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管的真情告白一个主管的真情告白《经理人月刊》撰文:何飞鹏/商业周刊创办人 2006/07因为不会当主管、不会管理,我害了自己、害了组织、害了公司,浪费了金钱,错过了青春与虚耗了时间!我花了14年才学会「主管学」,而且是完成后才知道他博大精深,专业分工细密。
但如果我「早知道」,其实一年也可有小成,二年早可以毕业,根本不需要走这一趟冤枉路。
~我工作27年,其中18年在创业,但是从工作满一年起,我就当了主管,从管几个人一直到管几十个人、到几百人。
可是我真正体会到我是一个主管,而且真的会当主管,是最近13年的事。
换句话說,我在错误中,做了14年的主管,这其中不知误了多少事?浪费了多少青春?走了多少冤枉路?所幸我的入门工作很特别,我是记者,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工作。
因此,当我第二年我就升上主管的职位时,我只要策划、指挥新闻采访,竞争激烈的媒体生态,每天进行的同业间新闻评比,自动让每一位记者全力以赴,主管所需要的管理:激勵、协调、训練等功能,记者自己会自动完成,完全不需要我这「主管」费心。
一直到我创业,才感觉困难重重,我不知道如何建立团队、不知道选人、不知道训練、不知道激勵、不知道协调沟通、不知道如何考评。
甚至我連骂人都不会,有一次我想教训、纠正一个部属,讲了半小时结束之后,这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他竟然以为我在夸奖他!我知道我的问题大了,我开始努力学习当主管,我也才知道部属不見得会自动,他们需要教育、训練、规范、激勵,而组织团队中隐藏着无數的问题,这都需要主管花功夫去完成。
我努力学了5年,在错误中我交了无數的学费,一点一滴我终于慢慢学会当主管,我才分清楚工作者与主管的差異,我创业的公司,也才从倒闭沈淪边缘,慢慢的浮上水面,逐渐好转。
事后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不会当主管、不会管理,我害了自己、害了组织、害了公司,浪费了金钱,错过了青春与虚耗了时间!第一错:自己努力做事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是自己努力做事,忘了让部属做事。
我是一个能干的人,当了主管之后,又误解了「身先士卒」的道理,老是身先士卒,继续努力自己做,我认为我的效率高,10件事,我作了5件,其它人只剩5件,大家应该都会感激我才对。
再加上有些事,别人确实不太会做,我又认为,与其交给他们做不好,我还要善后,不如我直接就做好。
就这样,我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事情还是做不好。
直到我想清楚,主管是让大家做事,以大家的成果为成果,我下决心,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自己动手,事情就改变了,我得到一个结論,也成为我教育新主管的帝王条款:叫别人做事,别自己做。
好主管是:喝茶看报,治大国如烹小鲜,集合众力完成工作。
第二错:认为所有人都自动自发我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我是个自爱的人,我最讨厌别人說我,我也因此假设别人会自动自发,做好所有的事,我不会骂人,也不想骂人,顶多只是迂回的暗示一下。
这就是前面笑话产生的原因,我下了决心,和部属谈他的问题,之后还說了许多肯定的话,怕他不舒服,但问题轻描淡写,结果他以为我在肯定他,而我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事实的真相是,有人自动自发,有人自律不佳,更有人想法不正确,需要导正规范。
我的友善,被部属认为是是非不明的「濫好人」。
好人做死,并心生怨怼,坏人心存侥幸,依然故我,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
当我顿悟之后,事情完全改观。
记得在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时,学到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皇恩」,我知道赏与罚都是主管重要的工具。
现在的我,要求规范部属,熟練到不行,从暗示轻轻說,到明示正经說,到生气重重說,无所不会。
第三错:不知也不会给激励我的第三个错误是不知也不会在口头上给激勵,这也和我「不喜别人說我」的性格有关,我对自己超有自信,不在乎别人的肯定。
问题是我也假设别人不需要多余的「口惠」,只要薪资上的评价公平就好。
有一次,一个能力很强的同事告诉我:我从來没有肯定他所做的事,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他值得肯定的事太多了,而我竟然从來没有开口过。
从此我知道,主管的金口有多重要,「爱他要說出來」,不只是有好事要肯定,就算只有进步,但仍然不够好,也要肯定,因为人是在被激勵中,才会快速学习成长,卡内基训練不就是以此为核心精神吗?第四错:忽视考核、讨厌考核我不喜欢被评价,尤其是当工作者老是被不公平对待,因此当上主管,我讨厌考核,也刻意忽视考核。
我相信兩眼所見,也尽可能对所有的工作者做正确的相对评价,问题是当忙于工作,我会忘了许多该做的事,尤其是当要管的人愈來愈多时(超过20人),其实你兩眼所見的评价已经开始失真,你会看不到许多默默不显眼的工作者,这时候一个客观的考核方法就是需要的。
不要自视聪明,聪明的人尤其看不到那些努力做事,但并不聪明的人的贡献。
第五错:不会当裁判好的主管事要让部属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因此团队和谐非常重要;而和谐相处的第一步,不是让内部不争不吵,而是制订好的规则,让争执可以被约束与导正,而主管就是这个执法者、是裁判。
我创业的过程中,通常是用较少人力,因此事情做不好,人力不足是最大借口,我很少想到是团队内部互动不佳所造成的绩效不彰。
又是其关键性的原因。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各打50大板是我过去常干的事,争执发生时,我总是希望和谐,对于错的人不忍苛责,对于对的人当然就不公平,结果当然是内部嫌隙频生,又怎能发挥良好的团队协调呢?明快处理、是非分明,是我现在的作风,该裁判吹哨子时,我绝不会迟疑!第六错:喜欢聪明人,团队同构型高我的同事都知道我讨厌三种人:「笨、懶、慢」,理論上这三种人在我的组织中,都不易存活,这也造成了我组织中的不平衡,团队成员的同构型高,生态不平衡。
事实上,高效率的团队应该是多元的组合,苦工有人做,聪明的方法也有人会用,而我期待大家都是聪明人,都行动迅速,结果是有些思虑周详,缓缓而來的人含恨而去,这是我犯的第六个错误。
第七错:爱护部属,忘了老板或许是同情弱者,在担任主管的歷程中,我一向站在员工部属这边,以他们的角色、立场自居,而忘了老板与组织的存在。
一旦老板与部属有利益冲突时,我通常捍卫员工的利益,尤其在创业初期,我甚至忘了我就是资方,只要不能给工作者更好的待遇,我就痛苦不堪,结果是,公司的营运负担更沈重。
这应也是大多數主管常犯的毛病,以工头自居,以工作者的利益为先,而忽视了组织的经营能力能否负担。
后來我做了调整,主管是「双方代表」,有时勞方,有时在资方。
