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学:在温室和大棚等保护设施里,利用室内外配备的各种设备调节环境条件和栽培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园艺生产。
园艺设施学:进行设施园艺生产的各种设施设备的总称。
和园艺设施学相关的2种期刊:农业工程学报,温室园艺。
温室前屋面角度:指温室前屋面底部与地平面的夹角。
这个角度对透光率影响很大。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前屋面与地面夹角会增加温室的透光率。
α=当地地理纬度-4º。
温室后屋面角度:是指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
以大于当地冬至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5°~8°为宜。
β=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7º~8五度:长度,跨度,高度,厚度,角度。
四比:保温比,高跨比,前后坡比,遮阳比(保温比:温室建筑面积与围护结构表面积之比。
高跨比:温室的脊高与温室的跨度之比1:2—1:2.5)三材:建筑材料,透明覆盖材料,保温材料。
温室主要荷载: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
恒荷载:温室永久性结构的自重(骨架、墙体、覆盖材料、固定设备等)。
活荷载:温室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性荷载。
温室方位角: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
一般采用南偏东(早晨晴天多、少雾)或南偏西(早晨阴天多、多雾)5 ~8°,可以延长下午的光照时间。
罗盘仪定方位。
3/4屋面温室:又称不等式屋面温室,这种温室一般多是东西延伸,南北两侧屋面的坡度相同,但是斜面长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北侧较南侧短,约等于南坡的1/2,故称为3/4 屋面温室。
桁架:以特定的方式构成三角形或若干三角形的组合的一组构件(如梁、杆、条),用以构成一个刚性构架(如用于在大面积支承荷载)使其受到外力时如果没有一个或更多的构件变形,整个结构不会变形。
贯流放热:把透过覆盖材料或围护结构的热量叫贯流放热,是最主要的损热途径(75-80%)。
采暖负荷:为保持室内作物的生育,用采暖设备补充相当于所放出的热量叫采暖负荷。
最大采暖负荷:在栽培期间最冷季节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需补充的热量。
期间采暖负荷:在栽培期间将每天的采暖负荷积算起来叫做期间采暖负荷。
微灌: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涌泉灌:微灌形式的一种,属小管出流灌溉方式。
采用流量调节器控制塑料三通小管替代微灌多滴头出水孔,形成一套以Φ4小管出流为主体的微灌系统。
钢结构的构件联结方式:①焊接②铆接③卡具连接;铆接: 利用铆钉将两个以上的零构件(一般是金属板或型钢)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法称为铆接;种类:强固铆接、密固铆接、紧固铆接;形式:搭接、对接、角接不织布: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转光膜:通过在聚乙烯等母料中添加光转换物质和助剂,使太阳光中的能量相对较大的紫外线转换成能量较小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可见光。
光敏薄膜:通过添加银等化合物,使本来无色的薄膜在超过一定光强后变成黄色或橙色等有色薄膜,从而减轻高温强光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温敏薄膜:利用高分子感温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变浊原理以减少设施中的光照强度,降低设施中的温度。
深液流栽培:是在设施栽培床中,盛放5~10厘米深的营养液,将作物根系置于其中,同时采用相应措施补充氧气的一种栽培方法。
通风:把室内污浊空气直接或经净化后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经适当处理后(如净化、降温、加热等)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满足工艺的需要。
通风率: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温室地面面积所交换的空气容积(单位:m3/m2.min)。
自然通风:通过通风窗利用风压和热压产生的通风,称为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强迫空气在设施内流动。
基本通风量的计算(V1=2.5L·B)V1=2.5L·B ;V1—基本通风量,m3/min;2.5—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基本通风量,m3/m2min;L—温室长度,m;B—温室宽度,m;自然通风开关窗的机械设备(卷膜开窗系统和齿条开窗系统)强制通风的设施(9FJ系列轴流式节能通风机)温室的环境调控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降温系统、遮阳系统、灌溉系统、施肥系统和控制系统。
现代温室的主要类型:文洛型,瑞奇型,卷膜型,屋顶全开型。
温室的分类方法:按外形分类屋面形状:平面,曲面. 按建筑用材分类1)土木结构温室2)砖木结构温室3)混合结构温室4)钢结构温室(包括薄壁镀锌钢管)5)轻质铝合金结构温室。
按栋数分类单栋,连栋(双栋,多栋)温室的建造特点:整体性:是一个由若干环境调节和控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必须总体考虑,不能片面、局部设计。
作物适应性:以作物生产为目的,提高透光、保温性能。
地域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温室的结构也不相同。
功能性:生产性温室、试验性温室、陈列展览性温室、生态餐厅。
日光温室前后排间距如何确定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
温室间距 =(脊高+0.5)/[tg(H9)*cos(A9)]-(后坡投影长+后墙宽),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
