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2.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①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①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①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①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 ①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如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4.青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主体是()A.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5.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C.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长江以外,另外两条指的是( )A.黄河、澜沧江B.黄河、雅鲁藏布江C.黄河、珠江D.珠江、塔里木河7.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场类型和畜种是()A.高寒牧场——牦牛B.山地牧场——藏绵羊C.温带草原牧场——宁夏滩羊D.高寒牧场——三河马、三河牛8.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9.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下利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D.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10.以下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C.该地区位于青海省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1.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正确的叙述是(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原貌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12.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B.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C.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显著D.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13.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A.小麦、花生B.水稻、油菜C.青稞、小麦D.大豆、甜菜14.我国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15.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A.地下水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C.山地降水D.海洋水汽16.图中的城市B和C分别是()A.格尔木、拉萨B.成都、昆明C.西宁、兰州D.西宁、拉萨17.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18.我国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其影响的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因素C.海陆因素D.环境因素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B.长江、黄河、珠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我国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青藏高原2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的代表建筑及主要材料组合正确的是()A.平顶碉房——木料B.帐篷——牛毛毡C.平顶碉房——石块D.帐篷——丝绸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读三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农业部门以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农业部门以业为主。

图二阴影地区甲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万年来,藏羚羊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生活,与高原恶劣的天气做斗争,成为高原的优势物种。

但是仅仅因为它们身上轻柔细软的皮毛能编织“沙图什”的披肩(“沙图什”是波斯语“羊毛之王”,其最高售价为4万美元一条),国际“黑手”深入到中国藏北大肆屠杀藏羚羊,使藏羚羊濒临灭绝。

材料二青海省略图。

(1)材料中的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_____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①_____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_________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指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湖泊d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湖和_________湖。

23.去年暑假小泉完成了一次“高原之旅”,读图,回答问题。

(1)暑假,小泉在青藏高原感受到那里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

这和他家乡成都气候特征迥异,成都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2)小泉在西藏品尝了当地喜凉粮食作物_________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美食糌粑、酥油茶等。

青藏地区河谷地带发展喜凉作物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至少两方面)(3)在西藏游玩藏传佛教圣地后,小泉登上火车准备到旅游终点站青海省的行政中心A_________市。

途中见到“高原之舟”—_________,并发现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存在草地沙化、水土流失、野生动物锐减等环境问题。

为治理此环境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1条)24.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省区的分界山脉是_________。

(2)总体来说,A省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有我国最大的①________沙漠。

此环境下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被称为________农业。

该省区拥有的优势能源矿产是________。

(3)B省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________、豌豆、小麦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谷地,近年来建成的①________铁路,大大加强了该省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5.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________的盆地;D________,E___________。

(2)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该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B. 该地区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C. 该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D. 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遇到的技术难题是:________。

A。

高寒问题 B。

地形问题 C。

冻土问题 D。

缺氧问题(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①。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做到: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等,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和禁止放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故A项符合题意;B项,青藏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而不是京九铁路,故不符合题意;C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真实写照,故不符合题意;D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

4.【答案】A【解析】青藏地区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主体是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

5.【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具有日温差大的特点。

6.【答案】A【解析】“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7.【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高寒牧场,主要畜种为牦牛。

8.【答案】D【解析】根据省的轮廓可知A为黑龙江省,B为陕西省,C为山东省,D为青海省;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

9.【答案】D【解析】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植被自西向东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10.【答案】B【解析】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但是人类的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11.【答案】D【解析】生态环境遭破坏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径流量会减小,长度也会变短;这里资源稀少,破坏后很难恢复原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