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武术特长教育概述

学校武术特长教育概述

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开展武术特长教育概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曾经说过,“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国强种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

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在“打造武术品牌,创建特色学校”发展之路上的种种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句话的写照。

一、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是吉林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寄宿制专门学校,面临激烈的生存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是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校把思考点定格在传承祖华传统文化上。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的作用,长期以来,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基于孩子们的这份武术情缘,从2012年开始,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邢成玉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适时将中华传统武术引进校园,摸索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特色已是学校的象征,特色已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特色就是学校。

学校实行半封闭的准军事化管理,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武促文、文武并重。

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习了武术,又不影响文化学习,开发了大脑,强健了身体,同时促进了文化的吸取,把孩子们培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不畏惧困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在五十八中学校园内,你常会为这样的一幕而振奋:操场上活跃着一群爱好武术的孩子,一会儿是集体武术操表演,气势恢宏, 一会儿是分组练习,精彩纷呈。

一套拳技,舒展大方,干净利落;条长枪,势如游龙,激荡奔腾;真是“静中有势,动中有法”。

事实证明:没有特色的学校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二、精心规划,扎实推进学校以“培养武术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为特色办学理念,以武术操为突破口,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确定“四定一保”(定专职教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确保活动质量)的活动方针,深入实施武术特长教育,营造尚武氛围。

学校的武术特长教育分为武术普及教育和武术提高教育两大类。

武术普及教育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创编了武术操,以武术大课间作为武术特色平台,在全校普及推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习武的兴趣。

大课间时间,伴随着一曲振奋人心的《精忠报国》,全校学生做起了武术操,抱拳、劈腿、出拳、亮掌,,真正使武术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成为五十八中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武术提高教育是面向校武术竞赛队。

教练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质特点,自编了《武术教材》,并根据教材要求开设武术校本课程。

武术基本功、武术操、八极拳、刀剑等课程循序渐进,根基扎实。

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武术队比赛, 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以此检验武术教学质量,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升武术教学质量。

在武术特长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强调以德为先。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武术的传统。

通过练武习德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不逞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育学生学武先学会做人,这是武术教练给学生上的第一课。

学生请假、双休日活动安排、寄宿生放学后武训、“两操”、集会都由教练员负责。

学生从教练员身上学会了关心他人, 吃苦耐劳的人格品质,所获得的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而是超越体育、超越练武的精神培育,同时也是深度的体验教育。

武术训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基本功,还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武术基本功也要从拳、掌、勾、马步练起,从单个动作至组合动作,由单段到套路,套路中还要穿插一些技巧动作。

而练习这些技巧动作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

教练把重点放在抓好学生们的思想、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上,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纪律严明的严格训练。

武术训练磨炼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开发了他们的智慧。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文武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除了按规定开齐文化课程外,还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按基础的不同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名学生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如今,绝大部分武术特长生,文化成绩比以前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达到了健体启智、修身养性的目的,深受家长的好评。

为了保证武术教育质量,学校聘请了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练任教。

我校武术教练团队发扬“有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没有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的创新工作精神”,整个教练组凝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完美,为学校武术教育特色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学校武术总教练由田利光副校长担任。

他是中国武术八段、国家一级教练, 列国家武术段位的百名优秀考评员之首,在第二期国家级武术段位人才库培训考试中获得陈式太极拳第一名。

他培养的弟子中有武英级的优秀运动员,有在省武术专业队执鞭的主教练,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体育学院的武术研究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武术教育最大限度的支持与保障,鼓励武术教师外出培训,购置了学生武术服装、武术器械等。

操场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现在走在校园,处处充满了浓厚的武术氛围。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全校教师已就武术特色项目的深入开展达成了共同参与的广泛共识。

武术教练在对学生培训的同时,还向全体教师传授武术。

邢成玉校长率先垂范参加武术练习, 现已成为国家武术四段,并具备了武术段位考评员的资格。

现在,教师的课余锻炼就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全校上下人人会武术的良好氛围。

三、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莫道耕耘苦,花开满园香。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武术特长教育的实施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中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

