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术卫生资格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属于酸性染料的是A.亚甲蓝B.天青C.硫堇D.伊红E.苏木精2、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是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3、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D.Hb为碱性物质E.淋巴细胞胞质为嗜酸性物质4、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A.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B.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C.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D.可用于凝血象测定E.目前应用较少5、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D.白细胞分类计数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C.血清缺少凝血酶D.血浆缺少凝血酶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7、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B.扎止血带-穿刺,见回血后-解除止血带-抽血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血泡的血不宜进入E.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伸直8、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E.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9、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细胞时,抗凝剂应选用A.草酸钠B.肝素C.EDTA-KD.草酸钾E.枸橼酸钠10、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B.采血量由真空负压严格控制C.为封闭式采血技术D.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E.容易发生溶血现象11、肝素的抗凝原理是A.加强AT-Ⅲ灭活作用B.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螯合物C.除去球蛋白D.除去纤维蛋白原E.除去白蛋白12、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获得较多血量B.痛感较轻C.检查结果恒定D.与静脉血差异小E.适合婴幼儿13、关于血细胞染色,正确的叙述是A.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B.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染色的效果不及吉姆萨染色法C.瑞氏染色液中的伊红为碱性染料,亚甲蓝为酸性染料D.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差E.吉姆萨染色法为最常用的染色方法14、血液的生理功能A.运输功能B.协调功能C.维护机体内环境D.防御功能E.以上都是15、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A.4%~6%B.6%~8%C.8%~10%D.6%~10%E.4%~8%16、瑞氏染色法中缓冲液的最主要作用是A.稀释染液以防着色太深B.不改变细胞所带电荷,促进染色进行C.增加细胞对染料的亲和力D.保证细胞受色时恒定最佳的pH条件E.以上都是17、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阻止血小板聚集C.除去球蛋白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除去纤维蛋白原18、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19、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股静脉20、关于瑞氏染色后细胞着色情况,错误的叙述是A.中性颗粒为淡紫红色B.淋巴细胞胞质为蓝色C.嗜碱性颗粒为紫红色D.嗜酸性颗粒为粉红色E.单核细胞胞质为灰蓝色21、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A.ASTB.ALTC.KD.葡萄糖E.胆红素22、抑制凝血酶作用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B.EDTA-KC.肝素D.草酸盐E.EDTA-Na23、瑞氏染色时,如果pH偏碱,红细胞将会出现A.粉红色B.蓝色C.橙色D.黄色E.棕色24、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高A.乳酸脱氢酶B.血钾C.ASTD.ALTE.以上均是25、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4~6.8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B后方能使用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E.以上都是26、对瑞氏染色的介绍,正确的说法是A.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蓝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蓝C.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E.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27、吉姆萨染色法较瑞氏染色法的优点在于A.新配制的染液可立即使用B.标本染色艳丽C.染料渗透性强D.对细胞核着色较好E.对胞质和中性颗粒着色较好28、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试管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29、血液粘度与下到哪项有关A.血细胞比容B.血浆中纤维蛋白原C.血浆中球蛋白D.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E.以上都是30、关于草酸钠抗凝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B.通常与血液按1:4比例使用C.对自动凝血仪的使用有影响D.对凝血因子Ⅴ保护功能差E.目前凝血象检查不宜选用31、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A.无明显差异B.明显差异C.程度不同差异D.完全相同E.基本相同3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3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pH正常参考范围为7.35~7.45B.血浆占全血的55%呈淡黄色,主要是胆红素所致C.正常血液量为体重的8%左右D.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E.血浆是复杂的胶体溶液,但成分非常恒定,其中固体成分占8%~9%,水分占91%~92%34、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EDTA-Na溶解度大于EDTA-K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形成螯合物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保养液35、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抗凝血酶ⅠB.抗凝血酶ⅡC.抗凝血酶ⅢD.抗凝血酶ⅣE.抗凝血酶Ⅴ36、适用于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的抗凝剂是A.乙二胺四乙酸盐B.双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37、新生儿作血常规检查,多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A.颈静脉B.耳垂C.足跟D.肘部静脉E.头皮血管38、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EDTA-KB.EDIAC.EDTA-NaD.肝素E.枸橼酸钠39、可用于血液保养液的抗凝剂是A.EDTA-K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草酸钾40、用自动分析仪首选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B.EDTA-KC.肝素D.草酸盐E.