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3、某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时,
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水平看属于( )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4、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BAD 16—20 BABDC
6—10 ADBDD 21—25 CDACC
11—15 DCBDA 26—30 ADABC
二、简答题:
31、10 分
(1)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
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
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
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4 分)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
6
(1) 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 图甲过程②③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 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 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 得能量________ kJ。 (4) 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 1/4 调整到 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 1 kg, 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 20%计算)
kg。
(5)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________。
(6)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33、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
(2) 若图1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 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
确的是 ( )
A.能量主要是以化学能的形式输入生物群落
B.组分 1、2、3 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
D.如果组分 1 是生产者,那么组分 1 可以代表绿色植物
22、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湖北省沙市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年级第七次双周练生物试卷
命题人:徐冬平 审题人:李维雄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本试卷共两大题 34 小题,全卷满分 9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2016 年 1 月 8 日)
☆ 祝考试顺利 ☆
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题每题 1 分,第 21~3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4
3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kJ/m2·y).下列有关问题错误的是( )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A.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形 式贮存
B.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15.6%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111.5×103kJ/m2·y D.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 一 萍 一 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
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我(去3)转人基因也抗就虫水有稻不人可能!一劳为永逸U地R解扼决虫腕害问入题,站因为内信不存在向你。 偶同意调 (4)画出稻 一 萍 一 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0、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了多 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21、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
23、右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 a,其中字母代表了
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
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物链
12、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我去B.信人息也能够就调节有生物人的种!间关为系,U以R维扼持生腕态系入统站的稳内定 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2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19、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种群和种群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
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
1、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要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可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
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缺水干旱
B.食物链被破坏
C.环境严重污染
D.植被被破坏
2、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
B.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7、“一山不能存二虎”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 )
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
B.凶残,把幼虎吃掉了
我D去.虎人是营也养级就很高有的生人物!,能为得到U的R能扼量少腕,个入体数站量也内就少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5、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6、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kJ。
(3) 过程④表示____
__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
构成了__
____。
(4) 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 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 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率为( )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A.0.05%
B.0.5%
C.0.25%
D.0.025%
2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 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 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N5/N2×100% C.N5 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 正确的是( )
原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
二、非选择题:(50 分) 3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 一 萍 一 鱼生态系统,在该系
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 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 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8、下列各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1
A.肺炎双球菌 B.蓝藻
C.水稻 D.团藻
9、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0、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 或 食物网中 a 种群较为稳定(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b+c+e
B.秋季,e+f<g
C.春季,g=b+e+f
D.冬季,d>c+f
2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 C 的食物
比例由 A∶B=1∶1 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 C 的数量是原来的( )
我去AC..1人1..287735也倍倍 就 有 人!为BD..U10R..35扼7755 倍倍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
相关主题