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公司XXXXX项目经理部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XXXX年XX月XX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工程概况 (1)3.1后亭车站 (1)3.2 后松区间 (1)3.3 松岗出入线 (1)4.职业健康工作计划 (2)4.1 职业健康目标 (2)4.2 防治方针 (2)4.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4 主要岗位职责 (3)4.4.1 项目经理 (3)4.3.2 常务副经理 (4)4.3.3 党工委书记 (4)4.4.4 安全总监 (4)4.4.5 工程部的职责 (5)4.4.6 安质部的职责 (5)4.4.7 物资部职责 (6)4.4.8 办公室职责 (6)4.4.9 机电部职责 (6)5.职业病危害种类 (7)6.职业健康防治方法措施 (9)6.1 职业健康管理方法 (9)6.2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9)6.3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9)6.4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9)6.5 防治、防护措施 (19)6.5.1.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9)6.5.2. 工作人员防护措施 (20)6.6 安全检查措施 (24)7.职业病申报程序及办理要求 (25)1.编制依据(1)《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经贸安全[2000]189)(3)《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4)《职业健康安全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2.适用范围本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电气焊、管片防水作业、切割加工作业、油漆作业、区间盾构推进等作业的施工人员。
3.工程概况XXXXXXXXXXX3.1 XXX站XXXXXXXXXX3.2 XXXX间XXXXXXXX3.3 XXXXXXXXXXXXXXXXX4.职业健康工作计划4.1 职业健康目标(1)从业人员上岗职业健康体检率100%。
(2)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
(3)从业人员健康普及率100%。
(4)无职业病发生。
4.2 防治方针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4.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职业健康管理组织结构图4.4 主要岗位职责4.4.1 项目经理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项目部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主动听取职工对本项目部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亲自参加项目部内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6.对本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4.3.2 常务副经理1、协助项目经理抓好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工作。
2、项目经理不在工地时,履行项目经理在职业健康方面的一切职责。
4.3.3 党工委书记1、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活动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并协助项目经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各项职业健康的规定,积极支持和指导职能部门的工作。
2、负责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职业健康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及时掌握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态,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消除消极因素。
3、组织广大党、团员在施工现场开展各项活动,宣传在职业健康方面的先进典型。
4、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护活动宣传工作,教育干部克服官僚主义、短期行为和拼人力、拼设备的行为。
4.4.4 安全总监1、组织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直接领导本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4、组织对全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5、经常检查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6、经常听取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7、对项目部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4.4.5 工程部的职责1、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本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4.4.6 安质部的职责1、协助领导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4、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6、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7、负责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4.4.7 物资部职责1、负责购置合格的安全保护用品,进行发放并登记发放台帐。
2、对已废弃的保护用品进行回收,统一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3、负责对过期,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劳保用品进行更换。
4.4.8 办公室职责1、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2、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3、为工人生活区及时配备必须的生活设备,保障良好的生活条件。
4.4.9 机电部职责1、负责对机械设备和生活设施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安全使用。
2、对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合理布置和经常性的排查,防止电器短路导致事故的发生。
5.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部的职业危害为以下几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水泥等材料的搬运使用、联络通道开挖、喷射混凝土作业、土方运输、材料的切割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有毒有害气体危害:在盾构区间推进以及喷锚法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各类机械运行产生的废烟废气以及土体内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无法及时排出,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导致有毒有害气体集聚。
(1) 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3) 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
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溶剂的危害:工程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管片防水涂料作业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和光辐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6.职业健康防治方法措施6.1 职业健康管理方法1、上岗前对从事粉尘、噪声、二氧化硫作业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为以下几点。
粉尘作业: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
噪声作业: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
二氧化硫作业:内科常规检查,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
在岗期间每年对上述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受检者本人并安排进一步诊治,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妥善保存。
发现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2、对于容易患职业病岗位,在工人离岗前对其进行相关职业病检查。
3、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隧道施工设置具备固定式有害气体检测仪,手握式有害气体检测仪,噪声检测仪,由专门安全员分别对隧道中粉尘、CO、CH4、噪声每3~6月监测一次,或根据施工情况适时监测,并如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