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
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
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表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
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
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
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
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
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
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
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
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
汽油烧的煤气。
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
“真急人呀!我们这
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
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
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
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
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
这就是会战着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
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
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
场端了50吨水。
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
田第一口生产井。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
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
定用水泥代替。
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
人也跟着跳了进去。
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
王进喜累
得起不来了。
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
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
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
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
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