双草抗凝剂41、瑞氏染液的成熟指数(rA)下降到多少时方可使用A.0.9±0.1B.1.1±0.1C.1.3±0.1D.1.5±0.1E.1.7±0.142、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适用于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分类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测定E.红细胞形态检查43、瑞氏染色法的染色作用是A.物理吸附B.化学亲和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D.化学结合E.物理性结合44、枸橼酸钠用于血沉检查,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A.1:2B.1:4C.1:6D.1:8E.1:945、循环血红细胞更替周期是A.80天B.100天C.120天D.130天E.140天46、血液有形成分是指A.血液所有成分B.血清C.细胞D.纤维蛋白原E.纤维蛋白47、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A.EDTA-KB.38g/dl枸橼酸钠C.109mmol/L枸橼酸钠D.肝素E.草酸钠48、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B.宜一人一针一管C.针刺人皮肤深度以2~3cm为宜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E.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49、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C.对V因子保护差D.可用于凝血象检查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50、关于瑞氏染色,正确的叙述是A.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红C.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红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E.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2、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嗜酸性颗粒B.淋巴细胞胞质C.嗜碱性颗粒D.中性颗粒E.原始红细胞胞质1、属于嗜酸性物质的是2、既能与伊红结合,又能与亚甲蓝结合的是A.瑞氏染色B.吉姆萨染色C.巴氏染色D.HE染色E.瑞-吉复合染色3、可用于观察妇女激素水平的是4、最适用于痰液涂片作癌细胞检查的是5、《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血细胞染色法是6、最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法是A.亚甲蓝B.伊红C.沙黄D.甲醇E.甘油7、瑞氏染液中的酸性染料是8、瑞氏染液中起固定作用的是A.EDTA-KB.枸椽酸钠C.肝素D.双草酸盐E.钠9、适合血细胞计数用的抗凝剂是10、适合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用的抗凝剂是A.抗凝剂B.促凝剂C.防腐剂D.溶血剂E.分离胶11、需要使用全血检测的标本,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12、为更好的分离血清,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13、为加快血清分离的速度,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A.EDTA盐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肝素14、止凝血试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是15、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抗凝剂是16、生化检查中常用的抗凝剂是2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的异常红细胞是A.镰形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椭圆形红细胞D.泪滴形红细胞E.靶形红细胞2、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B.红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3、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A.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贫血B.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C.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D.红细胞易形成缗钱状排列见于高胆固醇血症E.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见于急性失血4、影响血沉测定的因素不包括A.温度B.血沉管内径C.血沉管垂直竖立与否D.血沉管是否干净E.枸橼酸钠抗凝剂5、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所致贫血是A.多发性骨髓瘤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6、有关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00天B.正常成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C.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D.正常红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E.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7、关于RDW,错误的描述是A.应用MCH/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B.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C.RDW正常,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很小D.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E.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8、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8fl,MCH26pg,MCHC333g/L,该患者贫血可能是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D.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9、被ICSH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AHD测定法B.沙利法C.SLS法D.HiCN法E.HiN法10、不符合缺铁性贫血检查结果的是A.Hb浓度正常B.MCV降低C.MCH降低D.MCHC降低E.RDW升高11、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指数为A.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B.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C.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D.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E.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12、有关缺铁性贫血,错误的叙述是A.以小红细胞为主B.以低色素性红细胞为主C.可见环形红细胞D.红细胞大小不一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13、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20个,同时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6个,则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应报告为A.1.2%B.0.148%C.1.48%D.0.83%E.0.16%14、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A.350万/mmB.350万/μlC.3.5×10/LD.3.5×10/LE.3.5×10/L15、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因素不包括A.妊娠中期B.多汗C.冷水刺激D.恐惧E.新生儿16、HiCN转化液应置于A.无色玻璃瓶内B.