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型发电机进相运行.
4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3. 发电机进相运行特点
发电机进相稳定运行是电网需要时采用的运行技术,其运 行能力主要是由电机本体的条件确定。我国1989年颁布的《发 电机运行规则》第47条指出:“发电机是否能进相运行应遵守 制造厂的规定。制造厂无规定的应通过试验确定。进相运行的 可能性决定于发电机端部结构件的发热和在电网中运行的稳定 性。”
8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例:N水厂一台TS854/156-40型、 75MW的水轮发电机,实测有功功率 恒定时励磁电流和功角的关系如图。 功角随励磁电流减小而增大。
300 时,增加比较缓慢。
300 时,励磁电流稍有减小,
功角增加很快。
讨论:上述的功角特性是指发电机励磁系统不带自动电压调 节器而言。如果发电机在运行时带上自动电压调节器,则功角特 性会有一些不同,最大电磁输出功率Pmax会向右移动,使得Pmax 所对应的功角δ >90°,实现发电机在人工稳定区域运行。 9
6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以隐极发电机为例,设电势为Eq,电抗xd=xq,端电压为 UG,功率角为δG,则发电机的功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PM
E qU G xd
sin
(1-13)
由上式可知看出,在Eq、UG、xd不变的情况下, PM的变化 会引起功角δ 的变化,在功角为90o时,PM达到最大输出功率
U
图1-15 发电机进相运行相量图
3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发电机迟相运行时,供给系统有功功率和感性无 功功率,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表的指示均为正值; 而进相运行时供给系统有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其 有功功率表指示正值,而无功功率表则指示负值,故 可以说此时从系统吸收感性无功功率。发电机进相运 行时各电磁参数仍然是对称的,并且发电机仍然保持 同步转速,因而是属于发电机正常运行方式中功率因 数变动时的一种运行工况,只是拓宽了发电机通常的 运行范围。同样,在允许的进相运行限额范围内,只 要电网需要是可以长时间运行的。
2. 发电机进相运行的相量关系
实际并入电网的同步发 电机是通过变压器、线路与 电网相联的。发电机进相运 行的相量关系如图1-15所示。
G
E q x jI d
U G
s
I
此时发电机的功角为δG, 发电机电势与电网电压相量 之间的夹角为δs。
I
xd
x jI s
U
0
U l
P jQ xs
5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4. 发电机进相运行所导致问题分析 发电机进相运行,从理论上分析是可行的。但由于发电机 的类型、结构、冷却方式及容量有很大的差异,发电厂的电气 主接线各异,发电厂和系统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等原因,在进 相运行是容许发出多少有功功率和吸收多少无功功率,理论上 的计算由于不考虑电机的饱和及励磁方式的影响等,其结果是 近似的,一般要通过运行试验来决定。运行和试验时应注意的 问题如下: 1)静态稳定性的降低 当同步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受到一些微小的扰动,发生瞬时 的增大或减小时,如果不考虑调节器的作用,发电机能在这种 瞬时扰动后很快恢复到原来的平衡运动状态,这称为发电机的 静态稳定。反之,称为静态不稳定。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第二节 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分析 1.什么是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状态?
进相运行是相对于发电机迟相运行而言的,此时 定子电流超前于端电压,发电机处于欠励磁运行状态。 发电机直接与无限大容量电网并联运行时,保持其有 功功率恒定,调节励磁电流可以实现这两种运行状态 的相互转换。
2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Pmax EqU G xd
(1-14)
对式(1-14)求导得
dPM EqU cos (1-15) d xd
7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可以看出:在
dPM 0 时,发电机能保持静态稳定; 在 d
dPM 0 时,发电机达到静态稳定极限; d
dPM 在 0 时,发电机会失去静态稳定。 d dPM 因此, 可以做为发电机静态稳定的判据。 d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Pn 100MW ,U N 13.8kV , 例(1)一台TB-100-2型发电机, 在手动励磁和投入自动励磁调节器两种条件下的实测结果列表:
该机的自动励磁调节器投入运行后,在接近额定有功功率 时,吸收的无功功率由手动励磁时的42.2Mvar增到63Mvar。当 有功功率降低时,电机的运行功角已超过自然稳定极限进入人 工稳定运行区运行。 10
设在迟相运行时,发电机的功角为δ1;进相运行时为δ2,在 运行方式由迟相逐渐过渡到进相时,由于If下降,引起Eq下降 (U也相应下降一些),而xd基本保持不变,则功角δ必然要增加, 即从δ1增到δ2 。此时最大功率点Pmax会下移。在δ=90°时, PM= Pmax,达到静态稳定极限。此时若再减少励磁电流,则会失 去稳定。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进相运行
第一节 发电机的进相运行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大型发电机组日益增多,同时输 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距离越来越长,加之许多配电 网络使用了电缆线路,引起了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增加,增大了 剩余无功功率。尤其是在节假日、午夜等低负荷情况下,由线路 引起的剩余无功功率,使电网的电压上升,以致超过容许的范围。 过去一般是采用并联电抗器或利用调相机来吸收此部分剩余无功 功率,但有一定的限度,且增加了设备投资。近些年我国也广泛 地开展了进相运行的试验研究。实践说明,进相运行是一项切实 可行的办法,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投资,就可吸收无功功率,进 行电压调整。适当进行进相运行,能降低电压,抑制和改善电网 电压过高状况。该项技术措施易于实现,运行操作方便、灵活, 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就其本体而言有两个特点: 1)发电机端部的漏磁较迟相运行时增大,会造成定子端部 铁心和金属结构件的温度增高,甚至超过允许的温度限值; 2)进相运行的发电机与电网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较迟相 运行时降低,可能在某一进相深度时达到稳定极限而失步。因 此,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容许承担的电网有功功率和相应允许吸 收的无功功率值是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