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KMPlayer播放最普通的高清视频

使用KMPlayer播放最普通的高清视频

使用KMPlayer播放最普通的高清视频KMPlayer是从linux平台移植过来的一款高效能视频播放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各种扩展插件支持不同的视频格式。

KMPlayer下载KMPlayer安装完成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基本设置,可能会存在差异,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一:在解码器使用选项里面,设置成总是使用(强烈推荐)设置成总是使用步骤二:取消所有默认的内置解码器,使用我们自定义解码器。

步骤三:搜索添加外部解码器,并针对不同格式进行设置。

步骤四:搜索并添加分离器,并根据不同格式进行设置。

根据以上设置完成后,对于普通的高清视频就可以正常播放了,如果发现部分视频无法正常播放的,可以根据该视频格式选择不同的解码器或者分离器进行尝试。

这里强调下高清视频对PC的一些简单要求,其实,对于普通的高清视频,现流行的电脑都可以轻松应付,比如笔者使用的COMPAQ 3169AU笔记本,配置并不是非常高端,不过观看普通的高清视频绰绰有余,大家购买PC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追求最高配置,只要结合自己的使用情况,有选择性的购买即可。

普通高清视频对电脑配置要求不是很高打开H264硬件加速KMPlayer初始安装后,播放H264视频时,使用的外部视频解码器为系统默认的解码器,这样,我们就无法正确开启硬件加速功能。

想要打开硬件加速功能,需要对软件进行行下相关设置。

H264默认设置这时,我们选择搜索外部解码器按钮,然后在弹出的界面先选择搜索并添加按钮,这样,系统安装的外部解码器就自动添加进来了。

搜索并添加外部解码器完成后,返回外部视频解码器设置页面,选择H264的视频解码器为直接使用PowerDVD的H.264解码器就可以直接开启硬件加速。

开启H264硬件加速打开VC-1影片硬解打开VC-1硬解需要安装较新版本的KMPlayer和微软的WMP11播放器,由于KMPlayer无法直接对WMVideo解码器进行设置,我们可以通过WMV PowerToy这个软件对WMVideo解码器进行设置。

使用WMV PowerToy打开VC-1影片硬解打开WMV PowerToy软件,按图设置好后,点击“应用”按钮。

在KMPlayer的自定义滤镜管理器里面进行设置,添加已注册的滤镜WMVideo Decoder DMO,并在优先级设置里面选择强制使用。

WMVideo Decoder DMO设置MPEG2影片硬解开启MPEG2影片硬件加速,很多显卡都支持这个功能,只要你的显卡符合DXVA标准即可。

MPEG2的硬解不管是NVIDIA的显卡还是ATI或者是INTEL的显卡,都需要调用NVIDIA Video Decoder。

如以上设置,完成后即可打开MPEG2影片的硬件加速功能,硬件加速被正常使用后,右下角任务栏会出现NV显卡的标志,如下图。

打开硬件加速后,可以很好的减少电脑的CPU使用,建议大家使用。

用KMPlayer看高清HD影片的最优设置方案核心提示:来自韩国的影音全能播放器,与Mplayer一样从linux平台移植而来的Kmplayer(简称KMP)几乎可以播放您系统上所有的影音文件。

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不要加任何分离器。

Haali勾选“连接到MKV文件”和“连接到MP4文件”。

看VC1 Remux就让Haali“连接到Mpeg2 TS”,用完取消勾选。

AVI选KMP AVISourceFilter,MKV选Gabest MatroskaSource,WMV自动选择。

Mpeg1,Mpeg2 PS,Mpeg2TS分别选Nero,Nero,Gabest。

如果看演示片,就把Mpeg2 TS分离器也改成Nero。

如果看1080P高码H264,就把Mpeg2 TS分离器改成Elecard,CPU很强就用Nero或Haali,CPU实在不够用就选PDVD7。

解码器方面: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只应有CoreAVC和Sonic Audio两个解码器,分别设为强制和不使用。

看1080P高码H264时要把前者的强制取消。

任何片子只要含有EAC3音轨(Remux或HDre),就要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强制使用Sonic CineMaster Audio”。

下面是详细讨论,是新手进阶需要学习的内容:先啰嗦一段:分离和解码不同。

分离由文件的封装格式决定,如AVI,MKV,WMV,TS,TP。

TS,TP,WMV是HD的封装格式,相应的视频编码是(H264/MPEG2/WMV-HD),AVI,MKV是多数HDre的封装格式,相应的视频编码是(H264,Xvid)。

分离器本身的效率简单表现在拖放速度上,它和视频音频解码器有配合优劣问题,但是工作效果和普通/极速模式,覆盖/VMR渲染器完全无关。

所以选择分离器的时候不要考虑模式和渲染器。

先说AVI和MKV。

首先保证没有把Haali放到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

这样,AVI和MKV分离器各自就只由两个小勾决定,并且达到最优效果。

AVI和MKV完全不受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的“首选,00800000,强制使用,设为源滤镜”的影响,也不可能使用Nero,Elecard或PDVD7分离器。

