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型挖掘机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小型挖掘机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小型挖掘机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小型挖掘机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小型挖掘机企业952家,从业人员476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小型挖掘机产值125409.86万元,较2016年110668.78万元增长13.32%。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4659.00万元,较去年45560.56万元同比增长19.97%。

......我国已在寻求降低中国企业综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尽可能将更多制造业产能留在中国境内。

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加紧推进构建当中,成本结构的变化并不是问题核心,因为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背后的真正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传统工业强国普遍倾向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地区,这不是要退出制造业,相反,恰恰是为了强化对产业链的控制。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高调进入机器人领域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眼中的远景规划是,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入制造业之后,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

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接管,将能够对制造业产生足够影响力甚至控制力。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基于净出口、投资、消费的经济结构,但是这种经济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的长期的经济发展。

为了让经济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我国把新常态引入到了经济发展中去,但是新常态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让我国的经济无法快速发展,比如说财政收支平衡受影响,银行储蓄变动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该把控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应对不良影响。

2、全球目前笼罩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的阴霾之中,我们应对之策就是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可喜的是,今年虽然全球投资和贸易增速下滑,但我国利用外资稳步扩大。

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在今年上半年下降41%,而同期中国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最大吸收国,上半年利用外资约为70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举措正是赢得全球投资者信心的保障。

二、宏观产业政策1、促进服务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趋势。

制造业服务化加快发展,众包设计、网络协同研发、基于工业云的供应链管理、网络精准营销、便捷化电子商务、全生命周期运维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2、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去年以来,我省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全省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初显,但产业小而全、小而散的现象依然存在。

当前,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要处理好增量与存量、“大”与“小”、扩张与集聚的关系。

既要注重发展好现有企业,达到现实生产力的最大化,又要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潜在生产力的最优化。

既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产业和大企业,着眼培育一批百亿元企业和千亿元产业,又要围绕产业集群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做精做优中小微企业。

既要抓住国家稳增长政策,大力推动各类投资,又要强化要素集约,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凸显,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陷入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资源消耗和需求拉动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部门在财富形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旨在以创新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

同时,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绿色新政”,意图通过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将全球工业带入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径,为重塑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者行为变革提供持续动力,进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307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84亿元,增长10.79%;第二产业增加值1905.26亿元,增长5.44%第三产业增加值921.90亿元,增长11.5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20亿元,同比增长11.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4.92亿元,同比增长11.85%。

国税收入373.01亿元,同比增长6.95%;地税收入亿元45.82,同比增长6.63%。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6%。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88%,衣着上涨0.80%,居住上涨0.8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4%,医疗保健上涨1.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76%,交通和通信上涨0.76%。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832.9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3.75亿元,比上年增长9.61%。

规模以上AA、BB、CC、DD(含小型挖掘机)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92.65亿元,增长6.99%。

AA完成增加值419.03亿元,增长10.58%;BB完成工业增加值325.80亿元,增长9.33%;CC 完成工业增加值263.69亿元,增长10.58%;DD完成工业增加值151.74亿元,增长10.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68%。

实现利润总额551.60亿元,比上年增长7.2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4.17亿元,比上年增长9.74%。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206.87亿元,增长10.0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37.30亿元,增长6.1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82.21亿元,同比增长7.0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769.57亿元,同比增长10.6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92.39亿元,增长11.39%。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65.96亿元,增长10.44%。

民间投资3022.51亿元,增长8.08%。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41.91亿元,增长6.28%。

重点项目1585个,完成投资2119.73亿元,增长7.61%。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3%。

城镇实现零售额1146.97亿元,增长5.95%;乡村实现零售额596.01亿元,增长8.6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25.16,增长13.30%。

实际利用外资68195.68万美元,同比增长54.15%。

外贸进出口总值355.45亿元,同比增长53.61%。

其中,出口总值231.04亿元,同比增长50.45%;进口总值124.41亿元,同比增长58.69%。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自2015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推动宿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解决当前当地产业层次不高、集聚度偏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发挥当地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功能材料六大产业的优势,加快建设在全省或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打造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和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三大500亿级产业,宿迁近日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全力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当地始终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当地重点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5年,全市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805亿元,同比增长14.1%,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12%,三大特色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2%。

《意见》明确,当地围绕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出全市要提升发展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同时,明确了六大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分解到相关县区。

“目前各地均围绕产业定位制定了‘2+1’产业规划,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并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我们相信,到2020年,《意见》中确立的发展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为推动《意见》有效贯彻落实,市发改委从建立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明确时间节点三个方面完善了保障措施。

“针对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市、县(区)分别制定完善专项支持政策,在土地、财政、人才、金融、对上争取等方面重点向六大产业倾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全要素保障。

根据时间节点安排,到2016年7月底前,市各牵头部门及各县区要完成推进方案和政策措施制定;2018年底前,各项工作将取得明显进展;2020年底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章区域内小型挖掘机行业发展概况一、小型挖掘机产业发展现状小型挖掘机是指整机重量≤13T的履带式或轮式挖掘机,主要用于小型土石方工程、市政工程、路面修复、混凝土破碎、埋设电缆、铺设自来水管道、园林栽培及河道河沟清淤工程。

小型挖掘机具有中型挖掘机的多项功能、又拥有中、大型挖掘机所不具备的优势,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逐渐成为城市土方工程应用的理想设备。

随着近几年国家城镇化进程推进,市政工程、特别是线缆安装工程使小型挖掘机找到了专门应用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二、区域内小型挖掘机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小型挖掘机企业952家,从业人员476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小型挖掘机产值125409.86万元,较2016年110668.78万元增长13.32%。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4659.00万元,较去年45560.56万元同比增长19.97%。

2017年区域内小型挖掘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0647.43万元,同比2016年54820.06万元增长10.63%;行业净利润12116.36万元,同比2016年10818.18万元增长12.00%;行业纳税总额16023.16万元,同比2016年13940.46万元增长14.94%;小型挖掘机行业完成投资30575.13万元,同比2016年26161.66万元增长16.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