无色有机玻璃瓶内C.棕色有塞玻璃瓶内D.白色塑料容器E.棕色塑料容器17、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A.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红细胞缗钱状排列见于低球蛋白血症D.裂红细胞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E.红细胞形态不齐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18、引起红细胞绝对性增多的因素不包括A.慢性肺心病B.法洛四联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新生儿E.大面积烧伤19、HiCN法最大的缺点是A.对环境造成公害B.高白细胞血可致浑浊C.高球蛋白可致浑浊D.对HbCO的转化慢E.不能测定SHb20、属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早期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21、关于RDW,错误的说法是A.RDW升高与红细胞直方图基底变宽意义相同B.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差异的参数C.可定量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D.是由血细胞分析仪直接测定而得E.可用于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22、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常见于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叶酸或VitB缺乏所致贫血23、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5fl,MCH22pg,MCHC293g/L,最可能是A.急性失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尿毒症24、患者MCV、MCH、MCHC均小于正常,最可能是A.慢性肝病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慢性失血性贫血D.急性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25、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渗透压B.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C.防腐D.抗凝E.防止血小板聚集26、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27、温氏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离心后应读取到A.血小板层B.白细胞层C.有核红细胞层D.还原红细胞层E.带氧红细胞层28、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增加最明显的疾病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急性溶血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尿毒症29、SDS-Hb的吸收波峰位于A.500nmB.504nmC.538nmD.544nmE.548nm30、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A.(4.0~5.0)×10/LB.(5.0~6.0)×10/LC.(6.0~7.0)×10/LD.(7.0~7.5)×10/LE.(7.5~8.0)×10/L31、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2、外周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C.恶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HbS病33、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易见到A.小红细胞B.椭圆形红细胞C.镰形红细胞D.口形红细胞E.裂片红细胞34、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红细胞染色较浅,中央淡染区扩大,这种情况称为A.正常染色B.Hb含量低,着色浅C.Hb含量高,着色深D.Hb含量高,着色不均E.Hb含量低,着色不均35、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确的描述有A.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B.试管法染色,血液与染液比例以1:2为宜C.玻片法染色时间为5~10minD.试管法染色时间为15~20minE.国内多用新亚甲蓝染液染色36、HiCN法测定Hb后,废液处理时常用A.次氯酸钠B.过氧乙酸C.去污粉D.甲醛E.新洁尔灭37、患者红细胞计数为2.3×10/L,白细胞计数为180×10/L,其红细胞计数结果应报告为A.2.0×10/LB.2.1×10/LC.2.12×10/LD.2.25×10/LE.2.3×10/L38、缺铁性贫血患者经铁剂治疗有效,首先观察到的是A.网织红细胞无变化,RBC和Hb升高B.网织红细胞、RBC和Hb都无变化C.RBC和Hb先升高,随后网织红细胞升高D.网织红细胞先升高,随后RBC和Hb升高E.网织红细胞先下降,随后RBC和Hb升高39、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A.幼稚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C.MCHC正常D.MCV正常E.MCH正常40、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是A.MCV>92flB.MCH>31pgC.MCHC为320~360g/L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E.RDW为18.5%41、红细胞对血沉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B.球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C.镰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D.贫血对血沉无影响E.红细胞增多症可见血沉加快42、红细胞结构异常不包括A.染色质小体B.卡波环C.嗜多色性红细胞D.嗜碱性点彩红细胞E.寄生虫43、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A.红细胞数量与Hb浓度平行减少B.红细胞数量减少比Hb浓度减少更明显C.红细胞数量减少,而Hb浓度在正常范围内D.Hb浓度减少比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E.Hb浓度升高,红细胞数量降低44、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明显的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急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45、铅中毒时外周血涂片中易见A.小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D.嗜多色性红细胞E.有核红细胞46、使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A.Miller窥盘有2个方格,其小方格的面积是大方格面积的1/9B.计数前要将Miller窥盘装入目镜筒C.选择涂片上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计数D.计数大方格内所有红细胞,计数小方格内的网织红细胞E.Miller窥盘可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CV值控制在10%左右47、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A.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血液B.应于37℃条件下测定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管,内径为2.5mm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48、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贫血是A.臣幼细胞性贫血B.Hb病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49、常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活体染色方法是A.瑞氏染色B.普鲁士蓝染色C.吉姆萨染色D.新亚甲基蓝染色E.糖原染色50、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10/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