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智能仓储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深圳智能仓储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深圳智能仓储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国内自动化物流系统行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总体上来看,我国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应用状况与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

自动化物流装备按功能构成分为立体仓储设备、高速分拣设备、自动化输送设备等几大类,主要产品自动化立体库、堆垛机、自动分拣机、输送机、AGV自动导引车等。

其中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分拣机、自动输送系统是智能物流关键设备,对于提高物流分拣中心的储存能力和分拣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智能仓储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0314.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36.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13%;流动资金2977.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87%。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03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375.66万元,税金及附加180.85万元,利润总额4994.34万元,利税总额5864.06万元,税后净利润3745.7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18.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42%,投资利税率56.85%,投资回报率36.32%,全部投资回收期4.25年,提供就业职位380个。

我国正处于仓储物流升级阶段,物流装备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随之带来的仓储业的现代化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工业物流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63年引入日本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在1980年引入中国,工业物流的发展被视作工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仓储的发展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即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自动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5个阶段。

就目前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正处在推广应用自动化和集成自动化仓储的阶段,未来将结合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进一步实现智能化。

我国的仓储业在建设与需求同步增长的氛围中发展状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生产制造企业、连锁超市、零售业等对物流、仓储业务的外包需求逐步增多,加之中小物流企业对仓储租赁的需求,使仓储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智能仓储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调研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生产安全第十二章风险评估第十三章节能第十四章项目实施安排第十五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国内自动化物流系统行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总体上来看,我国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应用状况与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

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是企业最终需求。

整体来看,世界最优秀的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仍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国内系统集成商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2018年5月,美国权威物料搬运领域杂志《MMH》公布了2017年全球自动化系统集成商20强榜单。

2017年智能仓储集成商20强榜单中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有6家:Daifuku(日本大福)以36.59亿美元稳居排行榜第一位,SCHAEFER(德国胜斐迩)以30.60亿美元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Dematic(德马泰克)公司,该年营收22.67亿美元。

Vanderlande(荷兰范德兰德)以15.38亿美元的营收超过MurataMachineey排名第四,后者当年营收12.87亿屈居第五。

Honeywell (北美霍尼韦尔)以10亿美元营收排名第六。

在2017年20强榜单中,欧洲区域的公司占据了绝对优势,日本公司有两家入围,而目前中国本土公司尚未进入20强名单。

根据美国《MMH》杂志每年公布的物料搬运系统集成商20强榜单2013-2017的营收情况,前五强近五年的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85.3亿美元、87.7亿美元、95.6亿美元、100.0亿美元、118.1亿美元,整体稳定增长,且增速在波动中上升,五年复合增长率7.46%,行业发展强于宏观经济发展。

将范围扩大到年榜单内的20家上榜企业,其总收入分别为157.1亿美元、160.6亿美元、166.6亿美元、173.8亿美元、196亿美元。

在全球GDP增速5年来于2017年首次超过3%的时候,智能仓储系统集成商的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0%基本保持在经济增速的两倍左右。

可以窥见,即使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全行业依然保持的较高的发展速度。

目前,全球经济初显回暖趋势,在未来经济向上向好发展的进程中,对智能仓储行业投资将会迎来下一个高峰。

目前,我国自动化物流系统行业处于一个充分竞争的态势。

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的物流自动化系统提供商竞争中不断发展,陆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物流产品,如昆船物流的TIMMS系统,国内企业凭借在性价比以及本土化后市场服务上明显优势,在一些中低端项目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并成功进入高端项目领域。

由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国外自动化物流系统提供商则在高端物流软硬件技术和行业经验方面具有优势,在一些高端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中占有一定优势。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深圳智能仓储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新兴产业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截至2018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

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4545.60平方米(折合约36.8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智能仓储设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24545.6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5836.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027.5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676.9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00.61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智能仓储设备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0314.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36.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13%;流动资金2977.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87%。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03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375.66万元,税金及附加180.85万元,利润总额4994.34万元,利税总额5864.06万元,税后净利润3745.7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18.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8.42%,投资利税率56.85%,投资回报率36.32%,全部投资回收期4.25年,提供就业职位380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有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多项,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企业,全国工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

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

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

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