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1 五、海关对报关单位的分类管理 海关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

1.管理类别的设定

注意,首次注册登记后,B类企业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原因:①不符合A类企业适用的条件;②又未发生C、D类管理所列的情形。见下表:

企业类别 AA类企业 A类企业 B类企业 C类企业 D类企业 信用状况 信用突出 信用良好 信用一般 信用较差 信用很差 管理措施 适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 适用常规管理措施 适用密监管措施

B类企业 A类企业 AA类企业 收发货人 报关企业 收发货人 报关企业 收发货人 报关企业 ①首次注册登记的或者首次注册登记后,管理类别未发生调整的; ①适用B类管理1年以上 ①适用A类管理1年以上 ②连续1年无走私或违规,无侵犯知识产权,无欠税款 ②通过海关稽查验证

③上一年度报关差错率在3%以下 ②未发生C、D类管理所列情形,且AA类不符合AA、A类适用条件,A类不适用原A类适用条件的(2010单选③报关企业(AA类)因未认真审核,造成申报不实,报关员暂停执业3个月,企业未暂停执业,管理类别调整为B类) ③报关差错率5%以下 ④上一年度报关企业业务量2万票以上(中西部5000票以上)

④上一年度进出口总额50万美元以上 ④上一年度报关业务量3000票以上

B类企业 C类企业 D类企业 2 2.AA类或者A类企业涉嫌走私被立案侦查或者调查的,海关暂停其与管理类别相应的管理措施;暂停期,按照B类企业的管理措施实施管理。 3.企业仅名称或者海关注册编码发生变化的,其管理类别可以继续适用,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式调整: (1)企业发生存续分立,分立后的存续企业承继分立前企业的主要权利义务或者债券债务关系的,其管理类别使用分立前企业的管理类别,其分立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2)企业发生解散分立,分立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3)企业吸收合并,合并企业管理类别适用合并后存续企业的管理类别; (4)企业发生新设合并,合并企业视为首次注册企业。 4.报关企业代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开展报关业务,海关按照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各自适用的管理类别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因企业的管理类别不同导致与应当实施的管理措施相抵触的,海关按照下列式实施:(2008多选②) (1)报关企业或者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为C类或者D类的,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2)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均为B类及以上管理类别的,按照报关企业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5.加工贸易的经营企业与承接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管理类别不一致的,海关对该加工贸易业务按照较低的管理类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六、报关单位的海关法律责任

1.走私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处罚: (1)逃避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境;

无走私 有走私行为的 1年有2次以上走私或走私罪 无拖欠税款 拖欠税款,被罚款人民币50万元及以下 拖欠税款,被罚人民币50万元以上

收发货人:①1年3次及以下违规行为②或违规次数未超报关单总数1‰③或违规被罚人民币100万及以下 报关企业:①1年3次及以下违规行为②或违规被罚人民币50万及以下 收发货人:①1年有3次以上违规行为,且违规次数超报关单总数1‰②或违规被罚人民币100万以上 报关企业:①1年有3次以上违规行为②或违规被罚人民币50万以上

收发货人1年只有1次侵犯知识产权,或报关企业因侵权被没收货物2次及以下 收发货人1年侵犯知识产权达2次,或报关企业因侵权被没收货物达3次 收发货人1年侵犯知识产权达3次及以上,或报关企业因侵权被没收货物达4次及以上 1年未被海关暂停报关业务(适用报关企业) 1年被海关暂停报关业务6个月以,AA、A、B类企业被暂停执业的,一律调整为C类,恢复后1年再次暂停的,可以撤销其注册登记(2011单选②)

1年报关的差错率在5%及以上,10%以下 1年报关的差错率在10%及以上 应注意,B类及以上报关企业被海关暂停从事报关业务或代理报关的货物涉及走私,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拒不接受或者拒不协助海关进行调查的,适用C类管理 3

(2)偷逃应纳税款,非法运输、携带、邮寄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 (3)逃避海关监管,未经海关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缴纳有关可证件,擅自将保税

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销售。 报关单位走私行为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所得,可以并处罚款;可以并处偷逃应纳税款3倍以下罚款;对专门或者多次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专门或者多次(2年3次以上)用于走私的运输工具,海关将予以没收;对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海关将责令拆毁或者没收。使用特制设备,夹层、暗格走私的从重处罚。 报关单位有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或海关规定程序、手续尚未构成走私的行为,海关按《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2.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及其处罚 (一)违反进出口管理规定

(二)违反海关对监管货物管理有关规定 (三)其他违规行为 处罚事由 A予以 警告 B责令 改正 C处罚 D暂停执业6个月E撤销注册登F没收所得 G犯罪的追究刑事处罚

