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季养生四大饮食宝典(水产类)

夏季养生四大饮食宝典(水产类)

夏季菜水产类青椒炒鳝鱼丝原料主料:黄鳝净肉200克辅料:青椒40克调料:精盐3克,味精1克,绍酒10克,姜汁酒10克,白糖0.5克,胡椒粉0.1克,香油0.1克,蒜茸1克,姜丝1克,老抽2克,湿淀粉10克,食用油30克操作程序1.将鳝鱼肉切成6厘米长的丝,并用姜汁、酒腌,青椒去蒂、籽,切丝。

2.锅中放油少许烧热,将青椒丝放入,加少许盐,煸炒至断生刚熟倒入漏勺。

3.锅中油烧至五成热,将鳝鱼丝拉油至断生刚熟,倒人笊篱。

4.锅中留余油少许,下蒜茸、姜丝、青椒丝、鳝鱼丝、绍酒、加盐、味精、白糖、老抽、胡椒粉炒匀,用湿淀粉勾芡,淋香油,包尾油,出锅装盘即成。

操作要点提示1.选用活鳝,死鳝不能食用。

2.冲洗鳝鱼次数不要多,应一次到位;鳝丝尽量用手撕为好。

3.鳝鱼丝拉油时油温取中,划开即可。

变化应用此菜辅料青椒换成红绿尖椒,更适合喜欢辣口味的人群食用。

营养价值鳝鱼的营养素很高,每百克鳝肉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27毫克,磷53毫克,铁4.6毫克。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B,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青椒营养价值高,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具有促进消化,加速脂肪代谢等功效。

保健功效中医认为,鳝鱼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

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调理功效。

西兰花生鱼条原料主料:生鱼200克辅料:西兰花300克调料:精盐3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香油O.5克,湿淀粉25克,生~,a50克,姜花、葱段各5克,上汤50克操作程序1.生鱼去皮、去骨,改成8厘米长、5厘米宽的块。

西兰花洗净,改刀切成小块放在备盘中,备用。

2.将西兰花用油盐水焯过并炒熟,用湿淀粉勾芡,码在盘中。

3.将生鱼块用精盐水拌匀,拉油至八成熟,倒入笊篱。

4.锅中留油少许,上火烧热,下入生鱼块,加精盐、味精、胡椒粉翻炒均匀,然后湿淀粉勾芡,淋香油,盛在码好的西兰花上即成。

操作要点提示1.生鱼去骨刺、鱼皮,肉色保持洁白。

拉油的油温要适当低一些,一定要把鱼肉块划熟。

2.两次勾芡,掌握好调料的用量,味道要一致,要勾薄芡。

变化应用辅料西兰花可以任意替换成其他一种绿色蔬菜,只要色泽和主料有反差,起到色泽映衬,另外也要考虑到维生素、营养成分的互补。

营养价值生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铁、磷、钙等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其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最适合人体需要,是人类摄入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西兰花的钙含量可与牛奶相媲美,矿物质成分也比其他蔬菜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

叠锄西兰花中丰富的钙质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症、骨质疏松以及糖尿病等的发病几率。

西兰花还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物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能够防止胆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因而减少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

蒜茸斑节虾原料主料:鲜活斑节虾300克辅料:大蒜茸50克调料:生油50克,精盐1克,味精0.5克,干淀粉5克操作程序1.大蒜去皮,拍碎,制成蒜茸。

虾开背,去掉沙线。

2.将蒜茸用盐、味精、干淀粉拌匀,最后加入生油再拌匀,并酿入虾背内,码在笼内,用猛火蒸熟,取出即成。

操作要点提示1.选取用鲜活虾。

2.开锅蒸虾,蒸的时间在3—4分钟即可。

3.在烹制虾的过程中,可加入少许柠檬汁,这样可去除腥味,使虾的味道极鲜美。

4.大蒜制茸之前,要去净大蒜外的表皮,可先将大蒜掰成瓣,放人温水中浸泡3—5分钟,捞出后用手一揉,皮即可脱,或者将蒜瓣放在菜板上,用刀拍—下,蒜瓣破裂,蒜皮轻而易举就可剥去。

