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奥斯汀代表作
奥斯汀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小说: 处女作: 《理智与情感》 其他作品:《傲慢与偏见》 《曼斯菲尔德花园》 《艾玛》 《诺桑觉寺》 《劝导》
创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是简· 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 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 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 汤玛· 卡士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使 得他们十分失望。后来,她重写了《最初的印象》 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出版。
阅读启示
在故事的开始,伊莉莎白与达西在舞会上相遇时,因 达西傲慢的话语得罪了她,她又听取了别人对达西的中伤 而对达西心存偏见。但在日渐相处的了解当中,伊丽莎白 消除了误会,并发现达西心地善良、品德高贵,改变了对 他的看法。 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都 很容易被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所驱使,因而对别人下不正确 的注解,进而造成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 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不可改变,我们应该 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中心思想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 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 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 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 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 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 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分客观实际的。她 启示我们,性格在爱情与婚姻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元素, 两个人若是能够实现性格的互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无 疑是爱情与婚姻的催化剂,能够建立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另一方面,婚姻也必须以爱情与物质为基础,没有物质基础 的婚姻是难以保障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时也是没有任何意 义的。
《傲慢与偏见》故事简介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舅母来到达西的庄园, 与他再次相遇。她发现达西变了,不仅对人彬彬有礼,在 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非常爱护。她对他的偏 见消除了。与此同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妹妹丽迪亚 与身负赌债的魏克翰私奔了。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 堪,但达西得知消息以后,不仅替魏克翰还清赌债,还给 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丽迪亚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 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都化为了真诚的爱。 经过一番周 折,达西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地 再次向她求婚,最终,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产生误会的有 情人终成眷属。
《傲慢与偏见》
读书报告
作者:简· 奥斯汀
作者简介
简· 奥斯汀生于英国的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 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了良好的 家庭教育,她的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由于她居住在 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 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 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 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 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 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 家。
感谢您的聆听!
《傲慢与偏见》故事简介
此后的一天,魏克翰告诉伊丽莎白,达西的父亲曾 给他一大笔财产,却被达西吞没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 西更加反感了。此后,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做 客,又见到了达西。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 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伊丽莎白坚决地 拒绝了。这一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认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 恶果,他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 解释:他承认格莱的不辞而别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满 班纳特太太的轻浮和粗鄙;魏克翰说的却全是谎言,事实 是魏克翰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 妹私奔。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既对错怪达西感到内 疚,又为母亲的行为感到羞愧。与此同时,她也逐渐改变 了对达西的看法。
(奥斯汀的头像曾被印在英镑上)
(书籍封面)
《傲慢与偏见》故事简介
小乡绅班纳特家中有五个待嫁的千金,班纳特太太 整天操心为女儿物色如意郎君。恰巧,此时新来的邻居 格莱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的目标。 在一次舞会上,格莱先生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吉英一见 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参加舞会的还有格莱 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但他非常骄傲, 认为在场的姑娘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也包括伊丽 莎白。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 家伙。然而不久,达西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 上请她同舞,却遭到拒绝,令达西狼狈不堪。而达西也 开始反感班纳特太太及其小女儿丽迪亚的粗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