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1

计算机网络习题集1

第一章一、填空题1.真正的计算机网络起始于1969年12月诞生的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分组技术的计算机分组交换系统,首次将整个计算机网络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数据交换方式。

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缩写为____,共划分了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因特网的组成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计算机网络按照所覆盖的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我们平时用的银行柜员机所在网络是属于_________,WLAN无线网络属于___________,总公司与分支公司位于不同城市,通过VPN(虚拟专用网)连接起来的网络,属于________。

5.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我们经常用的电子邮件服务、DNS服务属于__________模式。

6.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其中在当前企业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_____。

在计算机广域网中最常采用的拓扑结构_______,在局域网和广域网都常用的拓扑结构是________。

7. 以太网使用的标准是_______,令牌环使用的标准是_______,令牌总线网采用的标准是_________。

8. OSI/RM分为七层,其中资源子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最低层是_______,最复杂、协议最多的是_______,提供数据压缩和解密的是______。

9. 在OSI/RM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传送数据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OSI/RM七层结构中发送方的数据传输方向是______。

10.在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包括OSI/RM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三层,而“网络访问层”又包括OSI/RM中的_____和_____这两层。

11. 在OSI/RM中,发送方的用户数据到了______时需要为用户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到了____时需要为到达接收方网络提供传输路径选择,到了____时需要查找目的节点MAC地址,最后沿着____把数据发送给接收方。

12.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各层之间的通信接口称之为_____,体系结构中所说的“服务”就是各层中所提供的________,各层运行的通信协议是指________。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定义了与传输介质、连接器及其接口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的特性。

14. 在信号传输中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其中______中信道中只传输一种信号。

15. 基带传输中的“基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频带传输中的“频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数据通信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17. 奈奎斯特第一准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获知,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____个码元。

18. 香农公式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采样定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基本的过程,从时域采样定理中可以得知,当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___倍时,才能保持信号的不失真。

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________倍。

20. 传输介质总体上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同轴电缆、光纤属于________,而电磁波属于__________。

21. 五类双绞线的工作频率为________,传输带宽为_______,六类双绞线的工作频率为_______,传输带宽为_______,七类线的工作频率最低可达_______,传输带宽最高可达________。

22.主要的信道复用技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四种,其中是通过把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划分多个时隙实现信道复用的方式是_______,在光纤全双工通信中使用的是______。

23. 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可分为两个子层,其中_____子层可用来解决介质争用,而与物理层介质访问无关的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放在_______子层。

24.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方面。

25.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主要阶段,在WLAN通信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_,在以太网通信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

26. 数据链路层的“成帧”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到达数据链路层后会在分组的最前面封装一个对应链路层协议的______,还可能会在分组最后面封装一个对应链路层协议的________。

27. 在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功能中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8.MAC帧分为三种,当目的MAC地址中的最高位为1的是______,最高位为0时为_______,所有位均为1时为________。

29.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有三种,其中用于总线型网络中的是_________,用于以太网的是_________,用于WLAN网络的是_________。

30. CSMA所采用的退避算法有三种,其中一直连续监听介质状态的是__________,不连续监听介质状态的是__________,可不一定连续监听介质状态的是__________。

31. STP解决的是_________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把整个交换网络中的交换机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把各个交换机端口又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角色。

32. STP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端口状态,交换机中的除根端口和指定端口外,其它端口都是呈_____状态的。

33. 开发VLAN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每个VLAN可以看成一台_______。

二、选择题1. 计算机局域网与广域网是基于()划分的。

A. 通信协议B. 网络范围C. 传输介质D. 拓扑结构2. 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正确的是()A.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设备互联后形成的网络B.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两大部分组成C. 传输介质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D.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是属于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3.最早的计算机网络通常认为是()。

A. ARPANETB. BITENTC. CERNETD. ETHERNET4.在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负责控制飞船运行的计算机网络中,有些任务是需要位于不同节点的多个操作员协同完成的,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 资源共享B. 分布式处理C. 网络通信D. 数据通信5. 小王出差到北京了,打电话给广州公司的小张说他要公司一份文件,小张马上用邮件发给他。

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 资源共享B. 分布式处理C. 网络通信D. 数据通信6. 在一个公司网络中,小张给管理员打电话说要看一份公司管理文件,管理员说在文件服务器上有,自己看吧。

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 资源共享B. 分布式处理C. 网络通信D. 数据通信9. 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设备是()A. 硬盘B. 显示器C. PC机D. 服务器10. 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守同一个规则,称之为()。

A. 路由算法B. 软件规范C. 操作系统D. 网络通信协议11. 在OSI/RM中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12. 在OSI/RM中用来构建网络通信平台的层次不包括()。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3. 在OSI/RM中实现局域网内部连接和通信的层次包括物理层和()。

A. 应用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4. 在OSI/RM中实现跨网连接的层次是()。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5.在OSI/RM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A.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B.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C.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D.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16. 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中没有定义()。

A.硬件地址 B. 位传输 C. 电平 D. 物理接口17. 在OSI/RM的协议层中,不会进行协议封装的是()。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18. 在OSI/RM中只有()可以对数据封装协议尾。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应用层19. 传输层是通过()标识不同应用进程的。

A.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20. 我们在连接WLAN网络时所用的IEEE 802.11a/b/g/n标准工作在()。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MAC子层D. LLC子层21. 在网络通信协议的三要素中用来进行通信参数协商的是()。

A. 语义B. 语意C. 语法D. 同步22.在网络通信协议的三要素中()用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