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影视娱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影视娱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影视娱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精品内容驱动娱乐消费升级 (5)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文娱消费提升空间大。

(5)二、影视、游戏是当前消费者偏好的娱乐方式。

(6)三、《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利好行业发展。

(7)四、院线面临转型,业内并购加速。

(8)五、我国电影票房连续16年增长,观影日趋理性。

(8)六、屏幕突破4万块,3D屏幕票房贡献比例高。

(10)七、院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三、四线城市增速快。

(10)八、进口大片云集,院线龙头受益。

(12)第二节游戏行业:崛起的手游板块与未来发展方向 (14)一、行业整体增速稳定,手游成主要推力。

(14)二、论手游高成长可持续性:用户规模+充值水平双驱动。

(16)三、精品化趋势:集中度提升,决胜手游市场看头部产品。

(18)四、游戏出海:中国企业已跻身全球手游发行市场前列 (21)五、电子竞技:移动电竞爆发,挖掘用户价值是出路。

(26)第四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9)一、电影院线相关公司 (29)二、游戏行业相关公司 (29)图表目录图表1:199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年) (5)图表2:1995-2012年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重 (6)图表3:乐视网统计的消费者文化娱乐消费偏好 (6)图表4:电影院线闭合生态产业链模式 (8)图表5:2011-2016年国内票房(亿元) (8)图表6:2017年1月-3月15日国内月度票房(万元) (9)图表7:2007-2016年荧幕数量增长迅速 (10)图表8:2009年-2015年中国院线数量 (11)图表9:2015年TOP10影投公司1-5线城市占比 (12)图表10: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亿元) (14)图表1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亿元) (15)图表12:游戏市场细分板块收入占比 (15)图表13:中国手游市场实际用户规模(亿人) (16)图表14:用户结构对比:网民vs游戏玩家 (17)图表15:中国手游市场单用户充值能力(元) (17)图表16:端游与手游ARPU值存在巨大差距 (18)图表17: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 (19)图表18:头部游戏ARPU值提升快 (19)图表19:IOS畅销榜前50游戏(上市公司相关部分) (20)图表20:中国游戏出海实际销售收入(亿元) (22)图表21:全球分地区手游市场规模(亿美元) (23)图表22:用户获取成本(元) (23)图表23:用户付费能力 (24)图表24:全球手游发行商TOP52区域分布 (25)图表25:电竞市场规模(亿元) (26)图表26:电子竞技产业链 (27)表格目录表格1:3-7月预计上映进口影片 (12)表格2:IOS畅销榜前50游戏(上市公司相关部分) (21)表格3:中国手游出海公司收入TOP10 (25)第一节精品内容驱动娱乐消费升级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文娱消费提升空间大。

文化娱乐消费是在人们满足了基础性的生活需要之后,为提高生活品质而进行的消费。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金额也在不断提高。

传媒影视、体育等都属于文化娱乐消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16年开展的“听消费者说”问卷调查活动结果显示:除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外,消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餐饮服务,选择这三项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19.6%、14.9%、11.9%。

图表1:199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后,消费者在食物、衣服等消费不断缩小,而在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加。

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2016年超过5%。

图表2:1995-2012年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二、影视、游戏是当前消费者偏好的娱乐方式。

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统计,中国网络视听用户2016年已超过5亿。

年龄结构上,用户偏向年轻网生代,29岁以下用户占比最高,喜欢的娱乐方式倾向为电影>国产剧>综艺>新闻。

艺恩网数据显示,消费者文化娱乐消费偏好为游戏、影视产品的占比较高,月均消费额为100-200元区间居多。

图表3:乐视网统计的消费者文化娱乐消费偏好三、《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利好行业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已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电影产业促进法》是国内文化产业的第一部立法,从法律意义上将电影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法律地位上明确了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先导性示范行动作用。

从《促进法》的内容看,取消“电影拍摄许可证”制度;公开电影审查标准和程序;审批权利下放至地方机构,电影如未通过审查,可以申请重审;电影产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农村公益院线,支持中小学生免费观影;允许部分外企进入影视行业,同时强化对国产电影的保护;明确“偷漏瞒报票房”的惩戒措施;要求电影从业人员洁身自好,劣迹行为将断送职业生涯;未取得《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准以任何形式放映等。

《电影产业促进法》中提到的方向如何执行,将在《电影管理条例》中得到修订、细化。

《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于中国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助力不言而喻,电影产业的兴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其将利于行业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电影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院线面临转型,业内并购加速。

艺恩咨询数据显示传统电影产业链模式为“制作-发行-终端-用户”的线性布局。

而当院线话语权越来越重要时,整个产业链将向以“用户中心”的闭合产业链转型。

电影院线作为最主要的用户出口终端,未来将在传统的票房收入为主模式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型。

