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场强和电势分布特点

专题: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场强和电势分布特点


2.电势特点
设两点电荷的带电 量均为q,间距为R。
①中点O点处的电势φo:
O

A
B

4
kq R

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电势φP:
P
A
B

k
q rA

k
(R
q rA )

kqR rA (R rA )
总结:在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上,由A点
向B点方向,电势先减后增,在rA=R/2(即 中点O处)电势最小,但电势总为正。
【解析】由以上规律判断可知等量正(负)点电荷或 均匀带正(负)电圆环的中垂线上符合题目所给的E-x 图像。由等量正点电荷中垂线上电势的规律可知A错, 因为O点电势可能最高;x2点的电势不是最高,而是场 强最大;x1和x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可能x1高于x3, 也可能相反;由对称性可知C正确。
【2008·上海】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 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 N,分别固定在A、B两点,O为AB连线的 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在CO之间 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 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在 C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若 A.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 断减小 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 过O点时的速率不断减小 C.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 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 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 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先增后减,在rA=R/2(即中点O处)电势最大但电势总为 负;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由O点向N(M)点
方向,电势一直增大且小于零,即O点最小,N(M)点为零。
2.电势特点
设两点电荷的带电 量均为q,间距为R。
①中点O点处的电势φo:
O

A
B

k( Rq

k (
Rq )
0
22
②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电势φQ:
Q A B k
q R
k
q R
0
2cos 2cos
总结: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 任意一点电势均为零即等量异种电荷 的连线的中垂线(面)是零势线(面)
③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电势φP:
P
A
B

k
q rA
k
(R
q rA )
总结:在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上,

k
(R
q rA )2
总结:在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上,
由A点向B点方向,电场强度的大小先
减后增,在rA=R/2(即中点O处)场强 最小为零;场强的方向先向右再向左
即除中点O外,场强方向指向中点O。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场强EQ:
uuuv uuv uuv
EQ EA EB 2EA sin 2k
高二物理专题分析
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场强 和电势分布特点
等量的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
(以正电荷形成的场为例)
设两点电荷 的带电量均 为q,间距为 R,向右为正 方向
1.场强特点
①中点O点处的场强Eo: EO EA EB 0
②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场强EP:
EP

EA

EB

k
q rA2
A该粒子带负电 B该粒子的动能先增后减 C该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后减 D该粒子运动到无穷远处时速度大小一定仍为V0 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的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 线上,有AC两点,将一个带正电q的电荷分别由 A、C两点移动到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A沿连线移动到B,电场力对电荷不做功 B.将电荷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小于从C沿连线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 C.两种情况电场力均做正功 D.两种情况电荷的电势能均增加

k
(R
q rA )2
总结:在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上,
由A点向B点方向,电场强度的大小先减
小后增大,在rA=R/2(即中点O处)场 强最小;场强的方向指向负电荷。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场强EQ:
uuuv uuv uuv
EQ EA EB 2EA cos 2k
(
③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Q处的电势φQ:
Q A B 2k
q R
4kq cos 0
R
2 cos
总结:在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
上,由O点向N(M)点方向,电势一直减
小且大于零,即O点最大,N(M)点为零。

等量的两个负

电荷形成的场
结论:在两个等量负电荷连线上,由A点向B点方向,电势
围的电势大于零,负电荷周围的电势小于零。 以两电荷连线中点为坐标原点O,连线所在线横轴为x
轴,纵轴为电势φ ,建立直角坐标系。φ--x图象。
φ
+Q
-Q
O
x
图3
(2011上海单科)14.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轴 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 随位置x变化 规律的是图
【解析】电场线如下图, 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的原理,C、D
等量的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
设两点电荷的带电 量均为q,间距为R, 向右为正方向
1.场强特点
①中点O点处的场强Eo:
uuur EO

uur EA
uur EB
2k
q ( R)2

8kq R2
2
②两点电荷连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场强EP:
uuur EP

uur EA

uur EB

k
q rA2
q R
)2
cos

8kq R2
cos3
2 cos
总结:在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由O点向 N(M)点方向,电场强度的大小一直在减小;场强的方 向平行于AB连线指向负电荷一端。
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E
E
O 图2
+Q
O
-
X
Q
Q
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对称的 任意两点, 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越靠近两电荷的 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在两电荷连线中,中点 O 处场强最小,但不为零。E--x图象

量 同 种
连线 上



荷 中垂
线上
场 强
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 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指向中点;由连 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大。
电 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降低再升高,中点电 势 势最低不为零。
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 场 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无 强 穷远处;由中点至无穷远处,先增大再减小至
电场线
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 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 每点电势为负值。
以中点最小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
场 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背离中
等量 同种
连线 上

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减小再增 大。
负点 电荷
电 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先升高再降低,中 势 点电势最高不为零。
【解析】本题的入手点在于如何判断的大小, 由图象可知在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的 分量不相同,如果在x方向上取极小的一段, 可以把此段看做是匀强磁场,用匀强磁场的处 理方法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此方法为微元法; 需要对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由较为全面的 理解。在B点和C点附近分别取很小的一段d, 由图象,B点段对应的电势差大于C点段对应的 电势差,(正点电荷电势)AD
y
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方向
处处相同,关于O 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
大小相等,O 点场强最大 E--y图象
例题分析
如图所示,a.b带等量异种电荷,MN为ab中垂线,现 有一个带电粒子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射入,开 始时 的一段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不计重力,则 在该粒子飞越该电场的整个过程中
等量同种正电荷形成的电场
E
+Q
O
+Q
x
E
O 图5
两电荷的连线和延长线上E--x图象
在中垂线上,随距离增大, 场强大小先增后减,场强方
y
向相反;在两电荷连线中点 场强为零。 E--Y图象
例题分析
(2010江苏物理5)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 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 (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 (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零,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
电 中点电势最高,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降低至 势 零。
电场线
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有 三条电场线是直线。
电势
中垂面有正电荷的一边每一点电势为正,有负电 荷的一边每一点电势为负。
以中点最小不等于零;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

场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都是由正电
φ
+Q
O
+Q
x
图6
在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中点电势最高,根据沿 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若以电荷连线中点为坐标 原点O,中垂线方向为横轴y 。纵轴为电势φ ,作出的 φ—y图象如图7所示。
等量同种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与上述相反
O
y
φ
O
y
图7
φ
关于正电荷对称的两点,根据等势面图,延长线 上的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高,关于负电荷对称的两点, 延长线上的电势比连线上的电势低。再根据正电荷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