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主讲人简介:郝万山,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

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六经辨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经方防治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研究。

《伤寒论》文献研究。

当前为负责人的在研课题是教育部名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

主编有《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 21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辅导丛书 ?伤寒论》等 8 部著作,副主编或合编有《实用经方集成》、《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解》、《伤寒论诠解》等 12 部著作,发表《论伤寒学科的确立及其内涵建设》、《伤寒论用方思路》、《伤寒论字词训释札记》、《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等论文 60 余篇。

内容简介: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又为什么会有深深浅浅的年轮?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和生命体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刚才所提出的几个疑问。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医把它和大自然以及人体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

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然而这种五行学说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说成是迷信?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我们民间,我们很多人对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许多误解。

张仲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通过脉象和病证的关系,来判断病证。

用五行生克的思想,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他曾经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伤寒杂病论》。

什么意思呢?你要见到肝病的话,那你就会知道,这个肝病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容易影响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给它补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这个病就容易好,这都是运用的五行理论。

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

那么这五个字,是指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五种东西呢?还是另有所指?要我说,古人说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层次叫五材,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质,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

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郝万山教授又是如何理解五行的呢?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

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气的展放,夏季气的上升,长夏,就是夏季的末尾,这段时间,中医把它叫做长夏,长夏气的平稳,秋季气的内收,冬季气的潜降,大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才使人有了五脏系统。

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配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

请听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千古中医故事系列节目中讲述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十四)《张仲景》五行生克(文稿)看视频(百度视频搜索:五行生克)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为什么会有年轮?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和生命体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医把它们和大自然,以及人体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然而,这种五行学说为什么被一些人说成是迷信呢?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不能发挥作用呢?那一学期刚开学,同学从外地返回北京,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跟我说,我们那儿有一个中医大夫,他对五行特别了解。

我到他的诊所去看了,在他的诊所里布置着五行:在诊所的东墙上,挂着一块不知什么朝代的一个红木家具的桌子腿,说这是代表东方木。

西墙上挂着不知什么朝代的一块破钟残片,说这代表西方金。

在诊所的南墙边生着个火炉,说这代表南方火。

靠北墙边放着个大水缸,里面盛满水,说这代表北方水。

在诊所的中央,没有铺地板,露出一片黄土,说这是中央土。

我说,这个中医大夫就这么理解五行啊?学生问,那应该怎么理解啊?其实,在民间,我们有很多人对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很多误解。

张仲景用他的五行生克理论,通过脉象和病证的关系,来判断病证的愈合,用五行生克的思想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他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你要见到肝病,你就会知道,肝病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容易影响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给它补好,肝病就不会影响脾胃了,这个病也就容易治好,这里运用的就是五行理论。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

在中医学里,这是指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五样东西呢,还是另有所指呢?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本来就有两个层次的概念。

一个层次叫五材,指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质。

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尚书大传》中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

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水和火,是百姓们做饭必须的,家家要做饭,谁家不用水,谁家不用火,这里指的是具体的东西。

金属和木材,是百姓盖房子做家具,下地干活,制作劳动工具所需用的具体的东西。

土壤,化育万物,为人所用。

我们外地的那位医生,他挂的是五材,不是五行。

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甚至有人用它来看风水,算命,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阴阳五行学说,因为它是用古代文字来表述的,离我们现在已经非常遥远。

今天,我们有很多人,对这个学说有不少的误解,或者是不理解,但是,它是古代圣贤,包括张仲景在内,他们通过研究自然规律,研究生命规律而得出的结晶。

在客观上,阴阳五行学说,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当然除医学之外,像那些风水先生,星象学家,他们也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然而,他们所运用的阴阳五行学说,可能和中医原本的阴阳五行学说,已经不是一回事了(评:实际是一回事,只是术数界中医界对五行的认识都有误区)。

我在这里只讲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评:五行本义)。

为什么叫五行?“行”是什么意思?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行,人之步趋也。

在现代汉语辞典里,“行”,仍然是迈步往前走的意思。

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行,就是运行,运动的意思。

在中医学里,五行,是指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气的五种运动方式。

在《伤寒论》里,一开始就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

人秉五常,以有五脏。

天,指大自然,大自然抚布了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生长收藏的生命节律。

人秉五常,这个五常也是指五行,人体秉受了五种常规的气的运动方式,才有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在《黄帝内经》里,多次提到天有四时五行,大自然有四季,有五行,以生长收藏,才使植物有了生长收藏的生命阶段,才有了寒暑湿燥风,这样一些不同的气候变化。

