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系统显像-2014

骨骼系统显像-2014

26
四.图像分析
异常表现
4、显像剂分布呈“混合型”:冷热区同时出现 5、骨外软组织病变摄取显像剂所致异常影像 6、 “闪烁”现象 (flare phenomenon):
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著好转, 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 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 为“闪烁”现象。
二.显像剂
(一) 99mTc-PYP (焦磷酸盐) /99mTc-PPI (多 磷酸盐) (二) 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99mTcHMDP(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

上述显像剂具有能量适中 血液清除快的优势,半衰期为6.02h 静注2~3小时约有50~60%结合在骨骼中,其余部 分被肾脏清除
知识回顾与概述
骨的无机基质:羟基磷灰石晶体
[Ca10(PO4)6(OH)2],
呈六角形,每克骨内的羟基磷灰石 晶体表面积约 100m2 ,是阳离子和 阴离子吸附和交换的场所。
6
知识回顾与概述
骨骼系统显像
骨显像 血流相 动 态 骨 血池相 显 像 延迟相 静 态 骨 显 像 全身骨显像 融 合 骨 显 像
映局部骨骼的代谢情况
17
四.显像方法
静态骨显像
全身骨显像 局部骨显像 断层骨显像
动态骨显像
三时相骨显像
18
四.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全身骨骼放射性聚集,两侧呈对称性均匀分 布 各部位的骨骼由于结构、代谢活性程度及血 运情况不同,放射性分布也不同。


含有松质骨较多的扁平骨(颅骨、肋骨、椎骨和髂 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 等部位,以及长骨的骨骺端放射性较浓集; 含密质骨较多的骨干放射性较稀疏。

10
一.原理
影响骨聚集膦酸盐的因素
(1)骨的局部血流灌注量
(2)骨的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3)成骨细胞的活跃程度
11
二.显像剂
显像剂的特点:
1、亲骨性能好 2、血液清除快,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 比值高 3、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 4、放射性核素为ɣ辐射体,能量适中,适 合于ɣ照相机显像
12
21
全身骨显像
正 常 成 人
正 常 儿 童
四.图像分析
异常表现
1、放射性聚集增高区(热区) 2、放射性聚集减低区(冷区) 3、超级骨显像 (骨骼显影异常清晰)
全身骨骼放射性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集,软组 织活性很低,骨骼显影非常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 称为超级骨显像(Super bone scan)。见于某些累及 全身骨代谢病变,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广 泛骨转移
54
右股骨粗隆骨折(不明原因右腿疼痛)
撞击导致多发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
青少年运动后左胫骨内侧疼痛,X线检查阴性
应力性骨折 由于骨骼肌 附着点长期 受牵拉而出 现
应力性骨折
同前
tibia
60
Fracture 14 month old female
61
六、临床应用
5.缺血性骨坏死的诊断
1)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早期诊断 图像表现—放射性减低区 晚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增高区 定量分析 计算头/干比 2)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死(legg-perthes病) 早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减低区 晚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增高区 典型 股骨头外上方条状缺损区(骺板消失) 和髋臼放射性增高,显示放射性增高呈环形, 中心放射性减低(炸面圈样改变)。
压缩性骨折
80
压缩性骨折
81
Page’s病
六、临床应用
8.骨关节病的诊断 骨显像可观察全身关节,有 助于观察病变累及范围和活 动程度,能较灵敏地反映病 情的变化和疗效。
85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肺性骨关节病
慢性肺及胸膜病变可引 起肥大性骨关节改变, 称肺性骨关节病,成人 常见于肺癌患者,儿童 常由于肺纤维囊性病。 骨显像表现为四肢长骨 皮质放射性增高,呈线 性浓聚,称为双轨征。 (患者骨膜新骨形成, 杵状指和骨膜炎。)
关节显像
局部骨显像
断层骨显像
7
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骨显像的基本原理、显像方法、适应证、
正常影像特点、异常表现、鉴别诊断及临床意
义。

掌握全身骨显像与X线CT影像的优缺点;熟悉
骨三时相显像各时相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了解关节显像的原理和适应证。
8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
9
一.原理
把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 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与骨的主 要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 生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与骨组 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沉积在骨骼内。 在体外用SPECT探测核素所发射的 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

