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检验考试1答案

医学检验考试1答案

1.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下列哪项是错的:( A )A.肾性贫血-----正确答案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骨髓纤维化D.难治性贫血2.患儿,男性,10岁,上呼吸道感染后,曾服用氯霉素3日,贫血,网织红细胞<0.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见到巨大原始红细胞,后经青霉素治疗后,骨髓象即恢复正常,可能诊断为:( C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感染性贫血C.急性造血功能停滞D.溶血性贫血3.患者30岁,男,贫血外貌,MCV86fl,MCH29pg,MCHC0.34,其贫血属于:( C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4.患者,女性,因尿路感染曾反复多次用抗生素治疗,近几天来高热不退,齿跟及皮下出血,血红蛋白5Og/L,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1.9×10↑<9>/L,中性20%,淋巴78%,单核2%,血小板25×10↑<9>/L,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明显减低,粒红二系均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65%,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难见,本病可能是:( A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粒细胞缺乏症C.感染性贫血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造血功能障碍的病理主要在骨髓,下列表现哪项是错的:( C )A.骨髓增生减低B.全血红骨髓总量减少C.黄骨髓减少D.黄骨髓增多6.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 D )A.百日咳B.霍奇金病C.结核D.再生障碍性贫血7.中毒性颗粒可出现于:( B )A.幼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8.属液递性机制异常的是:( D )A.肌动蛋白功能不全B.ATP缺乏C.粒细胞""麻痹""D.备介素B因子缺乏9.不属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是:( C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0.急性红白血病属于:( B )A.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B.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恶性疾病C.单核细胞的恶性疾病D.粒细胞的功能异常11.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A )A.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B.大叶性肺炎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溶血12.下面哪种疾病中性粒细胞常不增多:( D )A.药物及毒物反应B.溶血性贫血C.风湿热D.转移癌13.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D )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14.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D )A.过敏性鼻炎B.牛皮癣C.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D.伤寒15.趋化物质的抑制物对进入体内的肺炎球菌,经过下面哪种作用后才能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 B )A.趋化作用B.调理作用C.杀菌作用D.粘附性作用16.不属于白细胞减少的特殊类型:( B )A.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B.同族新生儿粒细胞减少症C.家族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D.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粒细胞功能中具有共性的是:( C )A.调理作用B.粘附作用C.吞噬作用D.杀菌作用18.在中性粒细胞间接趋化作用的物质中,可裂解C3为C3a、C3b的物质是:( B )A.抗原抗体复合物B.组织蛋白酶C.病毒感染细胞D.溶酶体的蛋白酶19.中性粒细胞吞噬时外环境中可不需哪种物质:( B )A.Ca离子B.钾离子C.镁离子D.ATP20.巨噬细胞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证据大多是间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巨噬细胞含量愈多,肿瘤愈易转移B.从肿瘤分离出来的巨噬细胞在体外对该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C.肿瘤的局部引流淋巴液中有巨噬细胞增生反应,反应的强弱与预后的好坏相平衡D.用Si02毒害巨噬细胞,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1.单核-巨噬细胞对下列哪种血细胞的生成有调节作用:( C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红细胞和白细胞22.执行着细胞免疫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效应细胞的是 ( A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调节T细胞23.缺乏下列哪种T细胞,则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低水平的抗体 ( A )A.辅助性T细胞B.抑制性T细胞C.杀伤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2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嗜碱性粒细胞颗粒的化学活性物质 ( C )A.组织胶B.慢反应物质C.碱性磷酸酶D.血小板活化因子25.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 ( A )A.超敏反应B.趋化作用C.胞饮作用D.脱颗粒作用26.中性粒细胞的下列哪种特性使其能从骨髓进入血液循环 ( C )A.杀菌B.吞噬C.变形性D.趋化27.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 ( B )A.外周血B.骨髓和组织C.淋巴结D.脾28.中性粒细胞杀菌作用中的活性氧 ( D )A.H202和02B.OH -和I-C.OH-和Cl-D.I-和.H20229.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 ( A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类白血病反应30.患者男性,60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1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0.08,早幼粒细胞0.10,环状铁粒幼红细胞0.05,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 B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缺乏症31.原始细胞0.10,早幼粒细胞0.08,下列哪项符合 ( A )A.急非淋白血病M2aB.急非淋白血病M5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2.急淋与急非淋白血病分类根据 ( B )A.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33.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 ( A )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34.骨髓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反应的是 ( C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5.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常减少或缺如的是 ( A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36.急粒与急单白血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 D )A.过氧化物酶阳性程度B.Auer小体粗细C.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D.a-醋酸荼酚染色可否被氟化纳抑制37.患者发热,巨脾,白细胞26×10↑<9>/L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6,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4,分叶核粒细胞0.08,嗜碱性粒细胞0.06,嗜酸性粒细胞0.02,该病诊断最可能性 ( A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38.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 ( C )A.