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学习技巧总集1、如何纠正琴童学琴中出现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电子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毛病出现,比如:有的孩子听觉不好,唱不准音的音高,有的孩子手指太软,站不起来孩子弹琴时手型不标准并且很难纠正,或是纠正后又不能保持,这是几乎所有学琴的孩子都遇到过的问题。
那么,在初学琴时,要解决哪些关键的问题呢?(编者按:孩子初学电子琴会出现很多问题,及时纠正手型和练琴方法至关重要。
)对四岁左右的孩子而言,他们正处在听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首先训练孩子对音乐音高的慨念,让他们听得出、并唱得准十分关键,这就是在初学时期特别要强调让孩子开口唱的原因所在。
因为只有唱准了,孩子才能把这个音记在心里,对声音的位置有了记忆,这样,他以后在学习中碰到错音才会去纠正它。
保持良好手型。
弹琴弹琴,要靠手指弹,而这个时期大部分孩子手指无力,因此不能着急,要慢慢地让他把手站好,为正确的弹奏创造条件。
识谱能力的培养。
孩子要努力掌握认识五线谱的方法,认识音高位置、拍号、升降号,掌握指法的规律、句法的特点以及演奏上的各种要求等。
养成练琴时看老师笔记或提示的习惯。
每节课老师都会对乐曲提出要求。
在弹琴之前先看一下,让心里明白该怎样练习(必要时,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
每完成一个项目,用铅笔作个记号以资鼓励和表扬。
确定每首乐曲所要弹的速度、力度和表情要求,在开始练琴之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
孩子在初学阶段时,没有把好手型关,久而久之,使错误的弹奏姿势变成了习惯动作,根深蒂固,即使日后经过很努力地纠正而获得成功,也难免还会在今后的弹奏中无意间再度复发,给日后的继续学习和提高演奏技巧造成重大障碍,所以在学琴的初期,就应特别注重正确手型的训练。
努力防止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这样就可以避免将来再走纠正错误手型的弯路。
在初学阶段一定要由正规的老师指导,作为家长,切不可指望在短期内就能让孩子练好手型。
对正确手型的训练必须要有持久的心理准备,耐心地帮助孩子,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注意保持手型!在孩子的初学阶段,切不可急于求成,头3个月里,必须认认真真的用慢速练习每一条练习曲,以使孩子每个手指的抬落动作得到充分训练。
为以后的弹奏打下坚实而又标准的手型基础。
家长在陪练时要特别注重孩子手腕、手掌和手指3个关节的支撑力训练。
时时关注孩子的掌关节、指关节是否凹陷。
(编者按: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弹琴的指法和方法,为孩子以后的练琴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手型的纠正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如果孩子掌关节凹陷,可把一只乒乓球放进丝袜中,绑在孩子手上〔球在手心部位〕再弹琴,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成效。
二、让孩子双手十指相对作抱球状,每对手指不停地做分开、相碰动作。
〔但手指必须是自然弯曲状〕三、也可将以上2种方法结合起来,将双手分开平放在桌面上,十个手指不停的轮番敲打桌面,也能达到训练目的。
四、找一些简单抒情、指法不太复杂的乐曲让孩子慢速弹奏,要求孩子弹每个音的手指动作都要达到标准要求。
五、如孩子弹琴时手掌翻来翻去,手指东倒西歪,可采用第三种方法,再在手掌背放块橡皮进行训练,这样可控制孩子的手掌不会出现多余的动作。
一个好的触键习惯和好的手型,是要靠长期注意,耐心指点,不断纠正才能养成的,所以家长切不能操之过急。
只有指法安排合理,乐曲才能弹的清晰流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让他们自主的纠正和学习,这样水平才会越来越好。
2、小提琴保养常识小提琴系统工程中的黄金分割律小提琴,一种造型优美、声音诱人的弦乐器。
为了制造出音色极佳的小提琴,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小提琴制造家、音乐家、科学家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而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16世纪以来,意大利涌现出许多小提琴制作巨匠,如G·P·玛基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1580-1632),N·阿玛蒂(NiccoloAmati, 1596-1684),G·瓜奈利(GiusePPeGuarneri del Gesu,is87一计45)和A·斯特拉地瓦利(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
他们制作的琴,成为世界小提琴演奏家爱不释手的名琴、收藏家高价收藏的珍品。
