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大全

标点符号大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 3、加引范围要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 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 不怪嘛’。”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
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 B、 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5)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6)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 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 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7)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 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几种标点的常见(误)用法例析
问号的常见错误有:
1、非疑问句用问号。
(1)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 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哪里的近千株树木 将怎么办?
2、选择问句多用问号
选择问虽然包括了两项或两项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 只一个问题,因此通常只在句末用问号。 你是喜欢李白的诗呢?还是喜欢杜甫的诗?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3)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 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 恒……
4、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凡是用 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 顿用逗号。 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 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5)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 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 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 确有“水分”可挤的。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 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分号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 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 的。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2)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 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6)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 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7.顿号同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重 (7)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 及沅陵黄船。
8、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 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8)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 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 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 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引号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 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 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 用引号。 据说米开朗琪罗病毒就是以大麻病毒为蓝本改进而成的。
冒号
1、当“某某说”用在引话中间时,误用冒号。 (1)“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2)“谢谢你,”小王说:“我会给你写信的。” 2、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 (3)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 学了。 (4)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 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9、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
(9)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 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 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10)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 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 尽快致富。
(4)非常饱歉,信回迟了(太迟了!),请不要骂我。 (5)果戈理作《巡按使》,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 “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 紧的一句删去了。)
省略号
1、表示列举省略时,省略号与“等”“等等”连用。 (1)继《狂人日记》后,鲁迅又发表了小说《故乡》 《药》《一件小事》……等。
2、省略号前后标点乱用。
省略号前的句子如果不完整,那么省略号前不加任何 标点,如 (2)沙滩上有无数的贝壳,红的、黄的、彩条的、…… (3)“一,二,三,四,……”(《七根火柴》)
省略号前的句子如果完整,那么省略号前应该加 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如
(4)那么带了箱子逃吗?……赶快跑!…… (5)什么?……怎么啦?……哪会有这样的事?
熙凤问: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3、在使用倒装句时,问号位置错误。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怎么了?你。 倒装句中的问号只能用在全句结束时,句子中 间应用在并列的词或词 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 线条柔和……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2)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3)“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 校的收费关。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4)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 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5)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 程难、规模大。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3、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6)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 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4、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 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 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 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
括号 1、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1)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 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 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2、括号位置错误。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某 些词语或分句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句内 括号必须紧贴着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括 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 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未的标点之后, 括号后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3、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 起畅谈往事。 4、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 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 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5、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1)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 《白石诗说》) (3)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故乡》)。
3、句内括号当中的语句根据需要可以使用 各种标点,但在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 果末尾是句号或叹号,要保留,因为去掉了 就看不出它所表达的语气。句外括号中语句 的末尾可以有句末点号,也可以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