*.AVI:AVI分离器由“滤镜控制”“源滤镜”决定,常规选项卡最下方“普通AVI”有四个选择项,分别为系统默认(AVI Splitter),Gabest AVI分离器(Gabest AVI Splitter),KMP AVI源滤镜(KMP AVI Source Filter),KMP内部AVI分离器(KMP AVI reader)。

括号里是播放时能看到的分离器名字。

此外,如果在“其它”选项卡中选择“用Haali分离器连接AVI(如果安装了Haali 分离器)”,则无视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肯定会用Haali分离AVI。

只要“源滤镜”“其它”选项卡中开启“连接到某类型文件”,KMP就一定会用Haali分离这种文件。

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把Haali设为源滤镜等效于开启五个“连接到……文件”选项。

建议:常规选项卡的四个选项中用KMP内部源滤镜(KMP AVI Source Filter),并打开“在后台打开文件”选项,这个分离器拖放速度非常快,延迟小于人的反应时间。

而损坏的AVI文件sdxy建议用Gabest AVI Splitter分离。

Haali的拖放速度慢于KMP AVI Source Filter。

此外,如果是H264编码,就会自动调用PowerDVD的H264解码器(如果安装了的话)。

AVI+Haali+Cyberlink这个组合不好,会导致色斑,波纹,画面不连贯等。

如果用Haali作为AVI分离器,要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强制使用CoreAVC。

此时建议常规选项卡中也设置为KMP AVI Source Filter。

这样如果Haali出问题,只要关闭“用Haali连接AVI”,就轻松转换成用Source Filter。

进入“滤镜控制”“分离器”常规选项卡,“Matroska分离器”的三个选项分别为Gabest MKV分离器(Gabest Matroska Source),KMP内部MKV分离器(KMP MKV reader),系统默认(安装了Haali后,系统默认是Haali)。

此外,如果在“滤镜控制”“源滤镜”“其它”选项卡中打开“用Haali分离器连接MKV”,则无视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必定用Haali分离MKV。

三种分离器拖放都很快,稍慢于人类的反应速度,对多音轨支持也很好。

如果用Haali分离MKV,DTS音频解码器一定要选Intervideo或AC3filter。

否则解含DTS音轨的MKV必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不连贯,无声或速度过快。

KMP内部MKV分离器有相同问题。

Windvd的音频解码器和Haali结合解MKV非常完美,特别是多音轨。

建议常规选项卡中选Gabest MKV分离器(Gabest Matroska Source),并开启“用Haali连接MKV”,“音频解码”的“DTS音频解码”中选Windvd的音频解码器。

这是MKV最完美的分离方案。

万一播放出现异常,关闭“用Haali连接MKV”,改用Gabest Matroska Source。

对于AVI和MKV,系统中其它所有分离器无效。

*.WMV(又称ASF):在“源滤镜”的Windows Media选项卡中选择,一旦此处选定,系统其它设置都不会改变所用的分离器。

推荐“自动选择”。

五个选项中:Windows Media源滤镜无法运行。

KMP内部ASF分离器,进度条显示有问题。

KMP内部的ASF读取器/源滤镜,“自动选择”时的默认选择。

拖放速度非常快,但有些文件靠近末尾处可能无法拖放,总时间计算错误。

新的WM ASF读取器(WM ASF Reader)拖放正常,但速度较慢,打开某些文件太慢。

“系统默认”和WM ASF Reader没有明显区别。

*.TS:对于MPEG2,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Gabest Mpeg2 Splitter。

字幕校准都以它为准,也只有Gabest才支持TS中的DTS音轨。

对于H264,按CPU档次从高到低首选Nero/Haali(双核),Elecard(大多数用户),PDVD7(低配置)。

先说设置,再评判各个分离器的优劣。

TS分离器有两种设置风格:最好在“分离器”的常规选项卡的“Mpeg2(TS)分离器”中设置,非常可靠,立竿见影。

当然,前提是“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没有分离器打开“强制使用”,也没有源滤镜(只有两个,Mpeg Source和Haali)在此处“设为源滤镜”。

“设为源滤镜”生效后相当于“强制连接到各种类型文件”。

如果安装了Elecard或Moonlight,此处多个分离器中的“系统默认”就是Elecard 或Moonlight。

建议使用这种风格的不要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添加任何分离器。

另一种设置风格是使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的强制使用功能,各个分离器“强制使用”后优先级就高于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

如果只有一个为“强制使用”,KMP就肯定会选择它。

如果有多个开启“强制使用”,则按优先级值和位置竞争KMP的恩宠。

一般排第一位的“强制使用”的分离器就是最终使用的分离器,但是也可能优先使用Elecard,因为它是“系统默认”。

这里还是不要忘了那个大前提:没有源滤镜在此处“设为源滤镜”。

这种风格用熟了也不错。

评判:MPEG2的TS,使用Nero或Gabest,Elecard较好。

Nero流畅程度高,拖放快,而Gabest,Elecard稳定。

也可尝试一下Haali。

H264的TS:只讨论使用Cyberlink H264解码器的情况。

模式:要在高速/急速模式下才能打开硬解(建议高速模式,保留3D音效)。

渲染器:A卡用覆盖合成器,N卡用VMR9 renderless/Overla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