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讲义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讲义

三国演义三 国 演 义一、《三国演义》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参加过张士诚起义。

2、成书背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

3、主要线索:魏蜀吴之间的斗争。

4、主要人物: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

(三绝:曹操:奸绝 关羽:义绝 诸葛亮:智绝)(1)诸葛亮:智(2)刘备:仁(3)关羽:义(4)张飞:莽(5)曹操:奸二、人物形象分析1、诸葛亮(1)简介诸葛亮(181 年 7 月 23 日—234 年 8 月 28 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成都有武侯祠。

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᱘ږ฾Ջ᯹੆ૐࣔᤑ஑ᚋږ᛬̤ὒឹᗎ̥฾᯹០ᰇ߾݇᠔ǕՋ᯹੆ဓЬ˺ᑐᄸ᥈᜽۪ὒឹᗎ̥ௌЬᤉ஗ὒͶ෤ᅔ᪢ࠈὒ݀र۪᫋ὒᒵ࣊ڢ۪ഖ˅ॉ၉׷తǕՋ᯹੆ঞႩគమ۩͚ὒऻЬᤦԥǕ Ǡ̋ࠌ˅ὒᤐԾ௯ᦔьڢด᝕᧟ᎌѫᄒ࠽ஔ̋ὒ᛬̤˰੕௙Ջ᯹੆ᤒڢฯᬂ< >ὒ֟ឹᗎ̥࠳੕ᄒ௯ी郃< >ὒߠ௢ᝁ᛬̤᠔፣ὒᤆ᤼୬ڈෆ˟ὒ˿ࣻ఻ܻϪϫ႙< >Ǖˍॏ௙ࡋమ̩᠗ႩὠՋ᯹੆ݨ౯ᅆॲҊᤐರᄒృ͠ὒᳮˆө΀˂݀сὒઊ̽ڒ͹ˈࡋࠁ̈ὥ ᤔဠڢ̩˿௢ᄏὒ฾џ˜ሀ࠹੬ᤇԥ࠹ឹᗎ̥ὒ੓Ᏸ฾ʿ˜࠽᫻ᤇԥ༪үΦࠫʿˆὒቩԉࡋՃ͇ધቐឹᗎ̥ᄒઊ੎ὒʿᄸᏭ់ຏኳᄒՋ᯹੆лধರ˿ˈᒸਝᛢᑇ঺Ҋă੽݈ࡋᡳĄᄒک൮Ǖǡ●舌战群儒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

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 30达 多 种。

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 24书 卷 。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 120回 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2)相关事件●空城计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附】诸葛亮性格分析空城计:体现了诸葛亮不但有过人的智谋,更有过人的胆识。

木牛流马:说明诸葛亮不但深谙兵法,善用智谋,更精通当时和前代的科学知识。

舌战群儒:体现了诸葛亮过人的胆识和超群的辩才。

2、 曹 操(1)简 介 曹操(155-220 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 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

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2) 相关事件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 “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 “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割发代首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

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

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

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曹操可谓知天之天。

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

因粮于敌可也,取粮于民不可也。

故无粮,则寿春城中不妨收掠;有粮,则所过麦田不许践踏。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

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权诈可爱。

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 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权诈可爱。

众急救住。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

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

”即借郭嘉口中语,轻轻将死罪抛开。

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

”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 前既借人代己,今又借发代头,无所不用其借。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割须弃袍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 58 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

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宁愿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因为曹操对于杀吕伯奢一家没有办法挽回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是针对这一件事而言,并不是所有事情。

曹公其实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一个人,他极其爱才,对于关羽他是既敬佩有喜爱,所以想感化他才那么厚待他,他之所以放走关羽是因为他深知关羽是个忠肝义胆的人,对他有恩他一定会记在心里的过后一定会回报的,由此可见曹公知人之深。

【附】曹操性格分析望梅止渴:机智过人,演技一流。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极富政治远见,善于笼络民心。

宁愿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狡诈多疑、心狠手辣。

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关羽(160 或 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山西运城)人。

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 “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2)相关事件●温酒斩华雄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单刀赴会关羽为了荆州之事只身过江,与鲁肃会面,以下为其简要内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鲁肃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索还荆州。

关公开始时以饮酒莫谈国事为由将话题叉开,哪料鲁肃步步紧逼;关公乃以刘备继承汉室土地为由,且使刀铃铮铮直响。

周仓插话:“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抵赖之言,毫不掩饰。

关羽于是变色而起,从周仓手中夺过大刀,假装怒叱道:“这是国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给我退出!”明叱周仓,实在鲁肃!接着,关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亲热之中又带有几分杀气:“今天饮酒,我已经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担心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

3、关羽(1)简介明 德 教育三国演义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

”鲁肃被他一提,挣脱不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兴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