违规事项 处罚原因 处罚措施 违反进出口管理规定 ①进出口禁止进出口货物的 责令退运,处100万元以下罚款(2011综合题①进口滴滴涕) ②进出口限制进出口货物,而不能提交可证件的 不予放行,处货物价值30%以下罚款

③进出口属于自动进出口可管理,无自动可证明的 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 应该申报未申报或申报不实,对海关工作造成影响的(自理报关) ①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2010多选①对企业、报关员的处罚) 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②影响海关监管秩序的 予以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③影响可证件管理的 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 ④影响税款征收的 处漏缴税款30%以上2倍以下罚款 ⑤影响外汇、出口退税管理的 处申报价格10%以上50%以下罚款 在代理报关业务中发生应申报未申报或申报不实的 ①收发货人未提供真实情况 有关法律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②报关企业对委托人提供的情况未合理审查,或工作疏忽 报关企业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处货价10%以下罚款,暂停6个月以执业,重的撤销其报关注册登记

行政处罚 适用情况 △违反海关对监管货物管理有关规定的,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的罚款,有所得的没收所得。若属进出口可管理而不能提供可证件的,另处30%罚款;漏缴税款的,另处漏税款1倍以下罚款。 ①未经海关可,擅自处置海关监管货物的 ②未经海关可,在海关监管区外存放海关监管货物的 ③经营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寄售、展示等业务,有货物灭失、短少,或记录不真实,不能提供正当理由的 ④经营保税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展示等保税加工或保税物流等业务,未按规定办理手续的 ⑤未如实向海关申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材量的 ⑥未按规定期限将过境、转运、通运货物运输出境,或暂时进出境货物复运进出境,擅自留在境外的 ⑦有违反海关规定的其他行为,致使海关不能或者中断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管的 4

以上 记 责任 1.擅自开启或者损毁海关封志的

√ 可处3万元以下 A C 2.遗失监管单证、手册(2009多选①对企业、主管、报关员处罚) 3.注册登记容发生变更,未办理变更手续的

√ √ 可处 1000—5000元 A B C

4.擅自变更或启用报关专用章的 5.报关员离职,不办理注销手续

6.拖欠税款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

√ √ √

A B D(2011多选③) 7.出让名义供他人报关的 8.损坏或者丢失海关监管货物,不能提供正当理由的 9.不申请或不提交知识产权情况的 可处5万元以下

C 10.侵犯知识产权的 货价30%以下 √ √ C F G 11.非法代理或者超围从事报关的 √ 5万元以下 √ 适合重的 B C D 12.一年2次走私的

√ E 13.报关员一年3人次被暂停执业的 14.暂停执业恢复后一年再次被暂停执业的(即发生上述6、7、8事项的) 15.伪造、买卖海关单证的 5万—50万元 √ √

CFG 16.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的 10万元以下 √

CE 17.提供虚伪资料骗取海关报关注册登记的 30万元以下 √

CE 18.未经注册登记从事报关的 10万元以下 取缔 √ √

CF取缔 5

应注意,对于企业有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除处罚该企业外,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任责人员(即报关员)予以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有所得,没收所得。 与报关活动相关的其他法人在从事与报关相关的活动中,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由海关责令改正,可以给予警告,暂停其从事有关业务,直至撤销注册登记。

第四节 报关员

一、报关员资格 我国《海关法》规定,未依法取得报关员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业务,明确了报关员资格可制度。 报关员资格可是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和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的形式进行的。 1.报关员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 具有人民国国籍(包括港、澳、台);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大专及以上历。 思考题:下列情形不得参加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①受刑事处罚的;②因走私或重违反海关规定的行为,或向海关工作人员行贿,被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③曾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并被撤销报关员资格、吊销资格证书不满3年的。 2.根据海关公布的可以申请报关员资格的考生,应当自考试资格分数线公布之日起6个月向原报名海关申请报关员资格。报关员资格证有效期无限期规定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者可以按规定向海关申请报关员注册。 二、报关员注册

报关员注册是指报关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或受其委托的隶属海关,对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提出的注册申请,依法作出准予报关员资格的决定,并颁布报关员证的行为。 应注意,报关员注册是法律设定的海关行政可事项之一。 1.注册条件

2.注册程序 (1)报关员是指依法取得报关员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报关员不是自由职业者,必须受雇一家报关单位,并代表该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业务。 (2)申请报关员注册应向海关提交的材料:①注册申请书;②所在单位的“登记证书”复印件;③报关员资格证书复印件;④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⑤身份证件复印件;⑥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复印件。首次申请注册的,还应提交连续3个月的实习证明。 (3)海关对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人员实行备案制度,即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人员的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