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习题

计算机网络习题

2.Internet是建立在___C______协议集上的国际互联网络。

A.IPXBEUIC.TCP/IPD.AppleTalk3.关于Interne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D_____。

A.Internet属于美国B.Internet属于联合国;C.Internet属于国际红十字会D.Internet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4.以下列举的关于Internet 的各功能中,错误的是______A___。

A.程序编码B.信息查询C.数据库检索D.电子函件传送5.和通信网络相比,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功能是____B____。

A.数据通信B.资源共享C.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D.分布式处理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为____B_____。

A.物理层和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C.网络层和表示层D.会话层和应用层7.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____C_____。

A.传输层B.应用层C.网络层D.物理层8.下列说法中不对的是:____B_____。

A.可以同时双向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方式;B.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C.TCP/IP参考模型共分为四层,最底层为网络接口层,最高层是应用层;D.类型不同的网络只要使用TCP/IP协议都可以互连成网。

11.在串行通信中采用位同步技术的目的是____C_____。

A.更快地发送数据B.更快地接收数据C.更可靠的传输数据D.更有效地传输数据。

12.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相比__B_______。

A.同步传输更省线路B.同步传输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C.同步传输比异步传输的同步性能更好D.以上三点都不对。

13.专线方式接入Internet时,可以按照实际通信量(即每月传送了多少字节数据)来计费,这是因为_____C____。

A.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B.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C.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D.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同步传输技术14.以下信道中哪一种是广播共享信道____A_____。

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信道B.频份多路复用信道C.时分多路复用信道D.以上三种都是共享广播信道15.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有效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

A.误码率B.频带利用率C.信道容量D.传输速率16.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那种传输介质的抗电磁干扰性最好_____C____。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无线介质17.在电缆中屏蔽有什么好处_____B____。

(1)减少信号衰减(2)减少电磁干扰辐射和对外界干扰的灵敏度(3)减少物理损坏(4)减少电磁的阻抗A.仅(1)B.仅(2)C.(1),(2) D .(2),(4)18.带宽是对下列哪种媒体容量的度量____B_____。

A.快速信息通信B.传送数据C.在高频范围内传送的信号D.上述所有的19.下述哪一个电缆类型支持最大的电缆长度____C_____。

A.无屏蔽双绞线B.屏蔽双绞线C.粗同轴电缆D.细同轴电缆20.下述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D____。

A.细同轴电缆传输速率最高。

B.光纤电缆支持电缆运行几十公里。

C.屏蔽双绞线电缆对电磁干扰不敏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7.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上网时除了要缴纳信息费给ISP外还要按接入的时间缴纳电话通信费给电信局,这是因为____A____。

A.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电路交换技术B.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报文交换技术C.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分组交换方式D.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串行通信技术32.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___C______。

A.传输媒体B.拓扑结构C.媒体访问控制技术D.以上均不是33.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_____A____。

A.分组交换技术B.电路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3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____B____。

A.PANB. LANC. MAND. WAN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 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2.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主要特点: ARPANET是一个单个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到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很难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这就导致后来互连网的出现.直到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后,所有使用这一协议的计算机便可以利用互连网互相通信,这也是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因特网的建成. 1985年起,美国的NSF建立了NSF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成为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991年起,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因特网,使得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美国政府将因特网的主干网交给私人公司经营. 第三阶段:形成了多层次的ISP结构的主干网,NSFNET被多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出现了ISP, 使得普通用户也可以付费使用因特网.3.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4.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5.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语法:通信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对具体事件应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7.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8.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同轴电缆50 Ω同轴电缆75 Ω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9. 试解释以下名词: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带通信号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11.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属于七层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NIC),英文名NetworkInterfaceCard。

它是使计算机联网的设备。

平常所说的网卡就是将PC机和LAN连接的网络适配器。

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它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总线方式、电气接口方式等。

它的基本功能为:从并行到串行的数据转换,包的装配和拆装,网络存取控制,数据缓存和网络信号。

目前主要是8位和16位网卡。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 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 时,(k-1)p/C<s4.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