变化应用虾上笼蒸熟后可以蘸作料食用,如:极汁,千岛汁,辣酱油,番茄沙司,也可以蘸芥茉汁食用。

营养价值虾肉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同时含有丰富的牛磺酸,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虾肉中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氨基酸种类也很齐全,是营养均衡的蛋白质来源。

大蒜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

保健功效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中含硒较多,对人体中胰岛素的合成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于减轻病情。

此外,由于大蒜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因此常食大蒜还能够延缓衰老。

香荔百花球原料主料:鲜荔枝750克辅料:虾胶250,蛋清8克,青瓜厚片500克调料:精盐2克,味精1克,香油少许,上汤50克,干淀粉少许,湿淀粉5克,食用油25克操作程序1.将荔枝去壳,去核,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在荔枝内侧涂上干淀粉,酿入虾胶。

2.将酿好的荔枝放在青瓜片上,入笼用旺火蒸熟,取出。

3.锅上火,加汤、盐、味精、香油,用湿淀粉打芡,加入蛋清,包尾油,浇在蒸熟的荔枝上即可。

操作要点提示1.青瓜横刀切成片,去掉籽,掏成一个圆圈。

2.鲜荔枝去皮,用刀从一侧划一个口,挤出核,从开口处酿入虾胶。

3.鲜荔枝肉蘸上干淀粉,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4.蒸制时间:开锅2—3分钟即可。

变化应用底托可用黄瓜,丝瓜,苦瓜,还可用芋头,土豆,山药,可以用清汁,如蒜油、花椒油,按食者的口味均可。

为美观,可;肾青瓜换成贝壳。

营养价值荔枝肉质脆嫩,清甜可口,而且营养较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毛细血管的血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的功能。

此外,荔权还有缓解失眠的作用。

中医认为,荔枝性凉。

烤鸭拌三鲜原料主料:烤鸭的鸭脯肉250克辅料:冬笋、黄瓜各100克,胡萝卜100克调料:味精3克,酱油5克,醋10克,香油15克操作程序1.将烤鸭的鸭脯肉切成0.3厘米粗细的条。

2.冬笋、黄瓜、胡萝卜均切成细丝,分别用开水焯后捞出,晾凉、和匀,装入盘内,然后将鸭脯肉码在上面。

3.酱油、香油、味精、醋共同放入碗内,搅拌均匀,食用时浇在鸭胸脯肉上,即可食用。

操作要点提示1.生熟刀具要分开,注意个人卫生和厨餐具的卫生。

2.鸭肉丝也可用手撕成,但要均匀。

三种辅料切丝时,要粗细、长度一致。

食用时再拌制,否则会出汤。

变化应用此菜中可以增加花生仁碎末或熟芝麻,味道不但更加鲜香,而且还增加菜式中的亚油酸的含量。

另外,辅料可以变成腐竹丝、海带丝、水发细粉丝等,以调剂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比例。

营养价值本菜营养素含量含蛋白质47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17克,总热量51千卡。

鸭肉补气健脾,鲜美可口。

胡萝卜健脾补虚,消食。

黄瓜清热止渴,利水,解毒。

冬笋清热化痰,润肠。

此菜式作为宴客菜式中的下酒菜最宜,也是夏季中最佳荤式凉菜。

椒盐鱼条原料主料:鲈鱼一条(约400克)辅料:鸡蛋一个调料:花椒末3克,精盐4克,味精2克,葱末3克,干淀粉25克,胡椒粉3克,食用油500克操作程序1.将鲈鱼去鳞、鳃、内脏,洗涤干净,从尾部下刀平批至头部(背向内,腹向外),将头切去,再将另一半鱼从头部片至尾部,取下两片鱼肉,再用刀将鱼皮铲去,去腹骨,将净鱼肉用刀切成手指粗细、5厘米长的条。

