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申请公开一种海水虾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还包括:育苗池滤过滤装置,设于所述养殖池内,以将所述养殖池分隔为育苗区和换水区;海水过滤系统,连通至所述换水区内;空气过滤系统。

本申请通过海水过滤系统将海水经过过滤后送入养殖池内,用于对养殖池进行换水,同时通过设置空气过滤系统,空气过滤系统连接养殖池内的曝气管对养殖池的水曝气,提高水的含氧率,避免了养成周期内基本没有换水,养殖水体存在离子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需要投放各种补充试剂,但仍较难达到自然海水的效果的问题,同时通过育苗池滤过滤装置将虾苗隔绝在育苗区内,通过在换水区内进行换水,避免了虾苗会在换水时被带出养殖池,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1.一种海水虾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育苗池滤过滤装置(20),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所述育苗池滤过滤装置(20)上用于阻隔虾苗通过的网孔,以将所述养殖池(10)分隔为育苗区(101)和换水区(102);海水过滤系统(30),连通至所述换水区(102)内,所述海水过滤系统(30)包括用于对海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301)、第二过滤装置(302);空气过滤系统(40),连通设于所述养殖池(10)底部的曝气管道(103),将经过过滤后的空气通入曝气管道(103),用以提高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的含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海水过滤系统(30)还包括:第一蓄水池(303),用于储存海水,所述第一蓄水池(303)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之间设有第一吸水泵(304),用以将所述第一蓄水池(303)的水抽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内过滤,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能够过滤水中的大颗粒物;第二蓄水池(305),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连通,用于容纳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排出的水,所述第二蓄水池(305)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02)之间设有第二吸水泵(306),用以将所述第二蓄水池(305)内的水抽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02)内过滤,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02)能够过滤水中的气味和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池滤过滤装置(20)包括:育苗滤网(201)、设于所述育苗滤网(201)两侧的两个固定连接柱(202)、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的侧壁上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固定连接柱的连接管(203)和用于压紧放置于所述养殖池(10)底部的部分所述育苗滤网(201)的压紧装置(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培育喂养龙虾的丰年虫培养装置(50),所述丰年虫培养装置(50)包括: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的培育罐(501)、用于固定所述培育罐(501)的培育装置固定架(50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培育罐(501)的外周面上,用于遮蔽所述培育罐(501)的外部光源,以使所述培育装罐(501)内部呈无光源环境的遮光板(503)和设于所述培育罐(501)底部,用于将丰年虫的成虫排出所述培育罐(501)外的开关阀(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养殖池(10)内的龙虾进行转运的龙虾转运装置(60),所述龙虾转运装置(60)包括:虾苗转运框架(6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虾苗转运框架(601)上的用于将虾苗与养殖水分离的虾苗转运纱网(602)、设于所述虾苗转运纱网(602)上,与养殖池连通将虾苗通入虾苗转运纱网(602)的虾苗通入管(6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70)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边的灯架(701)和设于所述灯架(701)上的灯具组件(702),所述灯具组件(702)包括多组照明灯管(701a)、杀菌灯管(701a)。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为滤砂缸,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01)包括缸体(301a)、与所述第一吸水泵(304)连接的进水口(301b)、与所述第二蓄水池(305)连通的出水口(301c),所述进水口(301b)设于所述出水口(301c)上方;所述缸体(301a)内设有过滤腔(301d),所述过滤腔(301d)由下至上分别设有砾石过滤层(301e)和石英砂过滤层(301f),所述进水口(301b)上设有第一连接管(301g),所述第一连接管(301g)的顶部设有喷头(301h),所述喷头(301h)的高度高于所述石英砂过滤层(301f),所述出水口(301c)设有伸入所述砾石过滤层(301e)的第二连接管(301i),所述第二连接管(301i)上连接有多个过滤管(301j);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02)为活性炭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02)包括箱体(302a),以及设于所述箱体(302a)内的多个可拆卸设置的活性炭板(302b),所述的活性炭板(302b)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箱体(302a)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吸水泵(306)连通的上开口(302b),所述箱体(302a)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养殖池(10)连通的下开口(302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池增氧吸气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系统(40)包括至少两个室内气泵(401)、室外过滤装置(402)、通气管(403)、三通阀(404)和输送管道(405),所述室外过滤装置(402)用于过滤室外的空气,所述通气管(403)设于所述室外过滤装置(402)的一侧,且用于通气过滤外部的空气,所述室内气泵(401)之间并联设置,且所述室内气泵(401)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室外过滤装置(402)的另一侧气路连接,所述室内气泵(401)的后端通过三通阀(404)串联连通至所述输送管道(405),用于将所述室外过滤装置(402)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输送管道(405)送至养殖池(10)内,对养殖池(10)补氧;所述通气管(403)上设有用于初步过滤的多个第一过滤部件(403a),所述室外过滤装置(402)与所述室内气泵(401)连接的气路上设有进行二次过滤的第二过滤部件(402a)。

