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肌肉系统第14节_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骨骼肌肉系统第14节_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第九章 骨骼肌肉系统
-
1
第十四节 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
2
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1.掌握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症及肾性骨 病的影像学表现
2.熟悉维生素C缺乏症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各种病变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
-
3
学习难点
1.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 症及肾性骨病的临床及发病机制不同
-
23
佝偻病(图)
-
24二、维生素D缺乏症源自7)佝偻病恢复期 ❖ 先期钙化带先出现并逐渐增厚 ❖ 干骺端边缘清楚而规则 ❖ 骨骺骨化中心相继出现 ❖ 严重畸形多不能恢复
-
25
佝偻病治疗前后
治疗前
治疗六个月后
-
26
二、维生素D缺乏症(8)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成人营养不良性软骨病 ❖ 日晒不足和食物维生素D缺乏 ❖ 肝胆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 多次妊娠和长期哺乳可加速发病
2.影像学表现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
4
一、骨质疏松(1) (Osteoporosis)
❖ 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骨有机成分 和无机成分等比例减少),引起骨微结构 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大,骨折危险性增加 的一种疾病
-
5
一、骨质疏松(2)
【临床与病理】
❖ 全身性
原发性:原因不明,如老年性,绝经后 继发性:内分泌、胃肠道、骨髓及结缔组织疾病,营养缺
-
14
二、维生素D缺乏症(2)
佝偻病(Rickets) ❖ 病因
饮食中缺乏维生素D 日光照射不足 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婴儿) 消化道疾病及肾病等
-
15
二、维生素D缺乏症(3)
佝偻病
【临床与病理】
❖ 早期为睡眠不安,夜惊及多汗——肌肉 松弛、肝脾肿大,出牙迟缓等
❖ 方颅、串珠肋、鸡胸、Harrison沟、 “O”形或“X”腿等
-
27
二、维生素D缺乏症(9)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影像学表现】
❖ 骨矿化不足: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 糊,骨皮质变薄
❖ 骨变形:四肢弯曲,椎体双凹,三角 或漏斗骨盆等
❖ 假性骨折线:又称Looser带
-
28
骨质软化症(图)——漏斗骨盆、 耻骨上下支假骨折线
-
29
钟形胸廓和鱼椎(图)
❖ 实验室:血磷低,血钙减低或正常,碱
性磷酸酶增高
-
16
二、维生素D缺乏症(4)
佝偻病
【临床与病理】
❖ 病变易出现在成长较快的干骺端(腕、踝、膝和 肋骨前端)
❖ 为软骨和新生的类骨钙化不足,类骨增多而软化 ❖ 异常骨板内毛细血管不能正常长入形成骨小梁—
—骨骺板和干骺端部分由钙化不足的软骨和未钙 化的类骨形成
-
17
二、维生素D缺乏症(5)
佝偻病
【影像学表现】
X线:
❖ 骨骼矿化不足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骨皮质变薄
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或消失;干骺
端两侧膨大、中央凹陷呈杯口状;干骺端小
梁稀疏、粗燥、紊乱,呈毛刷状;骺板增宽
而不规则;骨骺出现延迟,边缘模糊
-
18
二、维生素D缺乏症(6)
佝偻病 【影像学表现】 X线:
❖ 骨骼症状有骨质软化等表现
❖ 儿童期为肾性佝偻病;成人期为肾性软骨病
-
34
四、肾性骨病(2)
肾性骨病可因肾小球功能衰竭和肾小管功能 障碍引起,根据病因分为 ❖ 肾小球性骨病——骨软化或佝偻病、纤维 囊性骨炎、骨硬化 ❖ 肾小管性骨病——骨软化或佝偻病
-
35
(一)肾小球性骨病(1)
【临床与病理】 ❖ 先天性:多囊肾、输尿管瓣膜、迷走血 管压迫输尿管——先天性下尿路梗阻伴 发肾盂输尿管返流 ❖ 后天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 肾结核及其他引起尿路梗阻的疾病
❖ 如精确判断骨量丢失程度宜采用骨矿定量 测量检查(QCT、DXA)
-
12
一、骨质疏松(6)
【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骨质软化 ②骨髓瘤 ③转移瘤
-
13
二、维生素D缺乏症(1)
(Vitamin D deficiency)
❖ 由于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缺乏,引 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基质缺乏钙 盐沉着,而引起的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
❖骨变形:如方颅、“O”和“X”形腿畸形
❖假性骨折(Looser 带)
CT:与X线平片表现相同
MRI:应用较少
-
19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图)
干骺端变化
串珠肋
-
20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图)
鱼椎变形
方颅
-
21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图)
骨变形(O形腿)
-
22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图):假性骨折
乏,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血液病等
❖ 局限性:废用、局部充血等
-
6
一、骨质疏松(3)
【临床与病理】 ❖ 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同时累及小梁骨
和皮质骨,表现为皮质变薄,小梁稀少、 变细 ❖ 临床症状轻微,严重者腰背痛、畸形和 病理骨折
-
7
一、骨质疏松(4)
【影像学表现】
X线:
❖ 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
-
36
(一)肾小球性骨病(2)
【临床与病理】
一般认为与磷潴留、VD代谢障碍、继发甲 旁亢及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 妨碍25羟维生素D—1,25双羟维生素D
❖ 肾小球对磷过滤减低—血磷增高,血钙降 低
❖ 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纤维囊
-
37
(一)肾小球性骨病(3)
【临床与病理】
❖ 全身症状有浮肿、尿少、血压增高、腹水和酸 中毒等
三、维生素C缺乏症(2)
【影像学表现】
X线:
❖ 普遍性骨质疏松
❖ 坏血病线、坏血病透亮带
❖ 骨刺征
❖ 骺板骨折变形
❖ 角征、环状骨骺
❖ 骨膜下出血
-
32
坏血病(图)
-
33
四、肾性骨病(1) (Renal Osteopathy)
❖ 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所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 酸碱平衡失调,维生素D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 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造成的骨骼损害
❖ 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骨髓腔和小梁间隙增宽
❖ 椎体常出现双凹变形或压缩性骨折
CT:表现同X线平片
MRI :骨髓T1和T2时间缩短
-
8
骨质疏松(图1)
-
9
骨质疏松(图2)
-
10
腰椎骨质疏松并压缩性骨折(图)
-
11
一、骨质疏松(5)
❖ 骨质疏松X线变化出现较晚,需丢失骨量30 %~50%才能显示阳性X线征
-
30
三、维生素C缺乏症(1) (vitamin C deficiency)
【临床与病理】
❖ 亦称坏血病(scurvy) , 主要由食物中维生素 C缺乏引起,也见于消化道吸收障碍
❖ 多见于8个月~2岁人工喂养小儿
❖ 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皮肤苍白,皮肤粘膜 出血、尿血、便血、血清碱性磷酸酶低下

-
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