骨髓增生低下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C.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39.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 ( D )A.贫血B.血小板减少C.白细胞增高D.检出白血病细胞40.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 D )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1染色体阳性41.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 ( D )A.PAS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酶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4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 ( B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43.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 ( C )A.全血细胞减少程度B.病态造血是否明显C.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D.环形铁粒幼细胞多少44.患者,男性,65岁,巩膜轻度黄染,淋巴结、脾大,白细胞60×10↑<9>/L,成熟淋巴细胞0.85,血红蛋白62g/L,网织红细胞计数0.12,进一步确诊,首选以下检查 ( C )A.胆红质测定B.血红蛋白电泳C.抗人球蛋白试验D.免疫球蛋白测定45.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 D )A.多见于老年人B.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白细胞计数增高D.骨髓中见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46.绿色瘤最常见于哪一型白血病 ( B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颗粒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7.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 ( C )A.白细胞增高,见大量淋巴细胞B.白细胞增高,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C.白细胞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D.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48.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重要的脑脊液异常 ( C )A.压力>0.02kPaB.白细胞数>0.01×10↑<9>/LC.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D.蛋白>0.45g/L,或潘氏试验阳性4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 B )A.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后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患者男性,8岁,易倦,紫癜月余,脾肋下2cm,Hb83g/L,白细胞3.4×10↑<9>/L,分叶粒细胞0.1,淋巴细胞0.38,原始细胞0.51,血小板10×10↑<9>/L,血片中原始细胞胞浆量少,最大可能的诊断: ( B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1.关于Ph1染色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A.是G组22号染色体的畸变B.仅出现中性粒细胞C.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D.慢粒急变后,Ph1染色体消失52.急性红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B )A.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B.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C.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D.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5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主要原因 ( C )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54.急淋白血病的特点 ( A )A.无Auer小体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4C.苏丹黑染色阳性D.非特异性酶酶染色阳性55.患者男性,50岁,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自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 D )A.糖原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56.符合毛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 B )A.多见于女性B.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C.全身性淋巴结肿大D.毛细胞非特异性酶酶阳性,可被NaF抑制57.下列哪项不确切 ( A )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58.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 ( D )A.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C.未找到巨核细胞D.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59.急性白血病经治后达到完全缓解最主要标准是 ( D )A.血红蛋白>100g/LB.血小板>100×10↑<9>/LC.外周血无幼稚细胞D.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5%60.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 ( C )A.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易见篮细胞C.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D.PAS反应阳性61.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外周血异常 ( C )A.白细胞计数2×10↑<9>/LB.白细胞计数2OX×10↑<9>/LC.原始细胞27%D.分叶核粒细胞>89%62.急非淋白血病Mh型与M1型主要区别 ( D )A.Auer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D.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63.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 ( B )A.外周血检查B.骨髓检查C.浆膜腔穿刺D.腰椎穿刺64.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 B )A.过氧化酶染色B.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异性酶酶加氟化纳抑制65.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B )A.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均可检到瘤细胞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均可检到幼稚粒细胞C.淋巴肉瘤细胞常在早期出现在外周血中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均可找到原始粒细胞66.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浆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质纤细网状,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下列哪一项 ( C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67.提示骨髓纤维化的最简便指标是 ( B )A.血涂片中见到有核红细胞及泪滴状红细胞B.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呈干抽C.骨髓中巨核细胞明显增生D.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68.患者女性,29岁,高热伴进行性贫血,衰竭2周,肝胁下3cm,脾肋下7cm,浅表淋巴结肿大巩膜黄染,Hb60g/L,白细胞2.3×10↑<9>/L,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大致正常,见到5%异常巨大,细胞形态极为畸特,呈镜影核,核仁大而畸胞浆中有吞噬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 B )A.骨髓转移癌B.霍奇金病C.恶性组织细胞病D.尼曼-匹克病69.