如身体素质差,集中表现为力量、耐力、速度等指标达不到要求;意志品质薄弱,表现为缺乏毅力,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勇往直前的挑战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表现为在活动和游戏中缺乏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意识和品质等问题。

武术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武术和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以此带动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武术之花开得异常茂盛。

武术竞赛队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人30%以上,一些中小学学生家长也慕名把孩子送到学校,参加武术业余训练,学校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武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影响武术发展的问题是“粗放式”,进一步发展必须“精细化”。

段位制是精细化的方式,推广段位制既有助于武术普及,又能促进武术迈向奥运会的步伐。

2013年学校在吉林省率先实现了在校学生集体入段。

在吉林省武术协会徐万东主席的支持倡导下,吉林市武术协会青少年武术培训基地于2014年6月7日在学校挂牌成立,市体育局、省武协、市武协的领导及市武术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现场,徐万东主席对学校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不但是吉林市的青少年武术培训基地,还要把它办成吉林省的青少年武术段位培训基地。

”孩子们通过武术不仅强健了身心,而且在各级武术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多次参加各种大型表演,深受各级领导的好评。

2014 年8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是建国以来武术赛事规格最高的赛会,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解放军、前卫体协等33支代表队,1089名运动员参加。

俗话说: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之人的,全国武术运动会的八极拳段位考评展示的任务落在了八极拳的第二故乡一一吉林省,而吉林省武术协会领导经过反复考核、衡量,把这一任务落实在了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全校师生沸腾了,各个兴奋不已,人人都想为能参加上全国首届武术运动大会出把力,献点策,争点光,同学们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最后我们选定了20名学生参加训练,而大会要求的名额只有16名,无形中就是有4名同学为候补队员,因为一些同学没有武术基础,只是学校开展武术段位培训学习时掌握了一些段位套路,但要达到参加全国比赛的水平还有着天壤之别,没办法只有超数量的先进行培训,再逐渐矬子拔大个式的选拔。

20名学生顶着夏天燃燃的烈日,汗流浃背的在操场上操练,有的为了步型达到标准,咬着牙坚持深蹲功架,晚上肌肉痛的上不去床,可是一个个都不叫苦,就是为了参加这次盛会,可最后直到出发的那一天,没有被选上的同学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这个集体,给自己放了暑假。

而被选上的同学也没让大家失望,他们在全国首届武术运动大会表现了出色的整齐、震撼,集体段位八极拳一至三段及三段对打套路练得规范,有力,刚猛爆裂,节奏鲜明,尽显了八极拳的味道,打出了本 拳种的特色。

在全国首届武术运动大会的考评展示中, 获得了集体段位制拳术考评的最高奖项――“优秀奖”。

62岁的田利光教练的夜 战刀更是获得了男子传统器械刀术金牌。

我校师生的满载而归在吉林 市武术史上破纪录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快马扬鞭,砥砺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创建特色学校工作中,我们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前方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做的工作 还有很多。

今后,我们将立足校情,长远规划,稳步实施,打造特色。

(一)继续加强宣传,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转变教师、家长武 术教育可有可无的观念,要让教师学生家长都认识到,武术学习如其 它体育运动一样,让它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而且受益匪浅。

(二)深入实施武术进课堂,将武术教学融入体育课堂,使之成 为我校打造武术品牌的重要措施。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向高(三)在完善武术操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 成立多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并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范、有 从而促进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 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

(四)经过三年的打造,以点带面,通过从武术特色教育的崛起, 带动五育并举,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强志,以武养性,以武展美,按照“特色项目一一学校特色一一特色学校”的步骤循序渐进, 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

在学生有个性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为 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 载体,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打造精品特色学校奠 定坚实基础。

(五)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创办武术传统校,强化品牌影响, 向社会汇报武术教育成果,把学校武术教育推向社会。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的有效手段,还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