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走迷宫》教学设计

《机器人走迷宫》教学设计

《机器人走迷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红外传感器,完成机器人走迷宫;
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
学会编写机器人迷宫程序流程图;
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机器人走迷宫,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讲解左右手走,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调试,体会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走迷宫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机器人走迷宫是本节课在经过几节实验课后,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的一项大的、传统的,并具有一定任务难度的活动课,它要求我们的同学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各种传感器,加上自己的创造、创新,去分析、解释任务,搭建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写出详细的流程图,并通过运行机器人来检验其正确性,通过反复调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走迷宫也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考验学生的记忆和判断能力。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红外传感器的使用,了解了红外传感器在实际中的某些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使用红外传感器,通过动手搭建迷宫机器人,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学习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策;
2.学会如何编写机器人走迷宫的流程图。

四、教学难点
1.机器人行走方向的判断;
2.掌握子程序及复杂程序的编写;
3.红外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多元运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欣赏走迷宫的机器人视频;
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观察走迷宫机器人中运用到的知识,引出本堂课的任务。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回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课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实例讲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如果一个人在漆黑的迷宫场地中寻找出口,怎么才能走出迷宫呢?一般地,人会通过手的触摸来寻找行走路线,沿迷宫的围墙的某一侧行走可以使机器人走遍迷宫的每个地方,这是走迷宫的一般方法。

由于场地漆黑,根据两手获得的墙壁触摸信息可以做出判断,我们称沿左侧行走的方法为左手走,称沿右侧行走的方法为右手走。

让机器人假设按左手法则行走,用左手去摸索左侧的墙壁,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同时右手伸向前方,避免在前进的过程中撞到前方拐弯处的墙上。

学生活动
揭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了解机器人走迷宫的原理。

(三)自立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走迷宫策——左右手走)
阅读教材,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及自主理解,强化对左右手走的理解。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完成括建走迷宫机器人,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3.布置学习任务二(走迷宫程序的设计及子程序的弓队)
通过分析“走迷宫机器人”的程序以及观察流程图,小组讨论出程序设计的意图,并独立完成程序的再设计。

对“子程序”概念的归纳及讲解,为学生整理一下编程思路。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二。

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出各组制作机器人时出现的问题,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熟练掌握左右手定则的判断方法,正确运用到实际编程中;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编程知识,通过于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合理编程、简化编程。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