在产业链闭环形成的过程中,院线将逐步渗透行业上游,更多地参与其中,在泛娱乐跨界合作与挖掘影院本身社交属性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图表4:电影院线闭合生态产业链模式五、我国电影票房连续16年增长,观影日趋理性。

国内票房增速经历了从2011-2015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后,2016年受到影片质量下滑、监管趋严、票补减少等多重冲击,同比增速快速下滑,仅为3.73%。

图表5:2011-2016年国内票房(亿元)据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截至3月13日全国影院总票房为118.34亿元,放映场次1823.19万场,观影人次35622.80万人,其中线上票房占比66.38%,柜台票房占比33.62%。

图表6:2017年1月-3月15日国内月度票房(万元)六、屏幕突破4万块,3D屏幕票房贡献比例高。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近几年国内影院建设维持较高增速。

新开影院以4-6厅的中型影院为主。

2016年荧幕数增加9290块,增长29.37%,而票房增速却出现下滑,导致票房增速低于院线和银幕的增速,单银幕票房产出下滑,边际效益下降。

预计未来影院建设扩张速度将趋缓,院线发展重点将转向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盈利水平的稳定期。

图表7:2007-2016年荧幕数量增长迅速七、院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三、四线城市增速快。

目前全国城市院线为48条。

未来国内城市院线将在整合、并购之中实现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高,形成5-10家规模较大的龙头院线;另外,农村院线数量则在政策性扩展保护下缓慢增长。

2016年院线行业发生重大变化,幸福蓝海、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院线公司相继上市。

据1905电影网统计,2016年全国TOP6院线市场份额合计占比50.44%,票房不足亿元的院线有12家,收入进一步向头部院线集中。

对比欧美成熟市场,我国院线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表8:2009年-2015年中国院线数量最近三个滚动年度全国Top100和Top500影院票房在全国总票房中占比连续下降,Top100影院份额从21.85%下降至13.84%,Top500影院市场份额从接近60%下降至42.06%。

1905电影网数据显示,2016年一、二线城市票房及占比均有所下滑,而三线以下城市票房同比大幅增长,增速达74.36%。

三线城市有望在2017年超过二线城市成为票房贡献最大的细分市场。

据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2月全国院线票房冠军为万达院线,总票房为75411.59万元,占全国票房比例13.35%,票房环比上升18.79%。

亚军大地院线本月票房53077.26万元,环比上升23.93%。

TOP10院线平均上座率20.00%,较上月上升5.01个百分点。

TOP3院线票房占全部院线票房31.41%;TOP10院线占全部院线票房68.07%;TOP15院线占全部院线票房79.99%。

图表9:2015年TOP10影投公司1-5线城市占比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八、进口大片云集,院线龙头受益。

今年上映新片多为口碑影片续作,质量及数量有保证。

“电影谅解备忘录”到期,进口影片配额有望进一步放开。

今年已有《极限特工:终极回归》(11.24亿)与《生化危机:终章》(10.79亿)两部影片取得超10亿的良好表现。

《速度与激情8》、《变形金刚5》等影片前作都曾登顶年度票房榜前三,超级英雄电影有《金刚狼3》、《银河护卫队2》、《蜘蛛侠:英雄归来》、《神奇女侠》等预计也有较好的票房预期。

对于进口大片,观众趋向选择视听效果好的影院观影,拥有IMAX/LUXE/中国巨幕的院线龙头公司将受益。

表格1:3-7月预计上映进口影片第二节游戏行业:崛起的手游板块与未来发展方向一、行业整体增速稳定,手游成主要推力。

根据伽马数据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55.7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上涨17.7%,增速继续放缓。

手游首次超过端游成为最大细分板块,以总收入819.2亿,同比增长59.2%的高增速成为了推动游戏市场高增长的主要引擎。

手游行业经过13-16年的高速发展后,整体产业链已经趋于成熟。

手游产业链各部分分工明确:上游研发商负责研发游戏产品;中游发行商负责对接渠道并对游戏进行持续运营与推广;下游渠道商负责连接用户与游戏产品。

手游市场素有渠道为王之说,国内渠道商分成比例高,但准入门槛也高。

国内手游渠道主要是指在安卓端运营应用商店的平台公司,目前由腾讯、百度、360占据三强,掌控了安卓端超过80%的用户群体,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受行业集中度提升影响,业内游戏研发商议价能力有所提升,推动了一批以网易为代表的,以精品游戏研发为业务核心的游戏公司出现。

另外,体量较大的游戏研发公司近年纷纷拓展了发行业务,谋求在产业链中占据更多的分成比例。

研运一体化已成为游戏上市公司的标配。

图表10: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亿元)图表11: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亿元)图表12:游戏市场细分板块收入占比二、论手游高成长可持续性:用户规模+充值水平双驱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