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姗(1985—),女,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简介:1、引言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交叉学科。
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试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是一门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不仅和语言学、心理学,而且和教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儿童语言的培养和发展等有重要指导作用。
2、基于心理研究的二语习得理论假说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辛将心理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出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他认为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师三者之间应形成一种真诚的合作,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2.1习得,学习假说。
习得指的是孩子们获得第一语言的过程。
习得过程是潜意识的,而学习是通过明确的或规范的传授方式、借助于改错操练得到发展的,因此是有意识的。
2.2自然次序假说。
该假说论述了习得一种可预言次序中的语法结构,那就是说,某些结构容易习得早,而另外一些结构则容易习得晚。
例如,母语是英语的孩子们易早习得某些词素(复数-S 和进行时ing )、晚习得另外某些词素(第三人称单数后加-S 和所有格’s )。
2.3监控假说。
监控假说阐述了习得有利于二语实践的流利性。
有意识的学习不利于二语的流利程度,但它有编辑或监控的功能,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进行纠错,在自我纠错后改变已习得的习惯性表达方式。
2.4输入假说。
(1)习得是通过理解语料输入实现的。
输入假说论述了习得是通过努力获取话语意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说的方式上;(2)在话语形成过程中,应在学习者掌握说话方法的阶段给予其理解性输入,其语法结构的准确率也会随着习得者获得更多的语意输入后提高;(3)在语法结构上人们并没有把最好的输入按次序安排好。
如果习得者理解足够的语料输入,在输出阶段就会获取需要的结构。
2.5情感过滤说。
该假说论述情感变化的作用。
情感变化与二语习得的成功有关:(1)焦虑。
焦虑的层次越低,语言习得就越好;(2)动机。
更高的动机当然预示着更好的二语习得;(3)自信。
有更多自尊和自信的习得者在二语习得方面做得更好。
3、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从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方面来说,首先要有充分的练习,并且学习必须是正确的东西。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得到不断地“反馈”,即及时巩固学到的东西。
此外,学习要深化,就必须形成概念,这样就可以由已知到未知。
其次,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心理语言学也作了研究,认为学习外语的人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3.1审辨和模仿语音的能力。
学习外语首先应从模仿开始;而要模仿语音,就得审辨语音。
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3.2语法的敏感性。
语法是词的变化规则和造句规则的总和。
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其独特的语法。
母语的语法体系,在外语语法的掌握中总是起双重作用:与母语相同的语法概念和结构形式,学生易于理解;反之则难。
3.3语言的归纳能力。
每一种语言都具备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存在于其语音、语法、词汇等因素之中。
掌握了语言的系统性就可以以简驭繁。
3.4联想记忆的能力。
记忆有逻辑记忆和机械记忆之分。
学习外语词汇把机械记忆与逻辑记忆结合起来。
此外,还可以利用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对语音、词形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记忆。
4、心理语言学研究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启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法的看法,也从多方面展示了外语学习的复杂过程。
它指出外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师、学生、培养目标、环境、教材、教学法及教具等。
就学生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在儿童时期,一个人的发音习惯尚未定型,受本族语影响较浅,模仿能力较强,形象思维较丰富,机械记忆较旺盛。
根据这些特征,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单纯模仿的办法(特别是发音),效果会比理论讲解的办法好,教完整的句子比孤立地教单词好;通过实物、图片、情景,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叙述故事,给学生介绍生词词组及新出现的句型,也会比单纯的词汇、句型讲解好。
易于混淆的单词、句型,可以通过默写、听写等方式来巩固,也可以适当利用本族语来讲解语言现象。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改变,教学法也应随之改变。
年龄较大的学生受方音影响较深,对本族语掌握较好;逻辑思维较发达,视觉记忆逐步起作用。
因而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讲发音时可以反复讲解发音的部位及方法,让他们注意听、看教师的发音,然后反复练习,以达到正音的目的。
对于教材的运用,也可以先从阅读入手,而后转入口头言语。
在朗读课本时,要讲清单词重读、连读、不完全爆破、意群及语调等有关语音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语法及词汇教学上必要时可以把外语与本族语作对比,使学生尽可能从中掌握规律。
事实证明,外语学习和本族语学习有互相促进作用,所以对较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在促进其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使用翻译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适应于一切情况并且一成不变,所以教师应该研究掌握各种教学法,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而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
外语系的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学校的外语教材、教学法如何改革,应进一步去探讨。
5、结语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外语教学的改进,语言教学最大的重点应该是在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下转第55页)崔姗(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00)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摘要]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以言语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语教学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学习心理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包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这些结论有待于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使可行性理论得到应用,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29-0047-01习惯在自己家里接待业务上的客人或全家出来交际。
他们自古以来就不喜欢把工作带到家里来而且称之为美德,除个体经营外,妻子都不参与丈夫的工作。
在有必要和业务方面的客户联谊时,就到专门提供酒宴的地方举行。
所在交际中对于对方的到家里玩之类的邀请不必放在心上。
综上所述,日语专业教育应面向市场,在注重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应该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有效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根深层次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1](日)木村宗男等.日本语教授法[M ].枫社,1991.[2]刘宗和等.日语与日本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日)金田一春彦.日语概说[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章志光.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上接第53页)题的预防和治疗时与家长一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状况,和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家庭教育的控制力,充分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而且家长是对孩子最了解的人,家长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督,来控制大学生们在家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
4.4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应加强自控能力,坚定自我意志。
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态度的全面改造是能否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预防和矫治的关键步骤。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心理特征等做全方位的剖析和了解,针对不良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整,【参考文献】[1]杨振斌,冯剐.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陈士林,施敏锋.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1.[3]周庠聪.网络成瘾的困惑与应对措施[J ].高教论坛,2006.4.(上接第52页)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
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
4.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恰到好处。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学生要充分参与讨论和设计,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设计和组织者,能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展开,挖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决定项目教学法能否取得成功。
当然,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教师的指导要有一定尺度。
4.4项目实施的控制与总结。
项目实施是动态过程,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并对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掌握实训内容与时间关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必要时可实行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1]黎加厚.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2]段欣.网络搭建实训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3]刘四清,龚建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上接第49页)奉献与给予,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和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和劳动的欢乐。
教师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我们不要做迎风流泪的红烛,我们要做一颗太阳,永远地燃烧,照亮了别人,也辉煌我们自己。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对提高实践的教学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都有必要进行研究。
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实践,关注教学情境,反思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才能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现代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重组,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
【参考文献】[1]潘菽.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柳斌.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上接第47页)师之间形成一种真正合作关系,才能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现行教学方法改革很多的启示,我们应根据这些启示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