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投资活动是投资主体的一种( B )。
A.政治行为B.经济行为C.投机行为D.随机行为2.难以用价值或根本无法用价值反映但又客观存在的效益称为(B )。
A.国民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财务效益D.国防效益3.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投资的载体?()。
CA.土地B.商标C.企业文化D.专利4.下列哪项不属于更新改造?()。
CA.建筑物修整B.劳动安全保护措施C.扩建分厂D.治理“三废”的措施5.下列哪项不属于间接投资?( B )。
A.购买股票B.房地产开发C.信托投资D.购买债券6.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投资?( C )。
A.扩建分厂B.房地产开发C.信托投资D.设备更新7.下列哪项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BA.扩建分厂B.房地产开发C.设备更新D.储备原材料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性投资?()。
DA.新建公路B.新建医院C.码头建设D.油田开发9.下列哪项属于国外商品信贷方式?()。
CA.“三资企业”B.外国政府贷款C.合作开发D.补偿贸易10.下列哪项属于直接利用外资?()。
CA.BOTB.吸收外国存款C.“三资企业”D.来料加工11.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利用外资?(C )。
A.出口信贷B.租赁C.国外发行债券D.“三资企业”12.下列哪项不属于公益性项目投资?(D )。
A.城市美化工程B.公立学校C.废水处理D.新建厂房13.下列哪项属于无形资产?(A )。
A.商标B.债券C.土地D.商业票据第二章一、单项选择1.投资需求效应的特点不包括(B )。
A.即时性B.滞后性C.无条件性D.乘数性2.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理论是(A )。
A.“创新”理论B.相对比价理论C.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D.体制理论3.罗斯托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理论是(B )。
A.“创新”理论B.相对比价理论C.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D.体制理论4.夏皮罗经济周期的解释理论是(C )。
A.“创新”理论B.相对比价理论C.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D.体制理论5.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为(A ),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
A.1%~3%B.3%~6%C.1%~5%D.5%~10%6. 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为( B ),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A.1%~3%B.3%~6%C.1%~5%D.5%~10%7. 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为(),称为飞奔的通货膨胀。
CA.10%~20%B.3%~6%C.11%~100%D.50%~100%8.“凭票”和“排队”购买现象反映的是()通货膨胀。
CA.成本推动型B.结构型C.抑制性D.隐蔽性9. 康德拉锡夫周期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A )年左右的一个周期。
A.50B. 60C.80D.100第三章一、单项选择1.(B )是投资运动最全面最本质的反映。
A.投资客体B.投资资金C.投资主体D.投资环境2.消费基金的最主要部分是(C )。
A.企业消费基金B.社会消费基金C.个人消费基金D.政府消费基金3.用积累基金进行的投资又称为(A )。
A.净投资B.总投资C.重置投资D.递延投资4.古典学派认为,(B )是影响储蓄的最重要因素。
A.收入B.利息率C.消费D.心理预期5.下列选项中属于弗里德曼的理论主张的是(B )。
A.生命周期理论B.持久收入理论C.相对收入理论D.绝对收入假说6.生命周期理论是下面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D )。
A.凯恩斯B.弗里德曼C.杜森贝里D.莫迪里亚尼7.直接转化机制和间接转化机制的分类依据是(A )。
A.从转化的方式分B.从转化的媒体分C.从借助的手段分D.从转化的主体分8.(A )指储蓄者通过购买证券而将储蓄转渡到投资者手中,由投资者进行投资。
A.间接转化机制B.金融转化机制C.直接转化机制D.财政转化机制9.在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下,( D )是我国主要的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
A.金融转化机制B.直接转化机制C.间接转化机制D.财政转化机制10.在现代经济社会中,(C )是储蓄—投资转化的最重要机制。
A.利率机制B.汇率机制C.金融转化机制D.财政转化机制11.(C )主张按“单一规则”实行货币政策,始终保持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间的适度关系。
A.古典经济学派B.凯恩斯学派C.货币主义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12.下列不属于内部融资优点的是(D )。
A.可以避免筹资费用B.可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C.对股东的长远利益有好处D.短期内对企业股票产生有利影响13.按(A )分类,项目融资可分为货币性融资与实物性融资。
A.融资的表现形态B.资金来源的国别C.资金的币别D.融资的期限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贷款特点的是( D )。
A.融资速度快B.借款企业或项目的效益要好C.借用款比较灵活D.涉及企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公司)债券融资的特点是(D )。
A.期限性B.审核较严C.一般不会涉及企业资产所有权转移D.会削弱企业经营权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股票融资的特点是(B )。
A.可以分散风险B.不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C.要求高,审核手续繁D.可以提高企业的自有资本比率17.下列哪个选项(D )不属于契约型基金的当事人。
A.投资者B.管理人C.中介人D.托管人18.开放式基金的特点是(C )。
A.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B.在一定时期内不接受新的投资C.由投资者直接与基金管理人或中介机构进行买卖D.基金单位的流通采取在证交所上市交易的办法第四章一、单项选择1.衡量投资规模是否合理的标志,主要看( A )。