儿童和青少年属于骨质生长活跃期骨影普遍 较成人增浓。
19
四.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前位影像:可见颅骨、颈椎、 胸骨、胸锁关节、肩峰、髂嵴、 股骨粗隆、膝关节、踝关节均 呈对称性显示,以胸骨及胸锁 关节显示清晰。
20
四.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后位影像:能清晰显示颅骨、 双肩、肩胛下角、后肋、颈椎、 胸椎、腰椎、骶骨和股骨头。 由于生理性弯曲,胸椎段显示 更为清晰。双侧骶髂关节和坐 骨由于重力作用出现影迹增浓 征像。肾脏显影比前位明显。
淋巴瘤骨转移
41
肺癌放疗后胸椎放射性减低
六.临床应用
2.原发性骨肿瘤诊断
1)成骨肉瘤 2)软骨肉瘤 3)Ewing’s肉瘤 4)骨巨细胞瘤 5)骨膜外骨肉瘤 6)多发性骨髓瘤
43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 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 样组织或骨质的原发 性恶性骨肿瘤。
右股骨下端 增粗变形, 放射性异常 增强
双 轨 征
七、骨外异常放射性浓集
1、技术因素: 2、生理因素:泌尿系显影 3、病理因素:软组织炎症、损伤、钙化 原发癌和转移癌等
89
放 射 性 注 射 液 皮 下 漏
放 射 性 污 染
90
乳 腺 癌 显 影
关节显像
一、原理 由于关节的炎性过程、退行性变或 骨性关节压力的改变,使局部血流增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附近 骨骼成骨细胞活跃,以及软骨和骨破坏 引起反应性增生,使得显像剂能够在局 部聚集,而99mTc又可与关节腔渗出液中 蛋白相结合,从而使骨关节显影。
93
关节显像
二、显像剂
1、骨显像剂
99mTc-MDP和99mTcO 4
2、滑膜炎症显像剂
3、炎性显像剂
99mTc-白蛋白
99mTc-白细胞
注射剂量一般为555~740 MBq(15~20 mCi)。
94
关节显像
三、显像方法
同骨显像 四、图像分析 关节处放射性摄取增高,大关节如膝关节、 肘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等部位影像清晰,骨骼 边界光滑,轮廓完整,软骨不显影,关节间隙清 晰,放射性明显高于附近骨骼,内部放射性层次 匀称,松质骨摄取较少。
59 65 50 22 53 29
38 25 57 43 47 43
32 27 38 43 7 43
30
恶性肿瘤耻骨、坐骨转移
前列腺癌骨转移
前列腺Ca广泛骨转移
肺Ca广泛骨转移
因膀胱 内尿液 潴留影 响骨盆 部观察
肺癌多发骨转移
肺 癌 多 发 骨 转 移
乳腺癌骨转移
鼻咽癌骨转移
39


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成人常见) 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常见)
基本图像特征: 多发的无规则的放射性热区
29
不同类型肿瘤骨转移部位分布
原发肿瘤类型
颅骨
骨转移部位分布(%)
脊椎 肋骨 骨盆 四肢
乳腺癌 肺癌 前列腺癌 宫颈癌 膀胱癌 直肠癌
28 16 14 26 13 21
60 43 60 26 47 36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6h, 用配有高分辨率准直器的探头对准可疑 病变部位进行显像, 局部显像的体位可依据所检病变部位而 定。
15
三.显像方法
3.断层骨显像
静脉注射99mTc—MDP 740MBq一925MBq(20mCi 一25mCi)后2h一3h进行检查。病人仰卧断层床上, 探头围绕受检部位旋转3600,每60采集1帧,每 帧约20s一40s,共60帧。最后由计算机重建和处 理成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
62
63
两侧病变
两侧股骨头坏死
晚期股骨头坏死
右髋关节放射性分布较对侧浓聚, 放射性增高呈环形,中心放射性 减低
男 ,50 岁 , 右下肢疼痛 一月.
静脉注射99mTc-MDP, 4h 后 行 双 侧 髋 关 节 SPECT加 CT 断层融合 骨显像,图像示:
双侧髋关节骨显影清 晰,可见右侧股骨头 放射性分布呈局灶样 异常浓聚。
骨骼系统显像
郑州大学一附院核医学科 王庆祝
1
知识回顾与概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骨与骨连结组成人体的支架 按位置可分为: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和四肢骨。 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 规则骨。
2
3
4
知识回顾与概述
2、骨的主要成份:无机盐、有机物、水 无机盐:碱性磷酸钙
有机物: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
5
诊断:右侧股骨头骨 代谢异常活跃,符合 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
股骨头缺血坏死
六、临床应用
6.移植骨的监测 成活良好 —放射性分布等于或高于正常 骨组织

失去血供的移植骨—透明区(冷区)
72
六、临床应用
7.代谢性骨病

骨 显 像 特 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