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的感悟
发表时间:2009-05-06T17:09:27.890Z 来源:《小学生(教学实践)》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黎力
[导读] 只要用心,狠抓训练,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小学足球训练与出成绩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是一名从事小学足球训练工作已经8年的小学体育教师。
在这8年当中,经历了失败与成功,有收获,有积累,也有一些经验。
我把小学这个阶段足球训练自己的一些感悟,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也希望能对刚开始从事学校足球工作的年轻同行们有些帮助。
1 足球训练的摸索
记得2000年刚参加工作时,我接到学校领导的任务,要求我把学校的“足球”这一个几十年的传统项目要重新搞起来(当时我们学校的足球项目基本已经垮掉了)。
这个任务很重,因为铁三小的足球项目在20世纪70、80年代是很辉煌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下破路,直到2000年,全校参加足球训练的人数不到20人,比赛基本没参加了,就算参加了也是小组赛便被淘汰。
而我,一个刚从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刚开始,我想的很简单,因为我从6岁就开始踢球,参加了无数的比赛,取得了太多的奖项,在专业队也踢过一段时间,认为只要认真,就可以踢好足球。
但是我错了,现在不是我自己踢球,而是要教那些只有7、8岁的孩子踢球。
经过了
一段时间的训练,球队的孩子在足球技术方面提高效果甚微,没有起色。
我感到茫然了,不知该怎样组织训练才能有效果。
于是,我开始回忆以前我的教练是怎样教我的,开始看一些老教练的训练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球队从组织到训练效果有了好转。
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两年,在参加市、区的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始终在5到8名徘徊,不能冲到前三名。
这使我必须要有一些思考,因为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训练当中缺少一些东西。
2 小学足球训练的三个阶段
经过8个年头摸索,现在沙湾路小学(原铁三小)的足球项目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
由于比赛成绩突出,亚足联给我们学校足球授牌,加入阿迪达斯绿茵计划,每年都在为市足协输送运动员,学校踢球学生超过100人,学校各项足球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学校足球队按年龄段分为三个梯队。
我认为,从训练与提高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一线球队,而是我们的二线球队。
小学足球训练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踢球的孩子多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从训练角度来说不易太难,要从提高兴趣入手,这是很重要的。
要让孩子从足球中体会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足球兴趣班。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认为应该是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组成。
也是学校足球训练的重中之重。
是球员各项技能及意识的全面提升阶段。
训练内容应更具专项性。
第三阶段:主要由六年级学生组成,训练内容主要侧重于简单的战术训练及模拟比赛情景的训练进行。
学校足球的成绩也由本阶段学生取得。
3 下面我就最重要的第二阶段训练谈一下自己在训练当中的一些感悟
第二阶段球员训练的几大元素。
3.1 纪律:教练员首先要告诉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足球队是一个纪律团队。
所有队员在训练、比赛时要无条件服从教练员的要求。
当然,教练员在提要求时也应该把细节抓到位。
我是这样做的,例如集合时要求球员必须跑步集合,不能慢走浪费时间;训练时间观念,迟到不等;外出比赛时随身衣物、书包摆放整齐;训练时装备要准备好,足球鞋短裤应穿好等等等等。
教练在提出要求后要自始至终要求球员遵守,有了纪律,训练比赛才能更好的开展下去。
3.2 技术:技术训练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最基础的练习内容。
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练员平时多看多学习,自然可以了解。
技术训练要多进行,如果没有技术作保障,以下的都不能很好的进行。
3.3 速度(重点):我在刚开始带小球员训练时,认为速度就是快,包括球员跑动速度快,比赛攻防快,理解比较笼统。
到后来,我发现队员在比赛中根本表现不出快节奏的比赛,这样,在比赛一开始我们就已经输给了对方。
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训练当中。
例如,我以前在训练时安排一个脚内侧运球练习,在练习时重点在于纠正球员的运球部位是否准确(这个要求主要针对第一阶段的学生)。
实际上,我没有对球员提出第二个重点,那就是提高完成这种练习的速度,没有给球员建立必须快速完成的概念,久而久之,球员就习惯慢节奏的练习与比赛,就会出现上面我提到的比赛情况。
又例如,在练习停球后过人再射门的组合练习时,以前球员在成功完成后我就认为达到训练目的,实际上,这个时候应该告诉球员如果能把刚才那次练习完成的时间缩短或者能模拟比赛的节奏再完成一次会更好,让他们明白每一次练习都像是一次比赛,必须要快,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这一点必须贯穿于所有练习当中,而且随时提醒,因为这个阶段的球员能理解教练的要求,但是在执行时不能自始至终。
总之,教练员要让球员理解速度的概念并不是单指跑得快,而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频率与节奏。
3.4 对抗(重点):足球运动当中身体素质的明显优势会在比赛时弥补技术上的差距。
这点在小学生足球比赛当中更为明显。
当然,不是主张以大打小,而是在训练当中要教会球员合理运用自身优势的能力。
我在训练当中发现的问题是球员踢球作风太软,合理的身体对抗基本没有。
如果没有对抗能力在比赛时会处于被动局面,以至于攻防不能顺利进行。
可当我提出“对抗”这个词之后,球员理解为粗野的身体冲撞甚至犯规,这时应引导球员“对抗”并不是指粗野的身体冲撞,而是利用自身优势来和对手对抗。
例如,1对1练习时,告诉球员首先了解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是脚下技术?是速度?还是身体的力量?哪一点优于对手就用哪一种方式突破对手,与对手进行对抗。
如果没有优势又该怎么办?告诉球员,尽全力护球等待队友的支援。
在对抗练习当中贯彻这一点,让他们学会合理对抗的方法,这样会使球员更聪明的踢球。
3.5 责任(重点):这一点在足球比赛当中是处于意识层面。
至于小球员来说,教练应该正确引导并随时提醒他们。
我列举在训练时发现最常见的3个问题如下:①训练或比赛时球员明确场上位置,但是比赛时还是要乱跑位。
最常见的是后卫球员在没有完成好本职任务时跑到前锋位置上想射门得分;或是都想踢前锋,不愿意踢后卫或守门员。
这是小孩子强烈的表现欲望造成,教练应该及时引导球员,告诉他们正确做法与原因。
②训练或比赛时对待队友的传球随意处理,最常见的是随随便便处理球。
教练应告诉球员,队友把球交给你是对你的一种信任,因为这个控球权很有可能是队友拼尽全力抢下来的,如果以随随便便的态度处理球是对队友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样将会失去队友的信任。
③无球时不积极跑位甚至不跑位。
小球员在训练或比赛时经常会在自己无球时不跑位,理由是跑了队友也不会传球。
教练员引导他们跑位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这是任务,必须这样做,让他们知道这是足球运动员的一种责任。
当然,问题还有很多,教练员在发现小球员出现这些错误的时候一定尽可能快的引导小球员,告诉他们道理,久而久之,小球员们会养成好的习惯,在场上表现出责任心。
以上便是我在这些年训练当中感悟出的一些比较深刻体会,对我的训练很有帮助。
当然,训练方法有很多很多,我认为无论采用哪种训练方法,教练员一定要在这些方法上根据所训练的对象情况提要求,而且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要有耐心,这样,效果才明显。
只要用心,狠抓训练,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小学足球训练与出成绩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