温室间距应是温室高度(脊高)的2.5倍。
墙体的不同设计方式:普通墙体,中空墙体(完全中空,填充聚苯板,填充麦秸),夯实墙体。
温室建筑的骨架材料:木材、竹材、钢材、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等。
型钢: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等级规格的轧制钢材称为型钢。
常用:薄壁镀锌钢管:内外壁热镀锌;圆钢:俗称“钢筋”,拱架或钢桁架的腹杆。
几字钢:拱杆。
按原料的种类,覆盖物分为:聚氯乙烯膜(PVC)、聚乙烯膜(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PO系膜、氟素膜(ETFE)、聚碳酸酯板(PC)、聚丙烯板(MMA),玻璃纤维强化聚丙烯板(FRA)、玻璃纤维强化聚酯板(FRP)常用膜:①国内多用聚乙烯膜(PE)②聚氯乙烯膜(PVC)③醋酸乙烯膜复合膜(EVA)温室对覆盖材料的要求1透明覆盖材料1)透光性2)强度3)耐候性:防老化的性能4)防雾、防滴性5)保温性2不透明覆盖材料:草苫、草帘、纸被、保温被。
保温性、防老化、防水、防雾滴。
Venlo型温室的主要特点①透光率高:由于其独特的承重结构设计减少了屋面骨架的断面尺寸,省去了屋面檩条及连接部件,减少了遮光,又由于使用了高透光率园艺专用玻璃,使透光率大幅度提高②密封性好:由于采用了专用铝合金及配套的橡胶条和注塑件,温室密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节省能源③屋面排水效率高:由于每一跨内有2~6个排水沟(天沟数),与相同跨度的其它类型温室相比,每个天沟汇水面积减少了50~83%④使用灵活且构件通用性强按照屋面的传力形式,温室屋盖结构“有檩体系”:荷载→采光材料→椽条→檩条→屋面结构,“无檩体系”:荷载→屋面梁或天沟在蔬菜生产中温室设计出现的误区1)屋面角过小2)温室跨度过大 3)前窗部位过高4)温室墙体过薄5)草苫厚度不够,覆盖率小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园艺设施的发展趋势问题:1)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标准化技术体系尚未完善。
2)大型温室的智能化程度和环境调控能力差,单产低,年利用率不高。
3)原创于我国、大面积应用的日光温室设施简陋,现代化程度低。
趋势:1)开发新型温室结构,制定设施标准体系2)开发设施内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3)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4)开发与应用设施生产机械作业技术5)开展设施生产产业化体系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6)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如何进行温室的设计?(主要考虑到哪些方面的问题?)温室方位,温室角度,保温性能,通风系统,供水设计,加温系统,前后排的距离。
场地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且水质好,排水畅通;电力充沛;土壤肥沃适于种植,避开盐碱地和夏湿地;避开污染严重的厂区,注意环境中水、土壤、空气的污染;交通便利,有销售市场;气候条件;地形与地质条件:坡度不大于1度,地质均一、稳定。
温室方位:室内光照均匀性,南北栋温室优于东西栋温室。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对温室要求的侧重方面合理选择温室的方位。
温室角度的设计:依据“合理采光时段”理论冬至日10︰00~14︰00太阳在温室采光面上投射角都能达到50°以上。
前后排的距离:查冬至9︰00太阳高度角和温室脊高,确定前后排温室距离。
温室间距应是温室高度(脊高)的2.5倍。
保温设计:最重要的是墙体,后坡,密封(膜和后墙的连接,东西山墙与膜的连),透明覆盖物——膜,保温覆盖物——帘子,地下的保温设施(温室内挖防寒沟,再填充聚苯板)通风设计:后墙放风;围裙放风;最好的方式是在屋顶放风,但操作不便;后坡放风,效果不好,不容易保温;强制通风。
供水设计:水管从中间进入温室,打井最好也在中间。
对于滴灌系统,需要有水压,而且水流应均匀,避免一处水大一处水小,那么中间设水箱能够减少水压的差异。
在缺水的地区,每个温室外需配备水池。
加温系统:水暖加热,热风炉加热。
土建施工:基础打好、打结实。
墙体施工中应注意事项:砖和砖之间不留有空隙;土打墙一定要实;中空墙的两层墙之间在一定间隔处有砖相连,以确保墙体的坚固性。
日光温室的建造程序?以竹木结构日光温室的建造为例1选地:选择东西向长,阳光充足,南面无遮阴、无污染、水电方便的地块。
若建温室群,在关中地区南北两栋温室之间的间隔应大于7m.2备料:依据日光温室的面积及要求备齐料,包括:脊柱、柁木、檩木、前柱、腰柱、拉杆、拱杆、纸被、草苫、压膜线、草苫拉绳等3施工日期:一般在雨季过后,上冻之前完成.一般是8月上旬开始,10月下旬完工4定位放线:按照设计的总平面图要求,把温室的位置定到地面,并按基础宽度用白灰放出边线5筑墙:⑴临时性土墙:可用板打墙,或用草泥跺墙50cm厚,后部培防寒土1.0~1.2m左右⑵永久性砖墙:要先打好地基,然后砌墙6立屋架:⑴、立柱:脊柱先放柱脚石,要求柱高一致,排成一直线,脊柱要向北斜5°,前柱要向南倾斜10°~20°⑵、柁檩:先上柁,再上脊檩、二檩、三檩,脊檩一定要平,并在山墙处插进20cm深⑶、前屋面骨架:先在前柱和腰柱上固定拉杆,拉杆一定要直,然后在拉杆上绑拱杆。
7上后屋顶8覆膜:选睛朗无风,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膜宽应比前屋面多出1m,膜长度比温室实际长度多2~3m,使薄膜尽量能包住一部分山墙。
9挖防寒沟:沟宽30~40cm,沟深40~60cm10作业间修建:冬天西北风较多,把门留在东山墙为好,一般高1~1.5m,宽0.5~0.8m.以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室内,降低室温;后墙放风的设计要求:后墙的通风孔与前面形成气流,可以穿过温室。
这里必须注意通风孔的位置和面积。
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是操作方便;其次通风孔的大小通常是0.3~0.4×0.3~0.4㎡;通风口的高度至少在1米左右高的地方,一般在1.5m的地方,可使气流畅通,在气流流动的同时把热量带走,而且不伤及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