A.社会供求是否平衡B.物价是否稳定C.资金是否充足D.报酬率是否最优化2.从投资管理的过程看,有( C )。
A. 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B. 财政投资调控、银行信贷投资调控、自筹投资调控C.决策调控与运行调控。
D. 程序调控和目标调控3.按调控简繁程度分有( D )。
A.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B.财政投资调控、银行信贷投资调控、自筹投资调控C.决策调控与运行调控。
D.程序调控和目标调控4.从调控对象所受约束大小看,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用的是的形式(C )。
A.间接调控B.决策调控C.直接调控D.运行调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积累基金。
B.当社会货币流通量过大,中央银行可以买入证券,付出资金,使社会货币流通量增加,反之则可以卖出证券,使社会货币流通量减少。
C.行政手段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红头文件”。
D.法律调控手段具有强制性、刚性和反复的适用性以及较大的稳定性。
6.投资规模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 )。
A.企业的投资B.企业的经营状况C.企业的竞争对手D.市场环境7. 资本存量流动不畅的主要原因,是(B )。
A.市场因素B.资本存量本身的差异性C.体制原因D.投资结构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区域投资布局主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的话,则行业投资布局主要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色。
B.行业投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客观经济、技术规律决定的,带有很强的自然属性。
C.投资结构的调控必须围绕产业结构,为落实产业政策服务。
D.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与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9.在筱原基准中,会引起某一部门某一时期的生产率上升率下降的因素是(C )。
A.提高计算期的生产率B.降低基期的生产率C.提高基期的生产率D.提高基期的劳动率10.投资结构的调控必须围绕(D ),并为之服务。
A.产业环境B.产业规模C.产业布局D.产业结构11.投资布局是通过( D )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A.竞争对手B.产业规模C.产业结构D.生产力布局12.下列说法属于梯度发展理论的是(A )。
A.在进行投资布局时,应该着重将投资放在高梯度区(即经济发达地区),由高梯度区的率先发展来带动低梯度区的发展。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约经济发展的许多传统要素的作用已下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即高梯度区)由于投资集中程度高而使投资效益下降,而经济落后地区(即低梯度区)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的引入,投资效益并不一定比经济发达地区差。
C.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在每一地区的各个行业当中并非以同样的速度进行,而是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于区内大城市。
D.一国的经济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在初期阶段由于各区域存在的各种差异,使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特征,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这种不均衡将逐渐让位于均衡发展。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1.( D )一般是指投资的一定区域内对投资所要达到目标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A.投资客体B.投资资金C.投资主体D.投资环境2.投资环境作为投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由(C )决定的。
A.投资的主体性B.投资的客体性C.投资的流动性D.投资的收益性3.按照(B ),投资环境可以分为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A.投资环境范围的大小B.投资环境性质的不同C.投资环境的内容D.投资环境的地域4.一般认为:币值贬值(A )就有金融危险,贬值()就是金融危机。
A.4%20%B.5%10%C.3%10%D.4%10%5.股指连续数日变动( D )或累计周波动()就有金融危险,累计周波动超过()就是金融危机。
A.5%10%20%B.10%20%25%C.5%15%30%D.10%20%30%6.一般认为,为保证经济安全程度,银行不良资产不能超过(B ),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A.10%8%B.20%8%C./30%8%D.15%8%7.(A )主要反映了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一般将产业分为鼓励发展类、限制发展类和禁止发展类。
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产业布局政策8.垄断优势理论是由(A )提出的。
A.海默B.俄林C.李嘉图D.亚当·斯密9.邓宁提出的有关投资环境的理论是(B )。
A.垄断优势理论B.国际生产折中理论C.内部化理论D.国家区位理论10.( C )认为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资本化率理论C.边际扩张D.厂商比较成本理论11.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D )。
A.马吉B.杜能C.弗农D.韦伯12.最早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是(C )。
A.等级尺度法B.因素评价法C.冷热对比法D.准数评价法13.下列选项中,(B )是定量分析法。
A.冷热对比法B.层次分析法C.准数评价法D.等级尺度法14.下列选项中,由国内学者林应桐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是(A )。
A.准数评价法B.抽样评价法C.层次分析法D.因子分析法15.下列选项中,(B )是道氏公司制定的投资环境评价法。
A.因子分析法B.动态评价法C.等级尺度法D.冷热对比法16.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伯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法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