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学案
命题人:毕家红1课时时间:
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1、原因
(1)客观原因:成为雅典矛盾的焦点。
雅典贵族由于在改革中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对改革也有许多抱怨。
(2)主观原因:梭伦拒绝利用个人权威在雅典建立政治,决定放弃权力,离开雅典。
2、概况:梭伦离开雅典后,到埃及、、小亚细亚等地漫游,在外游历了10年。
二、雅典僭(jian)主政治的建立
1、背景: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出现了剧烈的动荡纷争。
(表现在:“”企图推翻___________,恢复___________;“”继续_______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___________的政府,消除纷争;“”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
2、建立:
______________年,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产政治.
3、措施:他并没有废除梭伦的改革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___________,提高平民的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1、进步意义
(1)经济意义:
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2)政治意义:
动摇了___________统治,___________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推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
③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历史局限——贵州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1)原因:梭伦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
因此梭伦在改革中主要扮演了“”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色彩。
(2)表现:
①梭伦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改革后,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1、梭伦之所以出走他乡,离开雅典,主要原因是()
A、梭伦建立僭主政治未获成功
B、梭伦想去外邦漫游
C、梭伦未能消除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D、梭伦改革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
①“解负令”的颁布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④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直接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所需公民群体形成的措施有()
①颁布“解负令”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④设立“四百人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5、梭伦改革后()
A、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B、平民比贵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权利减小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6、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①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②确立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
③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7、下列对梭伦改革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消除了氏族血缘关系的影响
B、公民享有的权利取决于他的出身
C、既有利于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又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D、使雅典政权从贵族转移到人民手中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
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2、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
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
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
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请回答:
(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的哪项改革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6分)
(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6分)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4分)
第一单元第3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B
7、C
二、材料题:
1、(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3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分)
(3)评价:
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
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雅典民主政治
开辟了道路。
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6分)
2、(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
典民主政治的建立(6分)
(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6分)
(3)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第一单元第3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B
7、C
二、材料题:
1、(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分)
(3)评价:
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
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雅典民主政
治开辟了道路。
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6分)
2、(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
典民主政治的建立(6分)
(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6分)
(3)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