斯特拉地瓦利小提琴为什么能发出如此优美动听的声音呢?现代科学技术逐渐揭示了其中一些制作上的秘密,但是,还有许多方面尚待人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揭示。
斯特拉地瓦利小提琴的优美音质是综合了许多优秀的技术和工艺而形成的系统工程最佳组合效应;而不是什么简单的或个别的条件所创造出来的奇迹。
多年来,笔者测试和分析了若干国内外小提琴的结构比例,认为:小提琴结构中的黄金分割律是使小提琴音色优美动听的一个重要因素。
黄金分割律在小提琴结构中是至关重要的定律。
现以“355型”小提琴(即4/4小提琴)为例,找出其结构中的黄金分割关系(单位:毫米)。
1.琴体全长593,其黄金分割长度为共鸣箱的长度(355):593 X 0.618=366.474366.474-355= 11.474(差数)2.共鸣箱长度(366.474),再经黄金分割,为琴头(107)加琴颈(138)的长度(实际长度为245):366.474 X 0.618=226.481(差18.519)。
3.把用黄金分割律求出琴颈加琴头的长度(226.481)进行第三次黄金分割,为面板前端至G弦轴的长度:226.481X 0.618=139.9654.指板长度271,对它进行第一次黄金分割,为尾枕至马子中心的长度:271X 0.618=167.4785.对求出的尾枕至马子中心的长度(167.478)进行第二次黄金分割为琴头的长度: 167.478 X 0.618,103.501(差3.499)6.对求出的琴头的长度(103.501)进行第三次黄金分割,为G弦轴至A弦轴的距离: 103.501X 0.618=63.9647.小提琴实际有效弦长为327,对它进行黄金分割,为马子中心至面板上端的长度:327 X 0.618=202.086(差l~3)8.对求出的马子中心至面板上端的长度(202.086)进行第二次黄金分割,为尾钮至弦总上端的长度:202.086 X 0.618=124.8899.对求出的尾钮至弦总上端长度(124.889)进行第三次黄金分割,为弦枕到弦槽上边的距离: 124.889 X 0.618=77.18110. 对所求出的弦枕到弦槽上边的距离(77.181)进行第四次黄金分割,为指板末端至马脚的距离:77.181X 0.618=47.698(差1~ 2)11.对求出的指板末端至马脚的距离(47.698)再进行第五次黄金分割,为侧板上部的宽度:47.698 X 0. 618= 29.477(差0.523)12.对低音梁进行黄金分割,并使黄金分割点与重心点完全吻合,是发音优美的关键条件。
低音梁长度280,黄金分割长度为:280 X 0.618=173.04小提琴马子左侧脚长13,共黄金分割长度为:13 X 0.618= 8.034低音梁重心点、黄金分割点与左马脚黄金分割点三点完全垂直重合时,小提琴音响效应处于最佳状态。
13.小提琴音柱的安装,一直是难于准确解决的问题,一般凭经验可以找到大体上的位置,可是最佳位置在什么地方,这就难于准确说明了。
求音柱的最佳位置的具体作法如下。
连接两个F孔的上下两端,得AB和CD两条直线。
AB、CD是平行线。
AB、CD两线的垂直距离HD为75。
对HD(75)进行黄金分割,其分割长度HE为:75 X 0.618=46.35通过E作AB或CD的平行线(或PM的垂线)与F孔两外侧相交于F、G.求得FG的垂直距离为90。
对FG进行黄金分割,求得分割长度FO为:90 X 0.618= 55.62通过O作AB、CD的垂线(或PM的平行线),求得LN,则FG与LN的交点O就是音柱的最佳位置。
上述几何图例和数据,对一只特定的小提琴,是一系列非可变值;而对另只小提琴,则有可能成为变值,但对于其本身仍属非可变值。
优美动听的琴音,是综合了各种条件而得来的,它必然是小提琴系统工程的精心杰作。
黄金分割律是小提琴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承认,小提琴各个黄金分割律的调试是比较困难的,其中有的可以自行调试,有的则明知不准确也难于调试。
从教学的角度言,黄金分割律数据当应力求精确,但在实际运用中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数也就堪称精确了。
对于系统工程组合效应较差的小提琴,在可能条件下调节其某些可调部分的黄金分割点,其音质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编者按:能知道小提琴的制造原理,就能更好的懂得如何去保养小提琴。
3、巧购小提琴小提琴的尺寸有大小之分,一般将成人演奏用的琴称为全琴(即4/4),之下从大到小分别有6种尺寸。
不同尺寸的琴,适合不同年龄的人。
4/4琴适合身高155cm以上的人;3/4琴适合臂长56.5~60cm,一般年龄在9~ll岁;1/2琴适合臂长52~56.5cm,一般年龄在6~10岁;1/4琴适合臂长47~52cm,一般年龄在4~7岁;1/16~1/8的小提琴一般是模型,较少用来作为初学用。
成年人只需要选择全琴既可,但为孩子选择小提琴就要选尺寸合适的琴,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把琴放到孩子左肩与下颌之间,即摆出演奏小提琴的姿势,让孩子的左手臂顺着琴头向前伸直,让孩子用手掌及手指包住琴头,如果能包住琴头基本上就合适,如果包不过来,则琴偏大;如果琴长只到左手腕以里,则琴偏小。
然后还要看码子高低,琴位之间角度是否合适。
当然,音质也是选择的因素,不过初学者不必过分要求音质。
编者按:学习小提琴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如果能掌握好小提琴学习的技巧,更加能快速的学习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