伤者的血;
7.不与他人公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关爱艾滋病患者,这个口号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被关注,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此在这一天,总是有许许多多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活动,除了告诉大家“关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之外,还会呼吁大家对艾滋病患者“消除岐视,关爱他们”。

这对举着想要拥
抱的男女大学生,正是想希望通过这种简单的关爱来消除大家对艾滋病患者的蔑视与恐惧。

艾滋病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的无药可治,也正是人们的这种恐惧,偏见,岐视以及自我保护心理,将那些艾滋病患者推向无助及绝望的境界。

可是光凭“关爱与消除岐视”的口号并不能真正的解决艾滋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国际社会提供必要的资源,采取必要的行动,切切实实的将艾滋病列为工作议程的头等大事中,研发出可以抑制及治疗的药物出来。

而在提倡消除岐视艾滋病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宣传预防的力度,因为防范给治理更加重要。

艾滋病患者在现实社会受到岐视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除了对于这些人群的理解与关怀之外,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重与自我保护,毕竟经过性乱感染此病的也不在少数。

如今,艾滋病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健康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了诸多的社会因素,因为有些染上艾滋病的患者,因为绝望而产生对社会的报复之心,刻意隐瞒自己的病情而加速此病的传播,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在呼吁关爱与理解的同时,更应该加深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将自己的不幸扩大开去。

当认识到了这些后,请你和我都不要再犹豫,加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队伍中来。

从一件事做起,用心感动患者和他们的家属。

正如河北一个普通的医生孙德贵:他从自己做起,带头去病人家采血,不戴手套和面具,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患者,感动了他们更消除了周围的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排斥,他在用真挚的心对待生命。

当你在某个贫困的村庄里发现那么一个小女孩,眼里充满孤独与无助,请停下,伸出你爱的手拭去她脸上的泪水,给她一个拥抱。

她的心会温暖如春。

同一片蓝天下,阳光对她也对你舞蹈。

请深爱他们吧!让他们有生之年感到有意义,帮他们抵挡怪异的目光,平等的看待他们吧。

那样,他们会永远活着,即使只是在我们的心里。

直面艾滋,我们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我们将爱与美和谐交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