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语篇的教学
摘要:本文从传统的英语课教学程序出发,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
根据英语课的特点,从预习、课堂实践和课后语篇重建三方面探讨了语篇教学的
具体实施及开篇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语篇教学:语篇重建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
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的
特点。
语篇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从宏观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不是
把课文肢解成许许多多的短语和句子,并对这些短语和句子加以分析研究。
本文
试以从传统的英语课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语篇教学的实践和意义。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课短文教学程序基本是先让学生熟悉生词,
再挑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词语深入讲解,并举出许多例句来作精细的比较,辨
析各种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然后围绕这些所谓的语言点做大量的练习加以
巩固,并要求学生运用其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进行阅读、翻译等项目训练,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精讲多练”模式。
然而近年来,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受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挑战;
在实践上则随着改革开发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其局限性越来越
明显。
首先,精讲多练模式强调讲解要精细、透彻,因而不得不有赖于母语。
在母
语环境下教授英语,学生获得目的语输入的机会很少。
其次,教师垄断了大部分
课堂的发言权。
课堂上教师讲得,但学生学得被动,很少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而
获得全面运用英语的机会。
第三,外语教学心理学表明,外语教学过程中单纯强
调掌握语言知识和单纯强调重复操练以培养外语熟练程度都是不适当的。
拥有了
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
换句话说,语言能力并不能
保证在实际交际中恰当灵活地使用语言。
最后,精讲多练往往侧重语言形式而忽
视其内容。
因为强调语言点和句法结构,只培养了学生在词、句水平上的一种抽
象语言能力,忽视了作为语言的载体,语篇体现在其深层结构上的连贯性。
实际上,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能运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得
信息。
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的。
这种语言的使
用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和认知方面的知识。
以词
句为中心的教学只能够完成语言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在其它方面知识的传授则被
忽视了。
因此外语教学应以词句教学为依托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
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语篇教学的实施语篇教学是一种整体教学,它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
子机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它是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结合语言的
运用环境来理解来掌握语篇。
语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更要注重语言功能。
在目前的英语教材中,所选语篇均为书面文章一类的,语篇教学主张在理解语言
形式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并结合文章的
语言,传授目的语言,传授目的语有关的社会知识和社会习俗。
在语篇教学中,
强调突出综合英语课的特点;系统地传授知识,综合得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群体思维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较
多的实践机会,可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值
得每个教师探讨。
我认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
一、试读课文,圈出不懂的单词。
??这个环节一般在激趣导入后便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在阅读的同时圈出你不认
识的、不会读的单词,包括以前学过但是现在遗忘的单词,并把你圈出来的单词
写到黑板上。
首先,由学生当“小老师”教黑板上他认识的单词。
这样,既完成了
部分的单词教学,又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的过程
中无论是上黑板写不认识单词的学生还是到讲台上教单词的学生,在这种互帮互
助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新知识,复习了旧知识,还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更加
大胆自信。
二、听录音,学习朗读。
??经过第一环节黑板上剩下的就是本课的生单词了,这时播放录音,提醒学生在
听录音时特别注意不认识的单词的发音,第一遍录音播完后,比一比谁听到的生
单词多,指名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纠错、改错,最后才是老师纠正个别发音,范读,领读。
不过大多时候经过第二环节的听力筛选,第三步基本上都省略了,
孩子的能力有时候超乎你的预料!
??播放第二遍录音时,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语调、语速、意群、重音等朗读
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模仿录音以一句话或一组句子为单位大声读出来,做到听清
读准,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这样做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
三、带着问题阅读理解课文。
这种方法首先是教师用正确的语调将课文朗读一次,学生再将课文默读或朗读
一至两次,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将预先打印好的
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让学生做。
采用这种方法将学生的“听、说、读”训练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整体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
能力和听力的提高,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大部分课文都可采用这
种方法。
四、巩固操练。
??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在进行“一对一”“同桌互读”“组内轮流读”等方
式进行交流,以达到学透、学懂,巩固发音的目的。
如果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可
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在课堂上我反复强调有不会的一定要及时解决,不给以后的
学习留后遗症。
五、比一比
以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竞赛的内容可以是朗读比赛,也可以是记单词比赛,课
文片段复述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能力,还给本节课教学是否
高效做了一个很好的检测,学生呢,也乐此不疲,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整个课堂老师只是孩子们学习上的引导者,不需要一遍一遍的讲,不需要一遍一
遍的读,学生自己“教”,自己“纠错”,自己“学”,还需要一提的就是正确利用评
价进行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
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产生认同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学的高兴,学的轻松,学的自信,学的高效!
2020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