2.锅放灶上,小火将花椒末与盐炒香,做成椒盐粉。

3.将切好的鱼条用盐、味精、胡椒粉、葱末腌渍1 0分钟;鸡蛋取蛋清,加入干淀粉调至稠,淋入少许食用油,即成软炸糊。

4.锅放灶上,放半锅油,烧至锅内油翻动加快时,将鱼条逐一拖糊下锅炸,至淡黄色捞出,再等油温升起,复炸至金黄色,撒上花椒盐即可食用。

操作要点提示1.此莱所用的鲈鱼,并非松江的四鳃鲈,而是形似鲷鱼,南方人多叫其“鲈鱼”。

如市场上无此种鱼,可以选用无小刺的鳜鱼、黑鱼、黄鱼等替代。

2.调软炸糊时,只用蛋清加干淀粉,调至稠厚,而不要加水,这样炸出的鱼条空而大,很是好看。

3.椒盐一定要按1:3的比例配制,同时要炒香,这样才风味独佳。

4.炸鱼条时,鱼条挂糊要均匀,下锅要迅速。

蚝油煎鱼块原料主料:黑鱼一条(约500克)辅料:鸡蛋2个,面粉40克,干淀粉20克调料:蚝油25克,食用油50克,精盐3克,味精2克,湿淀粉20克操作程序1.将黑鱼用刀敲晕,去其鳞、鳃、内脏,洗涤干净,从尾部下刀片至头部,取下半片肉依此方法再取下另半片肉,批去腹刺,用刀切成长方块,放入碗内加盐、味精略腌。

2.将腌好的鱼块与蛋清、面粉拌和,逐一裹上干淀粉待用。

3.锅放灶上,放小勺油,烧至起烟,将鱼块逐一排入锅中,煎至单面淡黄后,翻身,再煎另一面至淡黄色,取出装盘。

4.锅再放灶上,加小勺油,放蚝油、水、盐、味精,调成卤汁,淋入湿淀粉使卤汁变稠,浇于鱼块上即成。

操作要点提示1.黑鱼头上的鳞需去除干净。

2.煎鱼块前,应先烧热锅,然后加入冷油,以防粘锅。

3.如果原料煎不熟,可加少量水,盖上锅盖,略焖片刻即成。

营养价值黑鱼又称“乌鳢鱼”、“七星鱼”、“乌鱼”,其肉紧而无小刺,适于炒、煎、炸、炖汤,其营养丰富,风味尤佳。

黑鱼味甘寒,有补脾利水、祛瘀生新、清热祛风的功效,其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钙、磷、铁与多种维生素。

醋熘鳜鱼原料主料:鳜鱼一条(约重1000克)辅料:韭黄段100克调料:葱10克,姜10克,蒜瓣20克,绍酒50克,醋75克,酱油75克,白糖100克,水淀粉60克,芝麻油50克,花生油1000克(约耗250克)操作程序1.将鳜鱼去鳞、鳃,再从口部取出内脏,洗净。

然后在针身两面剞成牡丹花刀。

再用线扎紧鱼嘴,用刀将鱼头,鱼身拍松。

2.炒锅上火,倒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时,用左手提针尾,使鱼肉下挂成“牡丹花瓣”形。

然后在其表面均匀地挂上一层淀粉糊,接着右手抓住鱼头,轻轻的将鱼放入油锅内,初炸至呈淡黄色时捞起,解去鱼嘴上的线,略凉后再将鱼放入七成热的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起。

稍凉后,再放入八成熟的锅内炸至焦黄色,待鱼身浮上面,出锅装盘,用干净的布将鱼揿松。

3.在鳜鱼炸制的同时,另用炒锅上火,舀入花生油1 00克烧热,放入葱姜炸香,加酱油、绍酒、白糖和清水500克,烧后用水淀粉勾芡,再淋入芝麻油,将醋、韭黄段、熟花生油50克,制成糖醋卤汁。

4.在制卤的同时,另用炒锅上火,烧至锅底灼热时,舀入食用油100克,及时将卤汁浇在鱼身上。

此时发出“吱吱”的响声,然后再用竹筷将鱼拆松,使卤汁充分地渗透到鱼肉内部即可。

操作要点提示此菜要掌握好炸鱼时的油温及炸制时间的长短,保持外脆里嫩,其次是要两锅并用,在炸鱼的同时要制好卤汁,这样才能保持卤汁浇在鱼身上能发出“吱吱”的响声。

营养价值鳜鱼,又称水底羊、桂花鱼、季花鱼,是“四大淡水名鱼”之一。

肉多刺少,肉质洁白细嫩,熟制后呈“蒜瓣”状。

中国自古食用鳜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其头似羊,羊肉少骨,名水底羊”。

唐人张志在((渔父》词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为传世名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