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考资料3:必修1第3章细胞代谢

会考资料3:必修1第3章细胞代谢

3■细胞的代谢3.1物质的运输方式1.红细胞吸收下列物质时,需消耗能量的是()。

A. K+ B . C 6 H i206 C . HO D . 022•下列物质中,需要借助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的是()A. 乙醇B.葡萄糖 C 6H12O 6 C . H 2O 、CO2 D . 023.观察在0.3g / mL 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 .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②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③、④ B .①、④5. 质壁分离的“质”指的是(A.原生质B. 细胞质 )C.原生质层D.染色质6.脂肪酸、维生素D 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7.人的红细胞在质量分数为 0 . 9%的NaCI 溶液中,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原因是()A .细胞被固定B .细胞膜特性改变C.水分不进不出&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 ()。

A .不需要 ATP,需要载体B .需要ATP,需要载体C .不需要ATP,不需要载体D .需要ATP 不需要载体9.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 0 . 3 g / mL 的蔗糖溶液中,则() A .液泡逐渐变大 B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A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③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C .细胞无变化D .质壁分离复原D .水分进出平衡10.右表是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单位:mol / L )。

K+和Cl-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A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B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D •自由扩散、自由扩散11 • (7分)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在“[]”内填序号,(1)图甲中,①是 ________ 分子,②是 ________ 分子;图丙中,③是 _________⑵ 物质借助载体出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________ 和图[] __________(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 却能从血液中摄取碘, 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________(4)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3.2酶1.下图是人体内某个化________”上填文字):甲乙 丙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学反应的示意图,图中代表酶的代号是()2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A.提供原料B •提供能量 C •提供场所D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3 •要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常用酶解法。

通常利用的酶是()。

A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B •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 •麦芽糖酶和果胶酶4•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 .磷脂、蛋白质、多糖B .蛋白质、多糖C .磷脂、蛋白质D .蛋白质、核酸5.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 •酶在生物体外不能起作用B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C •酶是蛋白质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6.下列有关酶的一系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不影响酶的活性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7. 3 -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这表明,3—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 .高效性B.专一性 C .稳定性D .多样性&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注:注:v表示反应速度,t表示反应温度) 10 .能水解脂肪酶的酶是()。

A .肽酶B .蛋白酶C .脂肪酶D .淀粉酶11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 则会明显影响细胞吸收 ( ) 。

A .氧气 B .脂肪酸 C .水D.钾离子12.在37C 、pH6. 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i 3作催化剂快得多,这说明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A .专一性B .高效性C .多样性D .普遍性1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的速度( )A .变快B .变慢C .不变D .随机变化3.3ATP1.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A .ATPB .葡萄糖C .脂肪D .糖类2.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其分予的结构简式为 ( )。

A .A — P 〜P 〜PB .A — P — P — PC .A — P 〜PD .A — P — P — P 3. 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 .在ATP 的合成过程中储存了能量 C. ATP 的分子结构简式是 A 〜P — P- P D . ATP 和ADP 在生物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4.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 的唯一来源B 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 ATPC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 ATP 都依赖氧。

9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 •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酶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D .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5.ATP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原因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A—P〜P〜P )分子中()A.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 B .两个高能磷酸键同时水解C.靠近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 D .三个化学键容易同时水解6 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

A .不需要ATP,需要载体 B.需要ATP,需要载体C •不需要ATP,不需要载体D •需要ATP,不需要载体7.下列关于反应“ ATP^ ADP+Pi+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B.所有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C .这一反应在活细胞中无休止地进行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TP分子及其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有()。

A. 20 个、40 个B . 20 个、30 个C. 40 个、60 个D . 40 个、40 个9.右图是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图示,请据图回答:\I©7(1)图中A代表,Pi代表X/ATP的简式中“〜”代表, “ P ”代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①和②代表。

(3)对植物来说,当反应由下往上进行时,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当反应由上往下进行时,释放的能量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水解。

3.4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所储藏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

A .葡萄糖B .太阳光C .叶绿体色素D . ATP2.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 .大量吸收绿光B .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3.温室栽培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A 增加室内C@浓度B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 .采用绿色玻璃盖顶4.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研磨绿叶碎片需要加入碳酸钙,目的是()。

A .使研磨得充分B.防止色素破坏C .加快提取速度D .促进色素溶解5.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以用来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是()A.无水乙醇 B .碳酸钙C .二氧化硅 D .水6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7 •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中,正确的是 ()ABC&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 .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 .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B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样液, 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样液不一定含有葡萄糖C .可用叶肉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 解离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一观察10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细胞的 ()A •叶绿体外膜上B .类囊体薄膜上C •叶绿体内膜上D •叶绿体基质中11.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 内,蜡烛不容易熄灭。

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 .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C .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2 .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乙醇B •碳酸钙C •二氧化硅D .层析液A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C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D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13•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A.植物吸收的所有水 B .植物吸收的所有 COC. 参加光反应的所有水 D .参加暗反应的所有 CQ14 .以同位素18 190标记的C02作原料,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最先检测到含180的是()A. 02B .C 3 C . (Cf0)D . C 515.科学家用含有14C 的C0>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 其转移途径是()。

A C0 2一叶绿素--ADP B . CQ —叶绿体一 ATP C . CQ —乳酸一糖类D . COa 一 G 化合物一糖类16•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增强,反而下降。

主要原因是 ()17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进行如下处理(见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