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全
2、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 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 良药。
破折号与“是”“有”“即”等提示的词不能 同时使用。
2、嗯,——我们想把她的坟修一修。 3、我对着大海喊:“大——海——,我——爱— —你——” 破折号表示思维的停顿或声音的延长。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标点符号的命题趋势
• 1.在考察范围上,问号、句号、冒号、分 号、逗号、顿号六种点号和引号、书名 号、括号、破折号四种标号是考察的重 点。 • 2在频率上,出现最多的有:问号、书名 号的使用;引号、括号与相关点号的搭 配使用;显示文句的层次时,句号、冒 号、分号、逗号、顿号的使用。
考查形式
• 1.选择题,要求选出使用正确或者错误的 一项,或者给出的语段标点空缺,要求 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标点 • 2.修改填空题,在语段中存在错误,要求 学生指出有错误的地方并修改 • 3.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短文空缺处加标点。
九、省略号 (五)使用省略号常见的错误 1.表示列举省略时,出现省略号与 “等”“等等”连用的错误。 例 继《狂人日记》后,鲁迅又发表了小说 《故乡》《药》《一件小事》……等。 应当去掉省略号或“等”字。
2.省略号后误用标点符号。 例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 的建筑之—……。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 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 一幅绚丽的图画。 省略号后的句号应当去掉。因为连 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
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 后。 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 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 号。
;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 提示下文用冒号 总结上文要带冒
,
“”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4、特殊含义。“一· 二八”事变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5、特定称谓。“芦柴棒”着急的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引用的两种方式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
, ,
, ,
2、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
,
并列分句内部没有逗号时,不用分号,但 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明问:“去哪里?” “操场!”王 刚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明有些发 蒙。 改为句号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 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 标点符号。 注意★ 前后都是一个人说的话,中间的说后用逗 号
节”
,
这是很有见解的。
4、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 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 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小练12,4C)(2)引文结束 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小练12,4D)
六、括
号
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 句外括号两种。
“ 4、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 ” 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 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5、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 “ 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 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 主题活动、会议、丛书、课程、栏目等不用 书名号 。
。
。
,
。
3、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 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 号。
2、倒装句中问号(或感叹号) , , ?
A 怎么了?你。 B 你放着吧!祥林嫂。 C 甚矣,汝之不惠! √ D 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
, ?
这是一个倒装句,后面是主语,问号 (或感叹句)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 问或反问的语气。
二、逗号和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 之间。分析以下句子,注意层次和标点 的关系。
1、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 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 情。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 样残酷无情。 3、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要发动群众;二是要找准目标;三 是要速战速决。
八、书名号
• 主要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 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电视栏目名等。 • 2题 A 1、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 灯的情景。 2、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 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 加单书名号 3、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拍案 叫绝地介绍了《围城》这部杰作是如何创作出 来的。
七、破折号
1、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解释或补充说明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 两处都要用破折 号。 例句: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 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 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 处在优势的地位。 注释部分是正文,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用括号 号表示的注释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要连着正文 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
一、顿
号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 的词或者并列的短语。 例1: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 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例2: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 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使用顿号注意以下示例,请看下面几个例题:
2、这篇文章真实、感人。 3、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 ,
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 饭清香可口。
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的词语。
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 ) 3、 他培育了许多玫瑰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 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 匙地用牛奶喂它 。)
3.省略号前误用标点符号。 省略号前的句子如果不完整,那么 省略号前不加任何标点。 例 沙滩上有无数的贝壳,红的、黄的、彩 条的、…… 应当去掉最后一个顿号。
小结 误用省略号 1.表示列举省略时,出现省略号与 “等”“等等”连用的错误。 2.省略号后误用标点符号。 3.省略号前误用标点符号。
如:“很多纯文学作品确实不太好懂,”老师说, “可你一旦懂了,那就会一辈子受益。”
三、冒
号
:
冒号的基本作用就是总结上文和提示下文。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 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 一个乞丐了。 2、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 甲的人则是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 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名词加了 “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 用顿号。 7.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 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例: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 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
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 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 本。
,
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的词语。 如果注释内容后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放在括号 号后。 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 (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2013山东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
,
1、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
6、全文共六个部分,就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7、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8、向中顾委和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系统的介绍了党的 对外开放政策。
2、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 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时用顿号。
9、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 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
口诀复习法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五、引
号的作用:
1、引用。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2、强调。 包身工没有“做”与“不做”的自由。 3、否定或讽刺。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四步,即:向前 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 书籍之间跨步。 “即”“是”等词语的前面不能用冒号,后面可以 使用。 同一个句子里一般不用两个冒号: 2013年江西 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 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四、问
号
1、除了他能去,还有谁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2、亲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3、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 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
1、若一句话中的几问,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 则每句都用问号。
3、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 责他呢?
,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4、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5、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6、他独自一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 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着的是雨还是雪? 也不知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
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仔细考虑、切实执行 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