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务人员的管理措施

劳务人员的管理措施

劳务人员的管理措施
一、劳务人员的入场管理措施
1)现场施工工人需要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2)加强劳务分包企业与其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对未与劳务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

3)现场实行考勤打卡制度,将每一位工人的信息记录在册,并提供考勤卡(与胸卡合二为一),同时要求考勤记录周核对月公示。

4)项目部设置1名专职劳务管理员负责劳务管理。

建立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劳务档案,记录人员身份证号、职业资格证书号、劳动合同编号以及业绩和信用等情况。

4)遵照北京市住建委“普通工种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持双证上岗”文件精神,在进场伊始就在进场教育的基础上对现场无证人员进行取证培训,同时建立农民工夜校,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步骤”的对现场工人进行夜校培训教育。

5)项目经理部牵头,由项目部及各专业施工队共同组织成立纠纷调解机构,力求在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出现的一些纠纷矛盾,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制定农民工调解制度。

6)参加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具有北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已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合法务工手续。

7)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对不合格人员不得从事相应施工活动。

8)所有入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本公司组织的专业知识和安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本公司将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建立
考核登记档案和安全学习记录。

9)为调动现场劳动力的积极性,本公司在进场时将与劳动队伍签订现场施工奖罚协议书,从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作到现场管理“有法可依”。

10)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式监督,劳动队伍的管理人员保证施工期间不离现场。

如需夜间施工期间,将安排现场值班表,保证现场24小时有管理人员在现场。

三、劳务人员的生产管理与保证措施
本项目将与本公司达成施工意向的成建制并长期与公司合作、有丰富施工经验和雄厚技术实力的结构施工劳务公司中,选择1家进场组织施工,并另选1家作为劳动力应急储备。

本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重点工程,依托本公司整体资源优势,全力保证本工程施工劳动力充足。

严格执行预储账户制度,做到工资支付“月结月清”,坚持在考勤周核对月公示基础上,要求每月对工人工资发放记录工人签字并留档记录,同时严
与分包工程承包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解除分包合同的,及时付清分包工程款。

劳务分包企业每月将支付劳务工程款情况和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情况,按月如实填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

合理调配劳动力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关键。

将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对所需劳动力进行统一调配,需要时马上调配至工作面配合施工,避免出现施工关键阶段因特殊原因造成现场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以保障关键工序的顺利完成。

施工期间,如果遇到政策及临时性紧急停工,为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等有关政策规定或指令,项目部提前制订应急预案,采取相关措施,
特别要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