在内心你要正确的选择,让上下的天平能保持平衡。
「工头」与「老板的走狗」都不是正确的位置。
第八错:知主管是专业,忘了虚心学习我当主管的错误当然还有很多,但最后一个错误我用「以为主管是良知良能,不知虚心学习」做总结。
其实主管是一项专业,他需要各种不同专业技能,他需要正确的态度,他负担事情的成与败,他影响到工作者的命运。
可是大多數的主管,竟然都是因一种专业技能而升官,或财务、或业务……,可是一旦升为主管,所有的困难都发生。
不幸的是,企业内缺乏主管养成训練,学院中也没有「主管学」,每一个人都是在摸索、尝试错误中完成学习。
我就花了14年才学会,而且是完成后才知道「主管学」的博大精深,专业分工细密。
但是,如果我「早知道」,其实一年也可以有小成,兩年早可以毕业,根本不需要走这一趟冤枉路。
管道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名叫柏波罗和布鲁诺的年轻人,他们是堂兄弟,雄心勃勃,住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子里。
两位年轻人是最好的朋友。
他们是大梦想者。
他们不停里谈着,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
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
他们想他们需要的只是机会。
一天,机会来了。
村里决定雇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水缸里去。
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
两个人都抓起两个水桶奔向河边。
一天结束后,他们把整镇上的水缸装满了。
村里的长辈按每桶水一分钱的价线付钱给他们。
”“我们的梦想实现了!”布鲁诺大喊着,“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们的好福气。
”但柏波罗不是非常确信。
他的背又酸又痛,提那重重的大桶的手也起了泡。
他害怕明天早上起来又要去工作。
他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将河里的水运到村里去。
“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往河边奔时,柏波罗说,“一天才几分钱的报酬,而要这样来回提水,干脆我们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进村里去吧。
”布鲁诺愣住了。
“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嚷嚷着,“柏波罗,我们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
一分钱一桶水的话,一天就是1元钱!我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
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母牛。
六个月后,我可以盖一间新房子。
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
我们一周只需工作五天,每年2周的有薪假期,我们这辈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弃你的管道吧!”但柏波罗不是容易气馁的人。
他耐心地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
柏波罗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来建造管道。
他知道,在岩石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
因为他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他的收入在。
开始的时候会降低。
而且他亦知道,要等1、2年,他的管道才开始产生可观的效益。
但柏波罗相信他的梦想终会实现。
于是他就去做了。
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开始嘲笑柏波罗,称他“管道人柏波罗”。
布鲁诺赚到比柏波罗多一倍的钱,·炫耀他新买的东西。
他买了一头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他新盖的两层楼旁。
他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乡村饭馆里吃可口的食物。
村民尊称他为布鲁诺先生。
当他坐在酒吧里,为人们买上几杯,而人们则为他所讲的笑话开怀大笑。
小小的行为等于巨大的结果当布鲁诺晚间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还在继续挖管道。
头几个月,柏波罗的努力并没有多大进展。
他工作很辛苦二—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和周末都在工作。
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明天梦想的实现是建造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
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挖,每次只是一英寸。
“一英寸、又一英寸成为一英尺,”他一边挥动凿子,打进岩石般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
一英寸变成一英尺,然后10…20…尺……100尺……”“短期的痛苦等于长期的回报,”每天完成工作后,筋疲力尽的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他简陋的小屋时,他这样提醒自己。
他通过设定和通过每天的目标来衡量工作成效。
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付出。
“目光盯在回报上,”每当他慢慢入睡,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笑声时,他一遍遍地重复这句话。
“目光盯在回报上。
”时来运转一天天、一月月过去了。
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完成了一半,这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罗把额外的时间用来建造管道。
完工的日期终于越来越近了。
在他休息的日候,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在费力地运水。
布鲁诺比以前更加驼背。
由于长期劳累,步伐也变慢了。
布鲁诺很生气,闷闷不乐,为他自己注定—辈子提桶而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