可见,同是这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五行和五材不是一回事。

五行,是指自然界的气的运动规律,它支配着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壮老已。

有一个阶段,我住在一楼,房后有一块空地。

我种了一些葡萄,月季花等。

那年春天,我觉得有些葡萄枝应该剪掉,我就开始剪枝。

这一剪,发现从断端流出很多水,嘀嗒嘀嗒往下滴。

葡萄枝里怎么滴水了呢?心想是不是缺肥?我就挖沟,施肥。

这一挖沟,断了葡萄的不少根。

从根的末端,也开始流出很多水。

我们学校管园林绿化的老师傅看见了,他说,郝老师,你怎么春天剪枝啊?春天的时候,营养是向树根的末梢,向枝条的末梢输送,你把枝条剪断了,那个断端就会流出大量的营养,那是葡萄的眼泪,它在哭啊!树根也是一样,你挖断了,那也是葡萄的眼泪,也在哭啊!这个时候丢失养分,太可惜了。

这是20多年前的事。

听到园林师傅这么一讲,我机灵了一下:什么样的气的运动,在春季支配着动植物的生长啊?营养向四周输送,向树根末梢,向枝条末梢输送?那一定是一种展放的气,而古人就借用这个“木”字,来代表这种展放的气。

在五行中,木,代表气的展放运动。

夏天的时候,人们常常感到酷热,烦躁,食欲下降,体亏人乏,严重的会引发季节病,这是五行的什么运动引起的呢?我问园林师傅:夏天,葡萄藤,都快长疯了,根还长不长?他说根就不太长了。

因为春季根部已基本奠定好了,夏季就长地面部分。

春末夏初,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特别活跃,交朋友的,搞对象的,垒窝的,成家的,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峥峥向上的景象。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动植物这样的生长状况,我想这应该是什么样的气的运动支配着大自然呢?应该是气的上升运动。

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为主导,支配着自然界。

古人用哪一个字来代表气的上升运动呢?“火”字,因为火性延上。

在五行中,火,代表气的上升运动。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一不小心被妖魔抓住。

小妖对老妖说,师傅,咱们把他们全都蒸一蒸吃了吧!猪八戒皮糙肉厚,不容易熟,放到笼屉的最下层。

唐僧皮肉比较嫩,容易烂,把他放到笼屉的最上层。

这样一锅就全熟了。

孙悟空一听,跟猪八戒说:这小子是外行,它不知道火性延上的道理。

在密闭的笼屉里,上边的温度高,师傅可受不了。

你看,孙悟空他学过五行。

孙悟空最初的师傅是道家,道家最讲五行,孙悟空一心想跳出三界,不想在五行中。

什么叫不想在五行中?五行是大自然的规律,孙悟空不想再受大自然的支配,如来佛是怎么教育孙悟空的?孙悟空一个跟斗,觉得自己可能跳到天边了,有五根肉红的柱子,撑着一股青云。

如来佛呀,如来佛,你说我跳不出你的手心,现在我已经跳到天边了。

我要留下一个记号,于是拔下一根头发,变成一支笔,在柱子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几个字。

不解气,又撒了一泡尿作个记号。

然后,一个跟斗又翻回来了。

如来佛不动声色,伸出五个指头,孙悟空大吃一惊,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怎么写在如来佛的中指上,闻了一闻还有他留下的标记。

如来佛就把孙悟空扣在了五行山下。

中国名山大川那么多,为什么要把孙悟空扣在五行山下呢?就是要让孙悟空好好考虑这大自然的规律,你跳得再远,也跳不出五行这自然规律。

考虑了多少年?五百年。

所以,孙悟空懂得五行,懂得火性延上的道理。

秋季气候凉爽,树木的根须干枯了,枝条也干枯了。

秋季我们看到动物的生长状况,比如秋后的兔子,它拼命地吃,吃得肥肥壮壮的,积聚营养,准备过冬。

你到动物园去看秋季的狗熊,也是拼命地吃,秋天的狗熊是最胖的,它积聚脂肪,准备过冬。

古代人观察到秋季的这些现象,认为秋季,自然界是一种气的内收运动。

用什么字来表示气的内收运动呢?“金”字。

在五行中,金,代表气的内收运动。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北方的时候,俯察地理,地面是冬季,这时气候寒冷,万物深藏,种子埋在土里千万不要发芽,发芽就会被冻死。

那树叶的小幼芽,藏在芽胞也千万别露头,一露头就会被冻死。

冬眠的动物藏到山洞里,古代的人类也过着早睡晚出的猫冬生活。

古人观察到冬天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认为这是气的下降和潜藏运动支配着自然界,支配着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用什么字来代表气的下降运动呢?“水”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