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教育大纲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教育大纲

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教育大纲
1目的
为有效实施《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进一步细化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内容,特制定本大纲。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各企业员工与各分承包方。

3适用对象
3.1公司正式合同制员工、借用工、临时工;
3.2外包工程队员工;
3.3其他进入公司从事修船生产、基建工程等各项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外协人
员);
3.4需要进行教育的其他人员(如外来参观、学习人员)。

4适用对象的基本分类
4.1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环境教育;
4.2员工持续性岗位安全环境再教育;
4.3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环境教育;
4.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环境教育;
4.5特殊性岗位人员安全环境教育等。

5教育的基本内容
5.1国家、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5.2企业的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5.3安全生产技术规范、通用安全技术;
5.4岗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责、劳动纪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技能和安
全技术基础知识;
5.5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
5.6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
5.7事故应急措施和有关事故案例等。

6分类教育主要内容
6.1新员工进厂教育主要内容:
6.1.1厂级(公司级)教育
a.国家、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b.安全意识教育:公司概况、集团安全理念及文化宣贯、安全生产形势、生产场地特点、企业的工程生产特点、公司重要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特殊设备的性能、使用、分布及注意事项、生产的危害性告知等;
c.船舶、海工修造行业安全特点及防范措施、危险源辨识训练;
d. 公司主要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e.船舶、海工修造基础知识;
f. 劳保用品安全知识、职业卫生知识、员工环境安全行为规范;
g. 船舶、海工修造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
h. 紧急情况(如火灾)的处理措施。

6.1.2车间(部门)级教育
a.车间(部门)安全生产特点、防范措施及设备状况;
b.车间(部门)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c. 车间(部门)职业卫生知识、车间的重点危险危害事项告知;
e.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个人劳保用品的正确穿戴、使用;
g. 日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动力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作用及操作方法、设备维护与文明生产要求。

6.1.3班组级教育
a. 班组、岗位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
b. 班组安全环境管理规定及岗位操作规程;
c. 个人劳保用品的正确穿戴、使用;
d. 日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动力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作用及操作方法、设备维护与文明生产要求;
e.本工种有关的安全、环保技术知识及遇到异常(故障、事故)情况的处理方法;
f.其他内容(如新老帮带等)。

6.2员工持续性岗位再教育的主要内容
6.2.1岗位安全、环保技术专项教育
a.本岗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b.安全操作规程;
c.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d. 本岗位的事故案例。

6.2.2每周定期安全教育
a.环境、安全生产情况通报;
b. 违章及奖励情况;
c.本周安全、环保工作重点;
d. 安全、环保新规定;
e. 事故案例分析。

6.2.3违章人员再教育
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 结合违章案例进行违章情况分析及整改要求等。

6.2.4施工前现场安全教育
a. 当日生产任务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防范要点及防污染要求的交底;
b. 需审批作业的执行交代;
c.本队伍间、与其他队伍间防止出现立体交叉作业及其他不相容作业等注意事项;
d.班组成员间安全作业的相互提醒及协作要求;
e.安排组员进行临时或未从事过的工作安全环境交底等。

6.2.5转岗教育
a. 新岗位的安全、环保规章制度;
b.安全操作规程;
c. 危险源辨识训练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6.2.6复工教育
a. 公司新的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及公司目前的安全环境状况;
b. 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 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等。

6.2.7其他持续性岗位安全教育
a.现场违章等情况停工教育;
b.事故后紧急停工教育等。

c.五新教育: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相
应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要求的教育和培训。

6.3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6.3.1公司领导、中层干部教育
a.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讲话精神和方针、政策;
b. 国家部委办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c. 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方式;
d.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

e. 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知识。

6.3.2生产管理人员教育
a. 国家部委办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b. 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方式;
c.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
d. 岗位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及其要点。

e.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知识。

6.3.3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a. 国家部委办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b. 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方式;
c. 生产过程专业知识、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等;
d.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
e.岗位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
f.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知识。

6.3.4外包工程方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a.国家部委办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有关规定;
b.公司安全管理理念;
c. 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制度;
d. 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
e.岗位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
f. 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知识等。

6.3.5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的总学时不得少于40学时,参加国家规定或上级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学习时间计入总学时。

6.4其他特殊岗位人员安全教育
6.4.1特种船舶、海工修造前专项安全、环保教育
a. 特种船舶、海工构造及其特殊性;
b.公司相关规定;
c.船方相关要求;
d. 单船/项目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规定及施工注意事项等。

6.4.2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教育(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6.4.3现场安全监护人教育
a. 岗位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知识;
b.各部门结合实际编定的内容等。

7安全教育考核
7.1新员工进厂三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考核:厂级和车间级教育结束后,
必须对接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并接受班组级和其他教育后,方可上岗。

7.2“三违”人员再教育:“三违”人员再教育完毕后,要进行考试,合格者方准
复工。

7.3转岗、复工教育按照相应的车间、班组安全教育考核进行。

7.4管理人员要进行考核,并持证上岗。

8教材的编写和教学
8.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国家认可的统编教材内容,结合
公司实际和修船生产特点、管理实践、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编著。

8.2厂级教育的教材由安全环境监督部负责组织编写,车间级和班组级教育教材
由车间负责组织编写,并由安全环境监督部进行指导和审核。

8.3教学要针对不同受教育对象进行分类教育,对相关的其他工作和工种的安全
管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环保要求要进行讲解,了解安全生产技术,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9教学师资
9.1公司领导;
9.2安全环境监督部部门负责人;
9.3安全环境监督部负责教育工作的主管、管理人员;
9.4部门、车间专职、兼职讲师;
9.5外聘的专职教师;
9.6其他安全、环保专业人员。

10教学管理
10.1安全环境监督部是公司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本大纲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
理工作。

10.2参与教学讲课的师资人员必须服从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教学安排,并认真做好教
学备课。

10.3教学人员的授课费按各企业有关规定执行。

11奖惩措施
11.1对认真参加学习教育取得优良成绩,并在岗位安全、环保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
要求,取得成效的,按各企业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11.2对拒不接受相关教育的个人或集体,作为违章行为从重处理。

性质严重的按有
关规定作出进一步的处理。

11.3对以种种借口拒不配合教育教学的部门(车间),将根据经济责任制和环境与
职业健康安全奖惩条例进行考核和处置。

11.4对违章后拒不接受“三违”再教育的人员或集体,将予以重处。

情节严重者,
按有关规定作出进一步的处理。

本规定由安监部负责解释。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