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为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
特点,根据学校安排,3月22日,我校八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行政办公室参加
了2019年春季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
教育专家作了《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
书八年级下册教材备课及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
参培教师认真学习,对统编
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供极大帮助。
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是养成每课预习的良好习惯。
教材在教读课文前设置了“预习”,帮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写法上的特色。
这个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必要准备,
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抓好这个环节,鼓励督促自觉养成预习的良
好习惯。
2、是养成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阅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作用重大,统编教材强调阅读,加大了阅读量。
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从七年级开
始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和报刊时文,通过作品推介、阅读分享、阅读展示等活动,激发兴趣,养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
3、是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识字写字”是其基本的学习目标。
我们要抓好写字教学,要求学生规范地书写汉字、美观地书写汉字。
认真书写,将会受
益匪浅。
二、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1、牢固树立文本意识。
使用统编新教材,首先,要研读文本(课标、教材)。
首先,把握整本教科书的脉络和内容特色。
其次,要在不受教参资料的影响下,潜心阅读教材,与文本进行深入会话(感知文章内容,揣摩语言表达,领悟思
想内涵,由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其策略)。
第三,要善
于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将教学当作艺术,主动地实现教学
相长,自如地驾驭着教材。
2、牢固树立生本意识。
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已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好的教学必须是适合学生的教学,只有适
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育目标。
这就要求
教师由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因此,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
认知实际、知识结构和个体差异等,对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基础的学生,应选择
不同的教学方式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语文
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关键是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学会学习,终身受益。
第三,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从教育学上说,学生是会学习的个体,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尝试和锻炼。
3、牢固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
一是要善于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促进思维活动。
这是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问题不等同于教学问答,问题具有目标性和探究性,对学生思维有驱动作用,对教学流程有牵引作用,而问答更多具有及时性和生成性。
从认知的角度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善于根据学习内容设置主问题。
依据教学要点设置两三个主问题,有利于突出重点,让过程走向目标,使教学清清爽爽一条线,精彩无限。
三、正确区分不同阅读课程
教学中要正确区分好“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读课重在一个“教”,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教学生知识,教语文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促进能力发展。
自读课重在“自读”二字,先让学生运用教读课学到的知识独立阅读,自主学习,感知感悟;然后留点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最后教师给予简要的指导和评价。
课外阅读重在一个“导”,即进行必要的激励和方法指导。
教师或推荐学生先对名著做个推介,以激发阅读兴趣;名著读完之后可通过读书汇报会、文学沙龙、表演展示等活动形式,检验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