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 D )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B.全血细胞减少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70.脾切除对治疗下列哪一种疾病最有效 ( B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脾功能亢进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骨髓病性贫血71.对脾功能亢进的诊断较有价值的检查是 ( D )A.全血细胞计数B.骨髓穿刺涂片检查C.脾容积测定D.血细胞生存时间测定72.典型霍奇金病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下列何种细胞 ( B )A.幼稚淋巴细胞B.Reed-Stenberg细胞C.组织细胞D.纤维细胞73.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85g/L,白细胞3.6×10↑<9>/L,血小板80×10↑<9>/L,血沉120mm/h,尿蛋白(++),BUN15mmol/L,总蛋白9Og/L,白蛋白15g/L,球蛋白75g/L,IgG32g/L,IgA3.6g/L,蛋白电泳在α2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3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 B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多发性骨髓瘤C.浆细胞白血病D.尿毒症74.原发淋巴结病变影响淋巴结以外的器官组织(如胃肠道)浸润见于 ( C )A.恶性肿瘤转移B.霍奇金病C.非霍奇金淋巴瘤D.淋巴结炎75.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淋巴瘤最重要 ( C )A.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B.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C.淋巴系统造影检查D.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76.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 )A.r-球蛋白增高B.""M""蛋白的出现C.尿凝溶蛋白阴性D.白蛋白降低77.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下列哪项最重要 ( D )A.发病年龄B.淋巴结首发部位C.并发白血病D.R-S细胞78.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天分泌""M""蛋白可达下列哪一项 ( D )A.2-6g/LB.6-10g/LC.10-6Og/LD.>8Og/L7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质,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 B )A.IgAB.IgDC.轻链型D.不分泌型8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电泳中""M""蛋自出现在α2区,有火焰状瘤细胞,高血钙,高胆固醇,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 A )A.IgAB.IgGC.IgDD.IgE81.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 A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B.外周血涂片检查C.血沉测定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82.高雪细胞形态学突出特征是下列哪一项 ( D )A.胞体大,胞核小而偏位B.核染色质粗糙,偶见核仁气C.胞浆极丰富,染淡蓝色D.胞浆中含有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或葱皮样8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 ( D )A.高钙血症B.高粘滞血症C.高尿酸血症D.高白蛋白血症84.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 ( A )A.骨骼疼痛B.病理性骨折C.广泛性出血D.反复感染85.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 ( B )A.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B.白细胞计数<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C.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86.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 D )A.肝炎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EB病毒8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 ( B )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8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 ( B )A.IgGB.IgMC.IgAD.IgE89.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 ( C )A.淋巴细胞型B.单核细胞型C.中性粒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90.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用的快速筛选试验是下列哪一项 ( C )A.嗜异性凝集试验B.鉴别吸收试验C.单斑试验D.EBV抗体测定91.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C )A.中性粒细胞型:白细胞总数>50×10↑<9>/L,同时伴有3%以上幼稚粒细胞B.淋巴细胞型:白细胞增多常在20-30×10↑<9>/L,分类淋巴细胞>40%C.单核细胞型:白细胞总数>30×10↑<9>/L,其中单核细胞>20%D.嗜酸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均为成熟细胞9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矿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B )A.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B.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C.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D.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93.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可以辅助诊断 ( C )A.血清病B.霍奇金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病毒性肺炎9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嗜中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应该是下列哪一项 ( A )A.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牛红细胞吸收B.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亦不被牛红细胞吸收C.血清上绵羊红细胞凝集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也可被牛红细胞吸收D.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可被Forssman抗朱吸收,不被牛红吸收9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 ( D )A.>0.l×10↑<9>/LB.>0.2×10↑<9>/LC.>0.3×10↑<9>/LD.>0.4×10↑<9>/L96.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 ( B )A.储备情况B.分布情况C.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97.下列哪一种物质是舒血管性的 ( C )A.去甲肾上腺素B.血栓素A2(TXA2)C.前列环素(PGI2)D.纤维蛋白肽A98.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D )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粘度降低99.下列哪些物质减少使抗止血功能减弱 ( B )A.因子Ⅲ,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 I)B.PGI2,t-PA和抗凝血酶Ⅲ(ATⅢ)C.因子Ⅲ,ⅫD.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K)100.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D )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吞噬性组织细胞D.多核巨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