9.一种海水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培育场地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养殖池、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清水池、空气过滤系统、光照系统和丰年虫培养装置;养殖池:水土混合池,占场地面积为20~30%,池高为1.8~2.2米、面积大小为0.4~0.8亩,养殖池内设有30cm厚的泥块层,水体中进行培藻;1/5~2/5面积种植水葫芦;养殖池内设置育苗过滤网,将养育池分隔为育苗区和换水区;按上进下排的原则在换水区内设计进排水;育苗区内设有输氧管道;第一蓄水池:占场地面积15~20%,普通水池即可,水深为1.5~2米,池中存放抽取的海水;第二蓄水池:占场地面积15~20%,普通水池即可,水深为1.5~2米,池中存放经过过滤砂缸过滤后的海水,并且池中第一次过滤后的海水经过活性炭过滤箱过滤后通入养殖池内;清水池:占场地面积15~20%,普通水池即可,水深为1.5~2米,池中存放普通清水,用于通入养殖池内;空气过滤系统:包括两个室内气泵、室外过滤装置、两条过滤分支气路、通气管、三通阀和输送管道;室外的通气管连通室外过滤装置,两个室内气泵分别设置于两条过滤分支气路上,且两条过滤分支气路并联至室外过滤装置,两条过滤分支气路的尾端连接至三通阀,输送管道连接至三通阀上与两条过滤分支气路连通,将经过过滤的空气通过输送管道送至输氧管道内;光照系统:在养殖池的上方设置由多个照明灯和杀菌灯组成的光照系统,杀菌灯用于对养育池内的水资源进行杀菌,照明灯用于对培藻进行补光;丰年虫培养装置:培养罐采用有机玻璃做成的圆形桶状,底部呈漏斗形,培养罐的中上部的外周设有环形遮光板,遮蔽培养罐,用强次氯酸溶液消毒罐壁,投入丰年虫虫卵进行孵化;培育虾种:按每亩养殖池50~70斤的标准留种虾;培育丰年虫:在培养罐内放置水温为25℃,含盐量为28%的海水,在培养罐的底部安置两盏日光灯新进照射,照射时间为两小时,间隔一小时,光照强度需要保持在20000LX,保证培养罐的水呈弱碱性,PH值的范围在7.5—8.5为最佳,管内的水呈酸性时,通过低可用NaHCO3调节至呈碱性;对孵化的丰年虫进行收集,以便于进一步的强化培养,用遮光片挡住培养罐,向培养罐的底部照射10min,将丰年虫吸引这地步,打开培养罐底部的排水阀,配合过滤网,收集丰年虫;培藻养殖海水过滤,以及培藻的培养:将海水抽到第一蓄水池中,海水进行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或强氯精等进行水体消毒,并充分增氧,使余氯少于0.3mg/L,通过水泵将第一蓄水池中的水送至过滤砂缸过滤后送至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二蓄水池内的水经过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或强氯精等进行水体消毒,并充分增氧,经消毒处理并充分增氧,余氯少于0.1mg/L后通过水泵将水送至养殖池内,用于对培藻的培养;培藻步骤,在养殖池的泥块层中使用基肥,将经过过滤的海水和清水池内的清水按照1:10的比列混合入养殖池内,定期引进藻种,定期使用一些培藻产品,丰富水体中的藻类。

一般10天左右。

具体看自己水体和养殖品种而定;一周补充一次充营养元素,定期使用一些肥水产品,杀藻后,先解毒再培藻,根据藻类水色变化,补充碳源,改变水体的氮磷比,同时每次换水不超过池内水的10%,且养殖池内的输氧管进行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5mg/L;放苗:清水池内的水温达到24℃以上时开始放苗,将清水池的水盐度调节到接近养殖池,盐度不超过25‰,虾苗达到1.0 1.2cm左右,经过各项病毒、弧菌、肠~肝包虫检测以及应急测试;放苗第二天开始~投喂高蛋白的强化浮性料配合浮萍的饲料,每天早晚各投料一次;,第三天开始将养殖池内的水用水泵抽到小池塘进行盐度的调节,每天进水不超过塘高的15‰,水位控制在1.2-1.5米之间,养殖20天,小池塘水~~温稳定25℃以上,苗生长到3-4cm,即可把小池塘的虾苗通过龙虾转运装置运送至养殖池内进行培养;在清水池内小龙虾管理:放使用的改良剂调节水质,改良养殖池底部的亚硝酸盐和氨氮,每天保持2小时的曝气机增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海水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0中的漂白粉的用量为50g/㎡,且在漂白粉中添加稀盐酸,比例为1比8。

技术说明书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现在的虾养殖中的所谓工厂化养殖模式来源于我国北方的鲍鱼、海参养殖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完全脱离水泥池+大棚的基本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