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案例2011-05-10 10:47:4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
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教师只有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夯实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教师的投入的感情是不求回报的,但往往,教师付出一分爱,却可以得到学生十分的回报。
二、改变教师自身观念和形象。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其次,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需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是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就好比给学生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会加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记得我刚接任一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时,班里有这样一名学生(暂且称他为A同学吧),课堂上总是不能注意听讲,时常走神,不勤于动脑,不勤于动笔,补考的名单上也时常出现他的名字。
他个子高高,虽上课不积极,但是不扰乱课堂纪律,每次找谈话,态度很好,也能主动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主动性意识比较淡薄。
在历次谈话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利用一次补考的机会,强有力地改变了他学习历史的态度,事情是这样的:每次补考,学生们都会自觉地到办公室补考,连续有两次,A同学都没有出现,等到他再次出现的时候,我充满热情的对同学说:“哎呀,A,你总算来了,我天天盼着你过来啊,每次别人来补考的时候我都望穿秋水般,想‘A 怎么还不来呢’。
”A同学听到我说的话,立刻不好意思起来。
我趁机接着说:“咱俩握握手吧,庆祝你成功来这里补考。
”握完手,他脸上更是透露出羞涩的表情。
补考之后,成绩不错,我就借势鼓励了他,并希望他以后都能有这样的成绩。
就在他即将离开之时,转机出现了,他又转身回来对我说:“老师,考下个单元试题的时候,叫我到黑板上写吧。
”我一听,顿时欣喜万分, “,没有问题吗?”“没问题”,A同学回答到。
事实证明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到大吃一惊,我也因此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时鼓励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从此以后,A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彻底发生了改变。
通过这件事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学习观念,健康发展,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
四、师生间要民主平等地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不再一味地听从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同。
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理解你,信任你,才能更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
愿每一个教师都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
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真诚、平等、尊重、交流——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2011-05-17 10:14阅读(3453)评论(0)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
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谈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
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他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使他和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墙。
《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让学生具备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
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案例一:刚接所在的这个班级,还真的吃了不少的“醋”。
孩子们对原来的班主任有着深厚的情感,看见我特回避,一到课间和中午就一窝蜂的跑到原来老师所教的班级,教室乱的没人清扫,我没有生气,因为我觉得这些孩子重感情,这是多好的品质啊!等到了下午我在全班表扬了去看以前班主任的学生,我夸他们是重感情的好孩子,然后婉转的说明不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忘了。
以后,我主动安排学生定期去原来老师所教的年级,帮着做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水、清扫、办板报等。
在不经意间既联络了和以前班主任的情感,又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感恩。
慢慢地,孩子们对我的情感越来越深了,大事小情都爱聚在我身边说说,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再提要求,他们很乐意就接受了,我终于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二、教育是美的,美在机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对学生要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这种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的关系,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正是因为受“师道尊严”的影响,现在的部分教师把维护自己的威信,体现教师的权威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而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压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承认错误,致使学生口服心不服。
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了。
因此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时,我常常想起有句话:“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案例二:遭遇个性学生想想,我教过的所有学生中,小毕应是最有个性的了。
第一次和我发生冲突是因为他与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竟拿起凳子打人。
太暴力了!我严厉地训斥了他。
他竟指着我骂骂咧咧后,转头就跑了。
我被气的差点晕过去,可是还是匆匆追上去,怕他冲动有什么闪失。
跟着他跑回家后,我压住火,和他平心静气地交谈起来。
通过了解我知道他原来是三代独传的独子,两家老人非常溺爱他,从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爸爸的教育方法又很暴躁,总打他,木棍就打断了好几根。
在这种溺爱和暴力中长大他幼小的心灵有些扭曲了,和同学一有矛盾就控制不住自己要打人。
了解情况以后,再遇到他犯错误时,我都不当众批评他,等到他冷静了在找他谈心。
并和他爸爸约定,再也不使用暴力来教育他。
我在平日时时注意发现他的优点:爱集体,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作业总是按时完成并书写工整……总是在全班表扬他。
渐渐地,他越来越懂事了。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同学将他的笔碰掉了并一脚踩了上去,我的心提到嗓子眼,这在以前他应该早就揪住别人打一架了,可没想到他拣起已被踩碎的笔,自我解嘲似的摇摇头,没说一句话,把笔扔进座位。
一抬头看见我欣喜的目光注视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已经感动地热泪盈眶了……有的学生就这样,你跟他来硬的,他的犟牛脾气也会越来越牛。
灵活运用教育手段(如冷处理)让他消除对抗情绪,改善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祈祷很好的作用。
如果我是以强压的手段对待这个学生,那只会引起他的反感。
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败。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要求教师蹲下来跟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你跟他是一样的,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
很多教师都知道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然而他们的平等是对每一个学生而言,还没考虑自己本人与学生之间是否平等。
从日常教育可以看出,教师们习惯于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总是说:“你的缺点是:……”但老师就是从没找过自己的缺点,这就是不平等的表现。
而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不怕学生找到我的缺点,让学生明白老师与他们之间是一样的,可以互相提意见,感受平等的关系。
案例三:老师的缺点班长拿来我出的英语题,下面是他爸爸解题的详细步骤,来证明我的解题方法有一步错误,我暗自埋怨自己没好好审题,我也完全可以当这件事没发生过,反正也是我补充的内容。
可我不能这么做。
我想出了一种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写了一个回条给那位热心的家长,感谢他认真的态度,并将另一种解法和他探讨,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孩子的学习。
随即我在全班为我的错误解法道歉,并表扬了班长,非常感谢他家长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
借机告诉孩子老师也有缺点,也不是全都正确。
缺点人人都会有,不要怕学生找到老师的缺点,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同时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过来,对教师而言是一种促进作用。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中再不能执着于以往的“师道尊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时转换角色。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案例2010-06-24 18:50:1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现在的老师往往有一种感觉: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
这也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
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
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生觉得老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教师要想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
教学上,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个别辅导、教育,促使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
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以自己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学生自然会看出来“老师多么认真地工作,这都是为了我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